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研究
時間:2022-06-02 04:49:47
導語: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提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必要性,探討了提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方法,結合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現狀以及潛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改善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提升
一、提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必要性
總體而言,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對于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降低國有企業內部腐敗的可能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舉措,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對于國有企業未來的經營管理狀況存在比較深刻的影響。1.有利于避免國有資產流失。由于很多歷史原因,我國國有企業基本的經營權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的領導層,國有企業普遍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困境,這進一步加重了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出于個人私利而滋生違規的現象,引發一定程度的國有資產不正當流失問題。經濟責任審計的基本職能就是對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任期間的經濟決策及其產生的相關后果進行監督審核,及時發現國有資產不正當流失的潛在隱患。2.有利于激勵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學術研究表明,隨著企業管理人員權限不斷增大,其議價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最終使得企業管理人員可以借助掌握的權限為自身謀求福利,甚至制定對自身有利的薪酬方案,這就是所謂的“壕溝問題”,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也不例外。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一種有效的監督制約途徑,可以在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中強化履職意識,從而作為一種倒逼機制,激勵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合規的框架內積極履行其職責,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二、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提升方法
經濟責任審計是中國特色審計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證并推動國民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但也應注意到的是,國有企業的產權在理論層面十分明確,但在實踐過程中卻存在著產權虛置、終極所有者缺位等一系列問題,除了重大人事任免、國有資產處置等權利外,國有企業的領導層掌握了企業大部分的經營管理權利,但是國有企業與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引發了較為嚴重的委托問題,出現了一些問題,甚至出現過比較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為此,國家積極探索并大力提倡對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還存在某些有待完善之處,筆者在本部分就試圖提出一些有可行性價值的,提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方法。1.加強任中審計。在針對我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實踐中,比較重視離任審計,大多為“先離后審”的離任審計,對于任中審計的重視程度相對欠缺。雖然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的離任審計有助于從宏觀上把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整個任期中的經營管理與決策情況,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也面臨著“亡羊補牢”的困境,也就是說,對于在離任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風險,有時僅僅只能通過進一步彌補的方法加以解決,但導致很多出現損失的現狀難以挽回。與離任審計的特點相對比,任中審計的突出特點在于審計時點的前置,有利于防患于未然。任中審計可以及時發現國有企業領導在任職期間存在的問題,促進被審計單位及時進行整改,避免造成國有資產損失,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大做強。因此,采用更加先進的方法,才有利于更加充分地發揮任中審計的功能,才有助于提高任中審計的重要性。對此,筆者認為任中審計可以逐步向風險導向型審計思想轉變,并合理引入管理層舞弊審計等實用性較強的審計手段。同時,還要提高任期內的審計意識,提高對任期內審計的重視程度是改善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有了先進的方法,也需要相應的提高重視程度。2.明確經濟責任范疇。國有企業內部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針對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任職期內潛在的經濟責任進行審計,這一工作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前提,就是對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所涉及的范圍進行比較清晰的界定,這項工作對于提升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作用十分明顯。詳細來說,闡明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所涉及的范圍主要是說明該經濟責任所產生的后果究竟是之前管理人員決策后果的自然延伸還是現任管理人員決策產生的后果,以及該經濟責任產生的后果究竟是應當由國有企業領導層集體負責還是由被審計的具體管理人員負責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如果經濟責任審計是建立在上述這些問題得以闡明的基礎上,將為日后具體工作的開展減少阻力。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可以通過哪些方法明確經濟責任的范疇,對此,筆者認為可以考慮以下建議,其一是明確國有企業領導層的職責范圍。相比于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領導層的構成比較復雜,加之國有企業往往都是大型的企業集團,業務活動復雜,經營范圍廣泛,這通常會導致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之間職責分工不夠明確的問題,職責分工不明確,自然容易引發經濟責任不明確的問題。因此,明確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范疇,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明確其職責范圍??茖W界定經濟責任的程度。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由于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職責之間可能出現模糊問題,加之很多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任期內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治理成績,使得在審計過程中出現了避重就輕的問題,對于某些因個人因素導致的經濟責任歸咎于集體決策失誤,或者功過相抵,這些都不利于真實反映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問題,因此,經濟責任審計應當科學界定經濟責任的程度。3.加強審計干部隊伍建設,提升審計技術方法。隨著經濟活動越來越復雜,審計環境、審計對象、審計內容和重點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對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觀環境的變化迫切要求審計干部適應新形勢。在提高業務能力方面,筆者認為審計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尋求適合的方式。首先,審計人員要強化風險導向意識。風向導向型審計成為目前審計模式的主流,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有效識別并反饋風險,對于及時進行風險應對,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經濟責任審計人員也要突破傳統思維模式,運用新理念,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其次,注重采用新技術、新方法。信息時代催生了一大批信息化技術,這些信息化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因此,經濟責任審計人員也要結合諸如大數據分析;信息化數據檢索等先進途徑,減少人為因素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最后,學習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審計環境的變化也使得我國審計法律法規的調整進入了一個相對頻繁的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審計人員要及時加強學習,掌握政策法規、財經紀律,同時,對于審計實務、審計案例等方面的學習也要加強,以此作為自身審計工作的參考,這對于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具有促進意義。
三、結語
經濟責任審計是中國特色審計實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內容,發揮著其他審計形式所不具備的作用。本文在對提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必要性分析的基礎上,探討提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方法,結合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現狀以及潛在的不足之處,筆者提出可以從三個方面作為著力點,加強任中審計,明確經濟責任的范疇,注重加強審計干部隊伍建設,提升審計技術方法。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同時,這三個方面的措施不僅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同時也是著眼于我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對于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曉慧.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三維模式機制的構建.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3).
2.高建來,張維.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架構.商業經濟,2010(5).
3.李洪.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若干問題探討.中國注冊會計師,2006(5).
4.蔣海英.國有企業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控制分析.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7).
5.趙炯.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代國企研究,2016(18).
作者:謝檳蔚 單位:昆明市西山區審計局
- 上一篇:生態經濟形勢下農業經濟發展策略探析
- 下一篇:建筑經濟管理重要性與運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