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下如何完善會計監督

時間:2022-05-12 03:06:30

導語:新會計準則下如何完善會計監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準則下如何完善會計監督

摘要:我國的的會計準則不斷地在進行完善,2016年又頒布了新會計準則。會計監督體系存在弊端是必然的,盡管我國推出了新會計準則,無論什么體系、制度、機制其都會存在一定的弊端,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的減少這種和規避這種弊端,但是要想推出一種完美沒有弊端的體系是不存在的。但是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必定會對各界帶來不同的要求以及問題,筆者依據自身從業經驗對新會計準則下如何完善會計監督體系提出自身的見解。本文主要從2016年新會計準則之后對會計監督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會計監督體系還存在哪些弊端以及最后在新會計準則下解決這種弊端的優化措施進行了一定探析。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會計監督體系;完善

一、新會計準則下對會計制度的新要求

(一)對會計監督方式的改變

新會計準則將執行會計監督的基點放在了構建完善的內部監督、社會公眾監督以及國家監督這個多層次的會計監督機制上。針對內部監督,其核心在于完善財務收支的內部管控制度;而社會公眾監督則主要是依靠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這類型的中介機構來達到履行社會公眾監督的職責。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監督就是要對其進行補充以及完善,本質就是要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充分的發揮出單位內部監督、社會公眾監督以及國家監督的職能作用,從而以此形成穩固而且有效的聯合監督機制,這樣能夠充分保證各單位的會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而使得我國會計制度在法制軌道上能夠正常快速的運行。但是,這種三位一體的會計聯合監督模式仍然是以政府監督為主體,其并沒有充分的擺脫行政監督的陰影。

(二)對會計監督內容的沖擊

(1)新會計準則對會計目標進行了修改。在原有的會計準則之中,其內容主要是強調會計信息對于滿足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需求,但是新會計準則卻提出了向財務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的戰略目標,要求在完全披露單位的財務信息、經營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相關的基本的會計信息之外,還需要能夠體現出其受托責任以及有助于經濟決策的要求,這表明會計制度的最終目的顯得更加清晰以及完整。(2)會計質量的標準進一步提升。新會計準則宗旨就是實質重于形式,其已經是新會計準則落實的重要指導理念。其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會計理念,也就是會計的確認以及計量不能夠簡單地憑借經濟業務的表面形式或者通常的法律形式作為參考依據,而是將經濟交易或者是事項的經濟實質作為會計的計量以及確認的根據。該項標準對各級財務會計人員提出了更加嚴格以及更加高的要求,其需要會計人員通過自身的職業素養來進行判斷,不要被經濟交易以及經濟事項表面形式所誘導,要對其進行本質的判斷,才能夠作出正確的合理有效的會計確認以及計量的工作。(3)公允價值被引入了新會計準則。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只有引入公允價值才能反映出更為可靠的會計信息。然而現階段我國的資本市場還處于較為脆弱的階段,而且現代企業的制度還處在不斷完善的階段之中,公允機制還缺少科學、統一的參考依據,其計量還是需要會計人員通過自身的職業素養來進行主觀判斷。然而公允價值中公允性是極難判斷的,而且公允價值并不是計量屬性的唯一指標。此外,之前的會計信息系統極少采用公允價值屬性進行計量,而新會計準則下大范圍的使用公允價值的計量方式。(4)新會計準則采取多樣化的計量屬性。新會計準則中明確規定了對同種類型的資產,只要其取得來源不同則采用不同的計量屬性。例如針對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其外購的采用歷史成本計量;而對于接受的投資、企業合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形式則是分別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以及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上述舉措與國際常規有著不小的出入,而且在實際操作運轉過程中也會存在不小的難度,倘若該方式一旦操作出現失誤就會直接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嚴重后果。因此就對會計監督區分別會計失真有著更高的要求。

二、會計監督機制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原因

(一)會計信息失真。所謂會計監督其主要內容就是通過會計信息對被監督者進行監督,因此,會計信息真實性這個特征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想知道監督是否發揮作用就要看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否則,會計監督就猶如擺設。但是,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是歷來就存在的問題,盡管這個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不斷的改善,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會計失真的問題;長期的會計信息失真就會致使會計監督嚴重失效。而會計信息失真主要又是表現在原始憑證的失真,其具體變現形式就是通過套開發票、虛報開支、消費開成出差費等,這種現象是極為常見的。

