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對大學生不良消費的引導研究
時間:2022-06-02 11:30:27
導語:輔導員對大學生不良消費的引導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調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網貸情況,從輔導員管理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消費觀念和網貸情況,對大學生消費觀念做出正確的引導,有效規避不良校園網貸,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觀念;網貸情況
2016年4月,教育部和中國銀監會共同《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黨的要求“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1]。可見,我國已經重視并加強了對校園不良網貸的管理,各高校采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自媒體的網絡不良直播、炫富等內容充斥著大學生的生活,影響著大學生的消費觀念。2017年教育部頒布的修訂版《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指出,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包含了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以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等內容[2]。高校輔導員面對大學生的不良網貸問題,應在防范教育的同時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在校期間最直接的管理者,必須及時獲悉大學生的消費狀態,了解其消費觀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不良消費觀念及時地進行教育和引導。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7、2018級各1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二)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知網等進行相關研究資料的檢索、搜集和整理,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2.問卷調查法。對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學生發放《大學生網貸消費情況調查問卷》。發放200份,回收200份,有效問卷190份。3.訪談法。對部分調查對象進行面對面訪談,以便深入了解學生的消費狀態和消費觀念。
二、結果與分析
(一)主導大學生消費觀念的特征。1.大學生自身的主觀特征。大學生的攀比心理。同學之間的相互攀比,方方面面都不想比同學差,盲目追求奢侈生活,導致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出現失控,出現超額消費甚至透支消費的現象。為了能夠維持高消費的狀態,或者填補透支的空洞,而選擇網絡貸款,更有甚者進行裸貸。大學生創業需求。大學生在校期間鮮有穩定收入,往往通過兼職補貼生活。想要創業就需要一定的資金,不良校園網貸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對大學生發放憑學生證或身份證即可辦理的零門檻信用貸款,為大學生提供創業便利的同時也設置了陷阱,后期高額利息導致學生為了還款疲于奔命,造成荒廢學業甚至更嚴重的慘劇發生。2.外部客觀特征。校園中存在不良消費風氣,會時刻充斥在學生身邊,不斷沖擊學生的身心,即使個別學生固守本心,在濃厚的不良氛圍的影響下也難以獨善其身。這種風氣的形成往往是無形的,在學生間具有隱蔽性,并有迅速地一傳一、一傳多、多傳群的特點,當發現時多已發生慘劇。不良的網絡環境向大學生傳遞扭曲的價值觀。自媒體時代的來臨,由于監管力度不足,大量炫富、不勞而獲的視頻保持高頻點擊率,雖然相關部門已對這類內容進行了封殺,但扭曲的價值觀已經彌漫開來,處于步入社會前期的大學生易受到影響而失去認真工作、踏實努力的心態。輔導員應及時了解學生的相關心理狀態,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二)大學生網絡消費情況。由表1可知,知道和了解校園網貸的學生占比91.67%。可見,校園網貸已經在校園彌漫開來,大學生在思想上受到網貸影響的范圍較大。在網貸廣為人知的情況下,大學生在生活中一旦陷入經濟困境,就容易想到通過網貸這一途徑擺脫困境。由表2可知,大學生的生活費普遍能滿足學生的日常常規開支,少部分學生出現有剩余或不夠用的情況。結合表3可知,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網絡軟件超前消費的情況較為普遍,在生活費不能滿足學生購買所需時,大部分學生會出現超前消費的情況。而一旦學生消費的金額過大,則面臨償還無力的情況,就會將學生推到不良網絡貸款的門前,最終造成慘劇。(三)校園網貸教育環境。由表4可知,學校很重視大學生校園網貸安全教育。但在調查中發現,學生接受網貸安全教育的次數較少,主要集中在入學以及在全國范圍內出現網貸慘劇時。而網絡貸款隨著政府及各部門的打壓力度增大,其活動更加隱蔽,學校和輔導員應當及時了解網貸進入校園的途徑及在學生間擴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及時和有針對性的網絡安全教育。應當落實到輔導員,落實到班級會議中去,對不良網貸作到有效規避。(四)輔導員的職責與管理方式。1.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學生入學伊始,輔導員就需要積極擔負對大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的責任,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了解網絡雙刃劍的本質,積極將網絡擺到提高學習能力、拓展學習范圍、擴大知識面的道路上,將網絡作為一種有利的工具,而不受網絡負面因素的侵害。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輔導員應當積極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為學生排除各種生活困難;時刻洞察學生的心理思想動態,了解其消費狀況和消費觀念,及時開導學生,引導其走出困境。2.輔導員的管理方式。及時地進行宏觀了解。在日常工作中以朋友的身份找學生談心,了解該學生的心理狀況、生活情況、宿舍氛圍以及班級氛圍等,對于學生的不良消費觀念及時發現、及時引導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進行微觀掌控。利用學生黨員和班級干部群體,使其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黨員和干部群體以單個學生為單位,到宿舍再到班級,及時觀察發現和掌握同學日常消費情況及其消費觀念,并綜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向輔導員匯報。采取科學手段。舉辦形式多樣的網絡貸款安全教育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貸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具備一定的心理輔導能力,對學生的不良消費觀念作出積極的引導教育;具備一定的危機事件處理能力,對于學生不良網貸的情況作出及時、正確的處理,保護學生并控制事態的發展,將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1.接觸和了解網絡貸款的大學生較多,超前消費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2.學校重視網絡貸款安全教育,但教育效果不佳(二)建議。1.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網絡貸款安全教育的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和支持輔導員拓展輔導員業務能力,多派遣輔導員外出培訓學習,從而對學生的消費觀念進行科學引導。2.輔導員應當提高對校園不良網貸的重視程度,將引導學生不良消費觀念落實到實處,采取積極、有效的手段了解和發現超越學生經濟條件的消費情況,及時進行引導教育。
參考文獻
[1]《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EB/OL].
[3]陽作林,張波.校園不良網貸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引導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10):41-47,124.
[4]查慧.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消費行為現狀與思考[J].市場周刊,2019(5):131-132.
作者:劉倩 張宇斐 單位: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消費者對新產品購買意愿分析
- 下一篇:不良校園貸對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