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鹽湖資源開發利用分析
時間:2022-05-04 03:29:25
導語:金融支持鹽湖資源開發利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格爾木市委、市政府在明晰本市地區資源和產業特點的基礎上,確定了“工業強市、開放興市、特色富市、協調立市”,全力打造“兩大樞紐、三個中心”,構建鹽湖化工、石油天然氣化工、商貿及物資流通業三大支柱產業,為此,金融機構認真貫徹執行貨幣信貸政策,緊密結合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發展地方經濟的思路和模式,保持了信貸投放總量適度增長,確保對鹽湖資源開發以必要的資金支持。
(一)金融支持鹽湖資源開發的現狀
隨著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政策支持和“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實施,格爾木金融機構積極支持鉀肥生產企業,金融服務明顯增強,有力地推動了格爾木市鉀肥企業的快速發展,察爾汗鹽湖鉀肥資源優勢迅速轉變為發展優勢,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2012年12月末,各項貸款余額226.27億元,其中鹽湖資源開發貸款185.1億元,占全部貸款的81.8%;按取得貸款的企業分布統計,鹽湖工業股份及其下屬公司貸款余額125.84億元,占比55.61%,藏格鉀肥有限公司貸款余額23億元,占比10.16%,兩家公司合計貸款余額148.84億元,占比65.78%(如表1)。從表1數據可知,“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8年間,格爾木金融機構加大了對鹽湖資源開發的投放力度,累計投放460.55億元支持鹽湖資源開發利用,信貸累計投放年均增長73.4%。
(二)金融支持鹽湖資源開發的特點
1.適時調整經營戰略,信貸支持密切結合鹽湖資源開發進程,積極挖掘和培育新的營銷重點。“十五”期間金融機構累計放款9.77億元支持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青海中信聯宇15萬噸硫酸鉀鎂肥、3.5萬噸碳酸鋰和5萬噸硼酸等項目的建設。“十一五”時期金融機構加大對鹽湖資源開發的支持力度,并通過加強經營管理,改善貸款營銷,調整信貸結構,降低不良貸款,積極創造條件,爭取總分行給予一定傾斜的授權授信政策,制定信貸營銷策略,積極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人民銀行有效發揮職能作用,會同政府有關部門積極促進銀企對接,引導和支持各金融機構對主動介入并積極支持鹽湖資源開發重點項目的建設。自2008年以來,累計放款207.25億元。2011年,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十二五”末力爭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11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450億元的目標,鹽湖資源以鉀資源開發為核心,依托鹽湖集團、中信國安、青海鋰業、藏格鉀肥等骨干企業,建成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10萬噸ADC發泡劑、金屬鎂一體化等重點項目,致力打造鹽湖化工八大產業群,全面提升格爾木鹽湖工業的綜合實力。金融機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大對鹽湖資源開發的支持力度,兩年來累計放款243.53億元支持鹽湖資源開發建設,超過了前6年累計放款的總和。2.金融信貸支持鹽湖資源支柱企業、產業優勢明顯,鹽湖資源開發進程加快,金融貸款、存貸比例逐年提高,資金“凹”地效應凸顯。鹽湖化工、水力發電、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是格爾木市的三大支柱產業,鹽化工業在同等產業和產品中占據主導地位,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空間。柴達木盆地的鹽湖資源已探明儲量中氯化鉀、氯化鈉、氯化鎂、天青石、氯化鋰、硫酸鈉均居全國第一位。金融信貸支持支柱企業、產業也呈現出增速的趨勢。據統計鹽湖集團、中信國安、藏格鉀肥等骨干企業占有鹽湖資源開發信貸投入的90%以上,百萬噸鉀肥及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金屬鎂一體化等重點項目占2005年以來信貸投入的80%以上。同時,依托鹽湖資源開發進程,格爾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也呈現逐年大幅上升的趨勢,各項貸款余額從2005年的31.57億元猛增到2012年的226.27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32.49%;存貸比例從2005年的50.56%增至2012年的130.52%,增加了79.96個百分點,省內資金通過銀行內部調劑,逐步向格爾木地區集中,資金“凹”地效應凸顯。各項貸款增速高于全省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正是由于信貸資金的推動,使鹽湖資源開發支柱產業有了新突破。3.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從獨立放貸,重點支持向銀團貸款模式轉變。根據鹽湖資源開發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的特點,金融機構運用銀團貸款等方式集中支持鹽湖資源開發項目建設。提升了優勢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工行、中行、深圳招商銀行組織14.21億元銀團貸款支持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00萬噸鉀肥利用項目一期工程;工行、建行、國開行組織24億元銀團貸款支持100萬噸鉀肥利用項目二期工程;由工行牽頭組織資金139億元銀團貸款支持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三期工程即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此項目計劃投資600億元,建設中的首批資金已到位;中行、國開行、青海銀行組織7億元資金支持青海鹽湖海虹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ADC發泡劑項目。隨著鹽湖資源的開發利用,各金融機構發揮信貸資金的推動作用,積極籌措資金支持鹽湖資源開發建設。
