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體制及認識研討
時間:2022-07-02 05:03:07
導語:金融管理體制及認識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香港金融監管的框架
香港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實行混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地區,這與香港經濟、金融發展的特殊性分不開。其金融監管采取的是政府監管及行業自律的兩級監管模式。具體而言,香港的金融監管架構是由金融融管理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監理處三大監管機構以及相應的行業自律協會構成。金融管理局是特區政府組織架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設有六個部門:即銀行監理部、銀行政策部、外事經研部、儲備管理部、貨幣政策及市場部以及經濟研究部、另設法律顧問辦事處。金管局不同于中國人民銀行,它不具有中央銀行的發鈔職能,也不作為政府銀行,為政府服務。其主要職能是在聯系匯率制度的架構內,通過外匯基金的穩健管理,貨幣政策操作和其他一些適當措施,維持貨幣穩定。就監管的總體架構而言,香港金融監管體系的突出特點在于以下幾點:其一,香港監管部門的監管自由度較高,每個監管部門都可以依據明文規定的授權,在職責范圍行使職權,一般不會受到政府的干預;其二,香港的監管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沿襲于以行業自律為特色的英國,所以在其監管體系中,行業協會的作用非常突出;其三,香港各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機制比較健全,他們一般會通過聯席會議、簽署備忘錄等形式避免出現重復監管和監管套利的問題;其四,投資者保障機制相對比較完善。
二、香港金融監管特點
(1)穩固的主體法律框架和實施細則的及時檢討,修正香港金融管理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以法治為中心,即以法律為根本手段,致力于為金融業發展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香港政府對金融業運作的監管,主要是通過銀行、證券、期貨和保險方面的專門法律條例和監管機構來進行。同時,香港的金融監管體系是在不斷地檢討過程中建立起來的。通過對現行的金融制度和監管手段的檢討,不僅可以促進金融制度和方法的改進,而且可以使金融監管當局認清面臨的壓力,同時滿足人民的知情權,能保證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2)審慎、風險為本的銀行監管制度。銀行是金融活動中的主題,對銀行的監管是金融監管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眾所周知,香港對銀行采取三級監管制度,由金管局的強制監管、審計局的會計監管和銀行公會的自律監管構成。香港金管局始終堅持審慎原則,采取國際監管標注,把事前風險防范作為銀行監管的核心。
(3)金融自由化與強化監管并重。在推進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地過程中,香港金融監管具有以下特點:在一定監管基礎上逐步開放,而不是一攬子全部開放。鼓勵銀行體系的競爭和產品創新,但須與保持銀行體系穩定性目標相一致。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而非簡單地規避風險,確保各種金融衍生品健康有序地發展。
(4)政府在金融管理中的正確定位。香港特區政府在金融管理中的定位也是極其明確的,即確保選用優秀的金融專業人才進行管理,政府對如何進行管理并不干涉。香港特區政府在金融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是與其他政府部門不一樣,他們不拘一格地選拔金融行業的拔尖人才到金融部門任管理人員。同時,香港特區政府注重的另一方面是始終維持公眾的信心。
三、香港金融監管對內地的啟示
(1)不斷加強金融立法與執法,建立健全金融法規。市場經濟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法制經濟。金融機構依法經營,監管當局依法監管是保證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體系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金融立法的重要行不言而喻。內地的金融業處在向市場轉軌的過程中,金融法規在不斷建立和健全。
(2)建立審慎的銀行監管體制。銀行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整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要求必須對銀行體系實施審慎的、以風險防范為主的監管體制。具體而言,我國的銀行監管制度應該加強以下方面的建設:首先,建立銀行業的監管的有效系統。監管系統不僅必須具有明確的責任和目標、運作的獨立性和充分的物質保證,而且還必須建立合理的銀行業監管的法律體系,監管機構和被監管者都必須受法律制約。其次,注重建立銀行自身的風險防范約束機制。
- 上一篇:老干部待遇情況調研匯報
- 下一篇:地方老干部工作現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