(二)會計監督失效。會計中存在著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站得住的,頂不住;頂得住的,站不住。某些單位會通過威逼利誘的手段對會計人員進行控制,使其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隱藏收入,或者就是進行偷稅漏稅的會計違規操作,而會計人員可能由于畏懼權勢或者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就會背棄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從而聽從會計單位管理者的指使,希望通過這種會計手段來的達到企業單位長久生存下去,這就是“站得住”,然而當其他會計單位或者上級單位對其會計進行審計時,其又是“頂不住的”;但是會計單位中那些“頂得住”的由于其會計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以及嚴格遵守會計法律法規的要求,其是憑借著高尚的人格在進行工作,但是這部分人卻會受到企業單位領導的排擠,因為其損害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因此,這些人又是“站不住的”。

(三)會計監督失控以及執法不嚴。某些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還存在需要完善的情況,因此其管理層就無暇顧及會計監督制度的工作。由于這些單位缺乏及時有效的可依據的會計監督制度,其會計監督就由猶如虛設,其中居心叵測的人就會利用會計監督失效的漏洞來獲得非法利益。這是由于會計監督的約束制度還不夠完善。盡管新會計準則已經,然而其落實以及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落實執行。某些企業單位在新會計準則運行之后,其仍然采取傳統的會計準則思考角度來對待新會計準則,這些單位就是這樣才沒有及時的落實新會計準則,沒有對自身單位的會計監督制度進行快速的落實。執法不嚴的問題就是某些單位的既得利益者牽涉十分廣泛,其一旦進行嚴懲就會有各路大神進行護航,致使執法無法達到執法的目的。就算執法之后也只是簡單的對其進行象征性的懲罰,對其并沒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其并不會改過自新,說不定下次將會更加謹慎的進行會計違規操作。

三、完善會計監督體系的優化措施

(一)明晰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目標。新會計準則下對會計目標提出新的要求,而這也是對會計信息以及會計監督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會計監督的目標主要是公允性以及合規性。公允性其實就是真實公允性,指被會計聯合監督的企業單位的會計報表在所有數據上面是否真實、公允的反映出其財務情況、經營成果以及重大人事變動等等;合規性則是指財政收支,國有權益以及其他的財政管理事項符合會計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部門規章的規定,通過財政會計監督來達到維護財經秩序,確保財政經濟活動的正確運轉的保障。(二)對會計監督理念進行創新。(1)重視監督與服務的統一,改變“輕管理、重檢查”的監督意識。新會計準則頒布后必定會對我國會計產生巨大的沖擊,但是必定是對我國市場經濟完善的重要舉措。會計監督必須是依照法定權限,依據法定程序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督,將觀念依法監督始終貫穿于整個會計監督中。同時會計監督應該將“輕管理,重檢查”的理念進行轉變,因為臨時檢查某些單位能夠通過臨時的準備來達到規避被查出的風險,因此只有在平時的管理中進行重點監督,才能保證企業單位在整個過程中都是保證是依照會計法律法規進行合規的會計操作。同時會計監督還要提升服務意識,從人性服務化出發,從被監督者的利益角度出發,將整個服務穿插于整個會計監督體系之中。(三)設置資產減值準備監督,防止利潤操作。在之前的會計準則機制中是允許對已經產生資產凈值的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存貨等八種項目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同時在價值恢復時予以轉回。這種規定是為了能夠給鋼鐵、房地產、煤炭等行業進行盈利調整的機會;然而這已經違背了會計準則中的謹慎性原則,為了消除這種現象,新的會計準則盡管保留了八項資產的減值準備,但是確實特別提出對價值較大以及影響較為長遠的固定資產以及無形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一旦經過減值確認就不得進行恢復,這就將企業運用上述方式進行操作利潤的途徑徹底切斷,使得會計信息變得更加真實可靠。

四、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新會計準則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但是新會計準則的頒布以及落實對之前的會計準則中的弊端進行更多的處理,因此新會計準則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企業單位會計部門要充分落實新會計準則,并且分析新會計準則與當下的經濟活動的聯系,同時拋棄之前會計準則中不合理的東西,這樣盡快的總結出自身的會計素養,從而達到提升整個會計監督體系的標準。通過會計監督體系來達到維護會計行業以及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希望筆者的經驗能夠對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有所幫助。

作者:遲淑臻 單位: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財政局

參考文獻:

[1]張愛琴.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對策探索[J].財會學習,2016(13):105-105.

[2]林茂年.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體系的創新路徑研究[J].中國市場,2016(27):156-157.

[3]楊柳.淺析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體系[J].現代經濟信息,2014,(06):231.

[4]袁曉文.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體系的改革與創新[J].科技創新導報,2011,(04):198-199.

[5]高蘭英.淺析新會計準則下會計監督體系[J].知識經濟,2011,(12):118.

[6]柏小娟.會計準則變化過程中對會計監督的關聯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