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機械加工探討
時間:2022-08-20 08:52:59
導語:綠色機械加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機械制造行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基礎產業。隨著現代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能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傳統的高污染、高消耗的機械制造已經無法符合時代的要求。機械制造綠色化已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文章從綠色設計、低物耗的綠色制造技術、低能耗的綠色制造技術、綠色制造的機制體制保障、綠色包裝五個方面分析了綠色機械加工的實現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綠色制造;機械加工;發展
機械制造業的發達程度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重要要標志,因為它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運作和發展提供技術裝備。機械制造業為社會生產零件、機器產品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廢液、廢氣、固體廢氣物等污染。隨著社會保健意識的增長,企業家和技術人員也都意識到,若再延伸用這種粗放式的機械制造模式,將不利于整個行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急需探索符合環保要求的節能、降耗、少污染的綠色機械制造模式,采取相應的綠色模式,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迫切需要綠色制造。
1綠色制造的含義和內涵
綠色制造又稱面向環境的制造(MFE)、環境意識制造(ECM)或清潔制造等。綠色制造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的制造技術。它著眼在產品把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效益充分、綜合考慮的現代制造模式,旨在使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最后報廢處理各個環節,實現對環境的負效應最小化、資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綠色制造是一種全新且符合時展潮流制造模式,它的出現是機械制造業的重大改革。
2綠色制造的實現
(1)綠色設計。綠色設計即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將環境因素和防止污染的措施考慮在產品設計中,將產品的環境屬性和資源屬性,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制造性等作為設計的目標,并行地考慮并保證產品的功能、質量、壽命和經濟性。綠色設計要求在產品設計時,選擇與環境友好的材料、機械結構和制造工藝,在適用過程中能耗最低,不產生或少產生毒副作用;在產品生命終結時,要便于產品的拆卸、回收和再利用,所剩廢氣物最少。研究表明,雖然設計成本可能僅占總成本的10%左右,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性能。所以,企業只有在產品設計階段,根據產品的性能和特點對其采取綠色設計,才能確保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通常產品的綠色設計,主要考慮環境因素、產品性能的因素、資源耗費的因素、生產成本的因素等。
(2)低物耗的綠色制造技術。原材料(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金屬材料)大量消耗,將不利于全社會的持續發展,因此,在機械加工中應推廣資源消耗低的綠色技術。在選擇制造材料以及包裝材料時,要考慮與環境的協調性。盡量采用精鑄、冷擠壓等成型技術和工程塑料,取代機械加工,這樣可以避免機械加工帶來的毛坯耗材、能源消耗和加工費用、加工廢棄物污染等。此外,還要積極開發無水干式切削技術,從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探討節水制造的新工藝。還有,若機件的毛坯粗糙,機加工余量較大,不僅消耗較多的原材料,而且生產效率低下。因此,有條件的地區可組織專業化毛坯制造,提高毛坯精度。
3低能耗的綠色制造技術
機械制造企業在生產機械設備時,需要大量鋼鐵、電力、煤炭和有色金屬等資源,隨著地球上礦物資源的減少,必須重視節能降耗。例如:改變原來能耗大的機械加工工藝,采用先進的節能新工藝和綠色新工裝。加強能源管理及時調整設備負荷,消除滴、漏、跑、冒等浪費現象,避免設備空車運轉和機電設備長期處于待電狀態。
4綠色制造的機制體制保障
建立健全激勵和監督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可以通過稅收或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激勵企業積極開展對綠色制造新工藝、新技術研究和改革,鼓勵他們生產制造綠色成本,降低成產成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綠色監督機制。包括自我監督、法律監督和公眾監督三種方式。自我監督是企業自身對自身的監督;法律監督是政府主管部門通過法律手段對企業進行監督;公眾監督是由全民參與,通過投訴舉報等方式,對企業不符合制度的方面進行監督。
5綠色包裝
綠色包裝的設計除應滿足產品包裝基本功能外,主要考慮是如何提高資源利用率,包裝結構易于拆卸,便于回收處理。進行綠色包裝設計的具體原則:簡化設計,精簡零件;零件多功能化,減少零件數量,降低資源消耗;對包裝的整體布置優化設計,使其盡可能“小型化”;回收處理。對生命期結束的產品應及時回收和處理,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防止污染環境;另一方面是拆卸后,部分零部件或材料可以通過修補和改造重新使用,這樣就節省了材料和能量。對拆卸后不能使用的零部件,如果制作材料是可再生的,可以回爐后再用;對不可再生的或有毒、對環境有污染的,應采取適當措施處理。此外,回收和處理過程中要避免二次污染。
作者:邵娟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鄭華林.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制造技術及其實施對策[J].機械制造,2006,(6).
[2]徐勇軍,張彥富,王平.綠色制造及其實施[J].機電工程技術,2005,(5).
[3]徐濱士.維修工程的新方向———再制造工程在中國的發展[J].中國設備工程,2009,(7).
- 上一篇:中學語文教學策略探討7篇
- 下一篇:機械加工強化機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