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下的金融合作論文
時間:2022-09-23 02:52:04
導語:一體化下的金融合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截至2012年,京津冀金融資源分配不均,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差距較大,北京最高,天津最低,河北居中(如表1所示)。北京的企業股票市值遠遠超過天津、河北,津冀兩地企業股票市值加起來不足北京的6%,北京的境內上市公司是天津的5倍,河北的4倍。京津冀三地金融發展差異巨大,經濟上北京呈領先地位,津冀無法與北京比擬。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產品和金融體系、調整產業結構,才能更好地發揮京津冀經濟圈的作用。2012年京津冀三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值的表現來看,北京較天津、河北的第三產業發展最快,第一、二產業中河北發展勢頭迅猛,從三個產業生產總量來看,天津GDP增加值表現最弱,河北最強。說明產業結構上北京在第三產業上有比較優勢,河北在第一、第二產業產量上有比較優勢,而天津的三大產業產量均不突出,優勢地位比較尷尬,天津雖然擁有良好的港口資源和化工資源,但是其優勢并沒有發揮出來,并且天津、河北的第三產業產量占總產業產量比例分別為47.52%、35.32%。根據三地的產業結構特點,說明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應繼續推動天津、河北兩地第三產業的發展。金融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一員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促進三地金融聯動,實現平衡發展。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進程的提速對各地區金融資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體化建設將使金融產品、金融人才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再分配來滿足更高的需求,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共擔。
在實踐中,為優化京津冀區域金融資源配置,可以建立京津冀統一的金融支付結算體系和跨行政區域金融機構,擴大業務范圍,降低流通成本,共享金融技術。通過金融優惠引導北京的高科技企業流入津冀,促進港口貿易和重工業金融服務,支持京津冀三地產業結構轉型發展。京津冀三地金融合作已經逐步展開,如天交所渤海股權交易中心就是服務于京津冀區域的金融機構,京津廊票據自動清分系統,異地融資業務等。同時,京津冀一體化對三地信用評級一體化建設起到促進作用,能夠為該區域金融信息資源共享搭建良好的平臺。但要順利實現上述合作,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地區狹義化意識強,合作意識淡薄,爭搶資源。由于政績考核機制不健全和行政區域的劃分,各地區政府為了政績往往只考慮地區自身發展需要,各取所需,沒有合作意識,爭搶資源,惡意競爭,實行地方保護主義,這無形中不利于區域間的協作,設置了一體化障礙,浪費了金融資源。第二,金融中心地位不明確。北京一直占據著大量金融資源,具有金融中心的地位。雖然天津曾一度被賦予北方金融中心的稱號,卻免不了一直被北京搶占金融先機,名不副實。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在政治、經濟上決策權力較大,天津依托濱海新區設立綜合改革試驗區有國家政策紅利,河北還沒有金融方面的優勢和話語權。
2建議與對策
為解決上述問題,僅憑各地區自覺進行合作的可能性很小。首先,可以采用“蘿卜加大棒”的方式,一方面中央鼓勵地區間的合作交流。其中協調好利益是關鍵,也是合作的基礎。京津冀可以效仿珠三角,珠三角地區設立以廣州、深圳為兩點的經濟中心,而京津冀地區則可以設立以北京、天津為兩點的金融中心,將金融行政管理方面移向北京,將金融運營方面移向天津。另一方面,中央可以提高地區間不合作的風險和成本,為跨區域金融流通提供優惠條件,促進地區間的合作力度。其次,利用好政府與市場“兩只手”解決京津冀一體化問題。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由市場選擇,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市場將資源進行調整再分配,形成差異化金融布局,使北京讓利于津冀。隨著北京的部分金融后臺遷入武清和廊坊等地,金融資源將隨之流入津冀市場。政府應對內部考核機制進行改革,促進區域間協作交流,明確行政區劃管理體制,建立長效綜合協調機制。在利益分配機制上制定合作方案,建立互惠互信的原則,實現區域共贏合作。此外,中央應明確建立天津北方金融中心的發展戰略,將過度“肥胖”的北京瘦身。政府實現服務型功能轉化,防止過度的行政手段來推進一體化發展,過度的行政手段只是行政資源的再分配,并不會真正將資源分配落實到實處。為促進市場競爭,政府應積極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京津冀一體化的金融改革對該地區金融繁榮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一旦該地區金融風險防范不足,不僅會引起區域性的金融危機,還會將金融風險波及到全國范圍。區域金融風險是由一地金融風險帶動一片區域形成的區域金融風險或者由個別機構的金融風險連累區域形成擴散式傳播。京津冀地區產業結構不平衡、融資渠道單一、銀行資本投向集中、監管缺失、法律不完善等方面都會導致金融風險,為防止金融風險的危害,本文建議如下。
2.1建立京津冀區域金融監管一體化機制
由于京津冀三地金融具有聯動性,金融互動緊密,一地系統性金融風險會波及京津冀區域的系統性風險,因此有必要建立京津冀區域金融監管一體化機制。監管一體化有利于降低行政監管成本,提高金融風險管理效率,防止各自為政而加劇的金融風險的破壞性。建立以北京為頂層的金融監管體系,統一目標,加強地方政府、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溝通效率,密切合作,明確各部門職能設置以及設立區域監管部門的職能定位,同時防止機構設置的冗雜。
2.2加強防范系統性風險
我國金融行業實行的是分業經營,這種經營模式造成新的金融產品涌現、金融業務界限不清、跨地區金融運作、區域間協調失靈等問題,使系統性風險大大提升。隨著改革的步伐加強,京津冀金融一體化將帶來系統性風險,應建立專門機構對該地區的風險進行測評和管理,減低金融系統性風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2.3加強微觀主體風險防控能力
加強金融機構和經濟主體的風險意識,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素質。完善表外業務報表制度,明確權責關系。完善機構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如調整信用限額和完善內部評級機制。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加強資產定價能力和創造新型風險規避工具。
作者:賴誠成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