二、金融支持鹽湖資源開發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貸款集中問題突出,信貸資源配給不合理
按產業結構分析,自2005年以來,格爾木金融機構向第一產業投放的貸款余額0.54億元,第二產業218.96億元,第三產業6.77億元,比重2.02:96.97:3.01;按貸款類型分析,鹽湖資源開發貸款185.1億元,電力生產、供應貸款6.94億元,個人貸款4.54億元,其他貸款29.69億元,比重81.8∶3.07∶2∶13.13;按投向分析鹽湖工業股份及其下屬公司貸款125.84億元,藏格鉀肥有限公司貸款余額23億元,兩家公司合計貸款余額148.84億元,占比65.78%。信貸資源的高度集中、信貸資源的配給不符合政府提出的以現代農牧業為基礎,鹽湖化工、油氣化工、金屬選冶三大支柱產業為核心,新材料、新能源、裝配制造業為補充,特色輕工業、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結構的目標要求。同時,多家銀行信貸資金集中于大型骨干企業,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某些行業和企業的非理性擴張,降低全社會資金使用效率,導致銀行風險的集中,加大了金融機構間激烈競爭。
(二)鹽湖資源開發周期長,導致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比例過高
金融機構貸款絕大部分投向鹽湖資源開發,近年來,各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比例均達到70%以上,隨著鹽湖產業的形成,產業鏈不斷延長,時間越長,可變因素也越多,由于商業銀行信貸人員受知識水平和分析能力的限制,無法對長期經營目標做出準確判斷。上級行又難以準確地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各項變化情況,導致貸后風險增加。
(三)金融信貸大量投放鹽湖資源開發大、中型企業,進一步加劇了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2012年格爾木金融機構累計發放企業貸款148.77億元,其中145.36億元投向鹽湖資源開發項目,占比97.7%。按照大、中、小、微企業劃分標準,大、中、小、微型企業分別獲得信貸支持73.2億元、59.45億元、15.66億元、0.46億元,比重49.2∶39.96∶10.53∶0.31,小、微型企業僅僅占有10.53%和0.31%的份額。各金融機構都明確了金融服務的對象是大中型企業的重點項目,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對信貸資金實行集約化管理,普遍實行“雙大、雙優”戰略,將新增貸款不斷投向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入相對較小。
(四)金融產品創新滯后,直接融資比例過低
目前,格爾木地區支持鹽湖資源開發金融手段相對單一,主要是依靠銀行加大對骨干企業的信貸投入,且金融產品單一,應收賬款、存貨、倉單質押等新型貸款產品開展緩慢,直接融資比例過低,僅有鹽湖股份一家公司上市,兩家有產業特色和優勢的藏格鉀肥有限公司、宏揚水泥有限公司上市工作僅處于培育階段。企業上市融資發債工作還比較困難。雖然地區一直推動企業發行債券進行融資,但收效不大。
(五)部分鉀肥企業與各關聯企業間資金往來頻繁,商業銀行隱性不良資產增加
由于關聯企業之間資金相互調劑、投資,可能存在貸款在成員企業之間循環周轉,改變貸款真實用途,增加信貸風險。隨意調動關聯企業之間資金或物資,進行其他投資或轉移資產;可能存在資金或優質資產轉給關聯企業,減少自身資產,懸空銀行債務風險。同時,商業銀行大額綜合授信,只是針對集團公司,貸款資金具體用到哪里,并不十分明確。由于大額綜合授信直接針對總公司,在集團公司總體經營狀況比較好的情況下,會使一部分不良貸款被掩蓋下來,這種風險隱患如果進一步積聚,將會直接增加銀行的風險隱患。
(六)金融支持鹽湖資源開發資金投入仍顯不足,存在一定缺口
2012年12月,格爾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173.36億元,各項貸款226.27億元,存貸比例130.52%,貸款已遠遠超出存款規模。目前,鹽湖資源開發僅限于意向性資金,部分簽約資金由于企業暫無需求并未發放。按照規劃,鹽湖集團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二、三期)項目中僅金屬鎂一體化工程就計劃投資600億元,再則,中信國安西臺吉乃爾湖鉀鋰硼綜合開發項目等,預計總投資152.27億元等,這些資金來源除部分企業自籌外,很大部分需要金融信貸資金支持,各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規模有限,不可能做到全力兼顧,按需發放,只能“緊中求活,緊中求好”,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資金缺口問題。
(七)價格因素的影響,導致潛在的金融風險因素依然存在
受金融危機影響,鉀肥企業因產品價格走勢的不確定性,致使金融風險潛在地存在。目前,鉀肥出廠均價在2300元/噸左右,與金融危機前的4700元/噸相比下降幅度較大。現鉀肥企業原料主要依賴于鹽湖資源,產成品價格會隨市場行情而上下波動,市場風險難以預測,對還款能力產生影響且預期無法確定,存在潛在市場風險。由于鉀肥供需缺口長期存在、國際鉀肥廠商提價等因素。都會對鉀肥市場價格帶來較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市場風險難以預測,不可抗拒的市場風險一旦顯現將會引起相應的信貸風險。
三、信貸支持鹽湖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
(一)人民銀行充分履行央行職責,發揮“窗口指導”作用
