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主義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5 04:52:00

導語:貿易保護主義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保護主義分析論文

一、從歷史上看,貿易保護主義解決不了金融危機

以上世紀30年生在美國的經濟大蕭條為例,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危機中,美國國會通過了關稅法,大幅提高進口關稅60%,引發了其他各國跟增效應,引發了貿易保護注意的浪潮,最終使得全球投資和經濟運轉大幅度下降,從1929到1932年使得全球貿易額下降了25%,世界生產總值下降了30%。很多經濟學家認為貿易保護主義解決不了經濟危機。美國等國家帶頭采取保護主義措施,并引發了世界經濟范圍內的貿易保護戰,對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關城門拉吊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對各國民眾的確有很大的誘惑力,但是這種貿易保護行為只能是給世界經濟的恢復帶來更大的破壞力,最終給世界經濟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從經濟學上看,貿易保護主義易引起的貿易戰損害人類整體利益

發展自由貿易,通過自由競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有益于所有貿易參與方。當然,發展自由貿易需要關注一些易受影響的人群,需要幫助一些行業發展其比較優勢,需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但保護主義卻不是從這些角度出發,其本質是拒絕競爭,試圖關起門來保護少數人的利益。貿易保護主義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游戲規則,由于同時傷害到別的國家,而在目前經濟危機下其他國家經濟同樣都比較困難,所以非常容易引起其他利益受損國的貿易報復,引發全球范圍內的貿易戰,造成更多的就業崗位缺失,最終損人不利己,得不償失。再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刺激經濟計劃中“只購買美國貨”條款,一些重要項目需要的鋼材都只購買美國貨。這就必然會損害中國等鋼材出口國的利益,引起貿易報復,有經濟學家就曾預測,只購買美國鋼材短期內可幫助解決6000~10000人的就業機會,但如果這項措施引發了其他國家對美國進行貿易報復的話,有可能使美國損失至少6萬個就業機會,所以最終將是得不償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發達國家以往靠貿易保護主義維護自身利益,限制發展中國家進入全球市場,的確為發達國家贏得了比其他國家豐厚的利益。現在經濟一起化格局已經形成,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依存度都比較高,全球化浪潮打開了世界貿易的大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的變化已有目共睹。如果發達國家重拾舊章,還是沿用單邊政治的思維模式,動輒采取貿易保護注意的手法維護自身利益,必然引起其他國家的報復,全球經濟將會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面。此外,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頻繁的貿易戰,還將對一些貧窮國家造成災難性影響,可能使目前的金融危機演變成一場人道主義危機。過去幾年,全球貿易持續增長,不少貧窮國家經濟逐步發展、民眾生活逐步改善。但隨著金融危機持續發展,不少貧窮國家再次陷入困境。世界銀行日前指出,2008年和2009年,全球因金融危機新增貧困人口數量有可能超過2億,今后幾年金融危機還將導致貧窮國家嬰兒死亡率上升。

三、從表現形式上看,金融危機下的貿易保護主義更具有隱蔽性

自由貿易能夠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從而對經濟的總體增長與長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然而在經濟開放的過程中,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均等享受自由貿易帶來的實惠。事實上,由于貿易的增加會伴隨著經濟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就不可避免地會沖擊到那些不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甚至淘汰掉一些產業,其中有可能包括對一國經濟直觀重要的產業,并可能在一定范圍內引發嚴重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從而使一部分人收入大幅下降。因此,如果政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失業與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就必然要面對某些產業對經濟開放的強烈反對。其實,各國國內對貿易開放的懷疑長期存在。而當經濟運作出現困難,失業成為最重要的焦點問題,政府就更難以對這樣的反對聲音視而不見。而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與過去相比,今天的貿易保護,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產生了很多變化,貿易保護主義手法更加隱蔽,手段更加高明,都披上了合法合理的外衣,可能會通過不同層次的政策手段和措施來實現。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大多體現在通過大幅提高進口關稅以及對進口的數量性控制,來保護本國企業不受或少受進口產品的競爭壓力。然而,這一類的保護措施不僅其有效性值得懷疑,容易受到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制裁,而且可能帶來相當大的代價,特別是在今天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抱負和批評。新類型貿易保護主義往往具有隱蔽性,往往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理由,順應了環境保護和人權尊重的世界發展潮流,易在社會公眾中獲得廣泛的支持,因而一方面為經濟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協調發展提供了方向和動力,為維護公平貿易提供了手段和規則,這是它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新貿易保護主義又往往以保護消費者、勞工和環境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從而對某些國家的產品進行有意刁難或歧視,給推動公平貿易和自由貿易帶來隱患和阻礙,這又是它不合法和不合理的一面。發達成員往往運用各種技術手段來實現貿易保護,或是人為形成極其復雜的、不透明的操作程序,或是利用各國產品標準上的差異性,使標準在國際貿易中名正言順地起到保護作用。

國際金融危機是一場全球性的挑戰,而務實合作是戰勝危機的有效途徑。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命運已緊緊聯系在一起,只有加強合作,攜手努力,同舟共濟,才能有效應對危機。

【摘要】歷史實踐無數次證明,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當前,金融海嘯肆虐全球,世界實體經濟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背景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很難獨善其身。面臨如此困境,各國政府以及政治人物都或多或少地顯示出轉向貿易保護的傾向,貿易保護主義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已經開始抬頭并迅速蔓延。

【關鍵詞】金融危機貿易保護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