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家禽養殖問題及路徑研究

時間:2022-12-04 03:50:08

導語:開發區家禽養殖問題及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發區家禽養殖問題及路徑研究

一、城市開發區主要養殖業資源現狀分析

1.土地資源隨著近年來吳中區經濟建設的迅速展開,特別是開發區周邊許多工業企業、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占用了農田,可耕地面積在明顯減少。因為離城市越近,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搞家禽養殖業與搞工業小區相比土地使用的比較效益越差。種植業也不可能產生這樣的效益。搞常規養殖生產能否獲得可觀的效益要受畜禽銷售市場狀況、糧食與飼料的價格以及動物疫病流行情況的制約。而出租土地只要遵守法律程序,獲得政府許可,即可獲得穩定的匯報,風險極低。

2.人力資源在開發區周邊人口密集,人力資源充沛,文化素質高的人員比例較一般農村多。但這些地方的人們可從事的經營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就業渠道很多。通常高素質人員大多在工業、服務行業中就業,因為這些行業的工資待遇較高,有的還有社保的保障。而養殖業的從業人員一般素質較低,多數勞動力是外地農村來的務工人員,他們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工資收入一般很低,基本得不到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保障。但在一些大規模集約化的養殖場中也吸納了一批近年里新畢業的大中專畜牧獸醫專業的畢業生,這部分人員的素質較高,但由于種種原因多數人在一個企業干不長,稍有工作經驗或掌握到一定勞動技能或有的會跳槽,有的會自立門戶。對掌握一定職業技能人員的待遇、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

3.電力能源目前,開發區周邊的近郊區從事家禽養殖業多采取集約化生產模式,對能源的需求量相對較多,通風、采暖、機械化作業等都離不開電力供應和燃煤。這些地區一般情況下電供應是充足和有保障的。由于開發區工業、農業及其他行業分布是交織在一起的,分布在農業為主的地方可享受農業用電的價格待遇,而坐落在工業區附近的養殖場一般不能享受低價農用電的待遇。

4.水資源雖然水源緊缺是許多大城市面臨的嚴重問題,在32個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城市長期受到缺水的困擾,但是吳中經濟開發區臨近太湖,境內又有石湖、澹臺湖等小型湖泊,一年四季雨量充沛,區內自來水管網已經四通八達。家禽養殖場的用水相對充裕。江蘇省政府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大投資力度,對太湖進行了綜合整治,為了加強太湖水污染防治,保護和改善太湖水質,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出臺了《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通過整治,太湖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但是,隨著城市開發區的建成,居民入住率的提高,城市水源污染的壓力越來越大。除了工業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主要污染源外,開發區區集約化養殖廠的糞污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在開發區從事畜牧生產比在純農區花費在水和污染控制上的成本要高許多。同時還會受到政策方面的限制。這對利潤率不高的常規養殖經營十分不利。在開發區從事家禽養殖業經營必須充分考慮資源的供應是否可以保證,資源成本是否劃得來。從養殖業資源狀況分析可以看出,一般不適合搞常規的畜禽養殖,應探討高度集約相對成本較低,利潤率高的養殖生產模式。

二、城市開發區家禽養殖業的定位和未來發展趨勢

城市開發區家禽養殖業應該定位在都市農業。在許多國家的都市農業中,家禽養殖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為城市居民每天提供最新鮮的蛋、禽肉產品是養殖生產最主要的任務。因為“鮮食”受到儲存、運輸、冷鏈保鮮等環節時間不宜過長的制約,理論上講離城市距離越近食品就越新鮮。此外,家禽養殖業還可以在居民觀賞、休閑、學生和消費者了解現代農業和食品生產的科學知識以及食物營養知識等方面發揮作用。在城市開發區也可以從事鳥類、觀賞魚、貓、犬、毛皮動物、藥用動物等經濟動物的養殖,以滿足制藥、毛皮加工、豢養寵物等的需求。在都市農業中的家禽養殖業更容易形成具有現代農業特征的訂單生產、連鎖經營、送貨上門的經營方式,生物技術、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將會得到廣泛和有效地應用。然而城市中或周邊地區的養殖業更要注重生態平衡,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動物養殖給環境帶來的污染。

三、總結

未來開發區的家禽養殖業將是生態化、集約化、規模化、科學化的養殖。散養戶將會逐步退出家禽養殖業舞臺,國外的養殖業也驗證了這一事實,只有規模化養殖才能從源頭上保證家禽產品的質量,才能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產業化進程,促進家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趙小龍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開發區動物防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