正確引導信貸投向,加強對鹽湖資源開發的信貸支持力度人民銀行應加強對金融機構信貸結構監測分析和評估,及時把握信貸資金投放的結構、節奏和進度,在加強信貸結構調整的基礎上,特別防止金融機構貸長、貸大、貸集中和嚴重存貸期限錯配,引導金融機構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貸風險。在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均衡增長的基礎上,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引導金融機構準確把握信貸投向,堅持擴大服務與防范風險并重,正確處理好存與貸的關系,找準風險與收益的結合點,努力優化信貸結構,逐步改變金融機構信貸投入結構單一、支持對象過度集中等現象。
(二)擴展支柱產業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比例
各級政府應充分發揮直接融資和政府融資平臺的作用,多渠道增加資金供給能力。大力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穩定股票市場運行,擴大債券發行規模,鼓勵股本性投資,創造條件有效拓展直接融資渠道。對于效益好、實力雄厚的大中型鉀肥企業鼓勵從資本市場直接長期融資,符合上市條件大中型鉀肥企業要積極準備、申請上市,有關經濟、金融服務部門要給予大力支持,解決銀行信貸資金供應不足制約企業的長期發展的問題。同時,引導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籌集資金。
(三)積極開展信貸營銷,加強金融服務與支持,切實加強與企業的聯系
金融機構應加大信貸營銷力度,加大金融新產品的宣傳,讓更多的企業了解金融政策、產品特性。進一步完善激勵與約束相協調的信貸營銷機制,改進和完善貸款責任制,合理劃分貸款責任,科學進行績效考核,做到既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又用活、用足本級機構的信貸資金和信貸審批權限,大力挖掘和培育新的信貸增長點。應積極主動地逐級向上級和主管部門推薦符合地區產業發展鹽湖資源開發的優質項目,并給予降低利息率、延長信貸期限、加大貸款額度、放寬還貸條件等優惠;做好對鹽湖資源開發支柱產業的金融服務工作,加大對重點技術改造、節能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和支柱產業項目建設信貸支持,保證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四)進一步改進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建立健全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服務體系,創新信貸產品,積極擴大短期貸款投入,增加小微企業的流動資金供應。加大開辦應收賬款、存貨、倉單等新的貸款品種的力度。改善和加強銀行對企業貸款抵質押品的監控,擴大企業申請貸款可用的抵質押品范圍和種類。推廣各金融機構在服務小微企業、創新信貸產品方面的成功經驗,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做大做強。郵政儲蓄銀行、青海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要在各項業務經營活動中突出體現“地方性”和“靈活性”的經營特色,把小微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不斷完善業務品種,改進服務水平,堅持特色經營,通過調整市場定位,將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作為經營戰略的主要方向,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自身也得穩健發展。
(五)加大對鹽湖開發支柱產業和骨干企業的有效信貸投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認真落實柴達木循環經濟產業項目資金供需對接。支持鹽湖集團、中信國安、柴達木鹽湖化工、藏格鉀肥、中信聯宇鉀肥集團等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鞏固支柱產業基礎,強化對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的信貸支持,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引導和激勵銀行做大信貸規模,科學合理制定貸款品種、期限、利率、擔保方式和償還方式,積極介入鹽湖資源開發支柱產業和骨干企業加快產業整合,提供差別化金融服務。同時,深化銀企合作方式,積極主動參與銀企座談會、項目洽談會和融資推介會,宣傳和推廣信貸新模式與信貸新產品,增強銀企信息溝通與業務合作促進信貸資金投放合理化。鼓勵銀行機構通過貿易融資、信用證、保函等非信貸融資創新來加大對企業的支持。鼓勵省內的其他金融機構向格爾木企業發放貸款。
(六)加強內部管理,強化溝通協調,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
鹽湖資源開發企業應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充分利用各種平臺或媒介,積極與金融機構接觸,交流信息,推介項目,邀請金融機構到企業考察經營情況,增強金融機構投貸信心。對初步達成的合作意向,企業要下真功夫,抓緊進行對接,確保信貸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同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財務管理,健全財務、會計制度,提高企業財務狀況的透明度和財務報表的真實度,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運行機制,增強企業誠信意識,樹立良好的法人形象,并找準市場定位,科學擴張企業規模,合理分配和使用資金,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增強市場競爭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銀行對企業的信任度,以優秀的企業素質和良好的經營業績,吸引信貸資金的流入。
本文作者:鄧治宏工作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格爾木市支行
- 上一篇: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的思考3篇
- 下一篇:信息技術的金融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