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股市稅種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6 05:53:00
導語:國外股市稅種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國外股票市場的稅收政策實踐看,其相關稅收制度存在一定差別,有的國家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與股票市場體系較為完善的發達國家,有專門的股票稅制體系,有的國家特別是有些市場經濟體制與股票市場體系尚不夠完善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則沒有形成相關獨立的股票稅制體系。
一、印花稅。普通印花稅是一個很古老的稅種,1624年誕生于荷蘭,由于該稅種簡便易行,歐美各國竟相效法。丹麥在1660年、法國在1665年、美國在1671年、奧地利在1686年、英國在1694年先后開征了印花稅。它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成為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個稅種。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發生額征收的一種稅。股票印花稅以股票的票面價值為計稅依據。由于股票可以溢價發行,因而通常情況下,如果股票的實際發行價格高于其票面價值,則按實際發行價格計稅。為方便計算,增加透明度,采取比例稅率。當前,國際上開征印花稅的國家已經越來越少,開征印花稅的代表國家現舉例說明:愛爾蘭,其稅法規定,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應交納印花稅。比利時,其稅法規定,對有專業的經濟人參與的與公共基金有關的交易行為征收印花稅。意大利,其稅法規定,對股票轉讓價格的0.14%征收印花稅。
二、資本轉讓稅。資本轉讓稅是指在資本轉讓過程中征收的一種稅。開征資本轉讓稅的代表國家現舉例說明:奧地利,其稅法規定,對股票、增加股本和給公司的其他出資征收稅率為1%的資本轉讓稅;對轉讓證券和股票征收0.15%至2.5%的資本轉讓稅。巴西,其稅法規定,對證券交易最高每天交納1.5%的金融交易稅。韓國開征證券交易稅,稅法規定:對股票、企業權益的轉讓按照轉讓價格征收,納稅人為出讓人或者證券發行公司、證券公司,稅率是0.5%,但在海外上市的股票轉讓不征稅。
三、股票股息所得稅。股票股息所得稅是指對來源于股票股息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加拿大稅法規定,如果支付者是加拿大居民,那么在稅收上按照處理現金股息一樣的辦法來處理股票股息,股票股息的應納稅數額等于支付公司應支付股息而導致實收資本增加的數額;從非居民那里得到的股票股息不按照上述辦法辦理。
四、股票收益稅。股票收益稅是指對出售或交換資本資產而實現的收益所征收的稅。美國收益稅法規定:對個人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所得并入普通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公司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并入公司所得,征收公司所得稅。對個人投資所得和公司投資所得分開征稅,則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日本的收益稅法規定:對個人單獨設立資本收益稅,但允許個人選擇申報;法人資本收益并入普通所得征稅,不單獨征稅。
五、資本利得稅。所謂資本利得稅,也叫資本收益稅(英文叫英文CapitalGainsTax,簡稱CGT)是對資本利得征稅。資本利得(CapitalGain)是指出售和轉讓資本性資產而實現的收益,例如固定資產的轉讓、證券投資、期貨交易、投資基金等,常見的資本利得如買賣股票、債券、貴金屬和房地產等獲的收益,該稅種一般列入所得稅類。資本利得征稅,一般能起到“多獲利者多交稅”的效果,對資本市場的貧富兩極分化能起到一定的自發抑制作用。同時,資本利得稅體系及其內在的自發調節市場起落的機制有利于市場的穩健發展;另外,資本利得稅制度下“多獲利者多交稅”的具體實施效果比之印花稅也更好地體現了稅收征管的量能原則和公平原則。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開征了資本利得稅,尤其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于資本市場發達,利得稅源較為豐富,大多開征了資本利得稅,且形成較為完備的資本利得稅制;與之相比,開征資本利得稅的發展中國家相對較少,而且利得稅制也比較簡單。
各國對資本利得的征稅大多是針對機器設備、不動產、有價證券三個方面,但各國在具體規定上有所不同。例如,對股票、債券等的轉讓增益,所得稅制發達的國家一般都開征資本利得稅,目前這樣的國家有美國、以色列、瑞士等二十多個。此外,基于專利權、著作權、商譽等無形資產的轉讓所得也屬于資本的增值收益,因此象英國、丹麥、比利時等國家對此也開征了資本利得稅。除了極個別國家,例如法國,對未實現的資本利得征稅外,大多數國家基本上只限于對已實現的資本利得征稅。
開征資本利得稅的代表國家現舉例說明:印度稅法規定,持有1年內出讓實現的利得為短期利得,按經營所得適用稅率征收公司資本利得稅;公司長期資本利得,按經通貨膨脹指數調整后的成本計算,適用20.4%的稅率。在印上市的證券公司長期資本利得,納稅人可按上述方法納稅,或選擇不經通貨膨脹調整而適用10.2%的稅率納稅。奧地利稅法規定,出售在公司所持資產而獲得的利得按低稅率納稅,前提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內的任何時間至少持有發行股本的1%,投資所得主要是指來源于無需過問業務的合伙企業的股息、利潤和來源于投資基金的利息和所得。居民和非居民獲得的股息要繳25%的預提所得稅。比利時的資本利得稅法規定:轉讓股票所獲得的資本利得免稅;居民個人獲得的股息應繳25%的預提所得稅。丹麥公司資本利得稅法規定:出售擁有三年以上的股票所得免稅;出售最近3年以內購買的股票的損失,可以在其后5年中從出售擁有不超過3年股票的資本利得中扣除。出售擁有3年以上的股票的損失不予扣除。個人資本利得稅:出售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股東(已婚者包括股東配偶)持有該上市公司股票已經滿3年且價值低于12.51萬(已婚者為25.01萬)丹麥克郎的,可以免稅。法國個人資本利得稅法規定:對居民取得的來自公開上市證券和不公開上市證券的資本利得,征收稅率為16%的資本利得稅。希臘的個人資本利得稅法規定:個人出售非上市公司股票,按售價的5%征稅;出售上市股票的,免稅(但應征收股票轉讓稅)。墨西哥的個人資本利得稅法規定:銷售墨西哥境內公司股票的所的征收稅率為20%的資本利得稅。美國資本利得稅法規定:資本利得并入普通利得征稅。對長期資本利得和短期資本利得,采取差別稅率,最高達28%.資本損失區分個人和公司,采取兩種辦法。對個人資本損失可允許扣除,并規定短期資本損失先扣除,長期資本損失后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額不得超過3000美元,當年沒有扣完的,可結轉以后年度繼續扣除。日本資本利得稅法規定:對個人單獨設立資本利得稅;而法人并入普通所得征稅,不單設資本利得稅,但資本利得稅只對法人和個人居民征收。意大利1991年10月28日頒布的27號法令規定,不論是本國居民還是非常駐意大利的外國單位和個人,他們在意大利的股票銷售中實現的收益需要交納定量的所得稅,即資本利得稅。該收益是從意大利經濟實體的股票、證券、可變契約、可分權益等交易中獲得的。這樣,在意的外國單位和個人在計劃出售或購買意大利公司發行的股票時,應考慮到資本利得稅法。在出售股票時,所得收益應按規定納稅。自從頒布之日起,27號法令由于對股市的反面影響而受到強烈的批評。批評的結果是在1992年國會決定中止該法令中關于股份方面的某些規定,將待售股票交易額減到不超過公司股份名義份額的2%.以色列稅法也對資本利得的征稅問題進行了相關規定,從1995年1月1日起,在特拉維夫股票市場上獲得利潤的股民(個人投資者)要繳納資本利得稅。
- 上一篇:稅源管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電子商務中稅收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