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家樂休閑旅游發展戰略的探析

時間:2022-12-02 02:39:57

導語:對農家樂休閑旅游發展戰略的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農家樂休閑旅游發展戰略的探析

一、休寧縣嶺腳村“農家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實地走訪和群眾座談的形式,我們對嶺腳村發展現狀有了大致的了解,總結起來,嶺腳村“農家樂”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農家樂”數量匱乏,整體接待能力弱。“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的經營主體是嶺腳村村民,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又沒有接受過專門培訓,絕大多數“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經營業主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或者是一味模仿周邊“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主經營的階段,整體接待水平較低。在實地考察中了解到嶺腳村僅有一家“農家樂”,且該餐飲服務點由于硬件設施、服務質量等各方面條件不足致使該村“農家樂”發展一直萎靡不振。

(二)“農家樂”經營內容單薄,形式單一。調查中了解到,嶺腳村“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只是簡單地給旅游者提供食宿,檔次低,各項配套設施不完善,就餐環境和住宿條件沒有特色,店內僅陳設一些用于出售的簡單用品。經營內容過于單薄,經營形式過于單一,大大降低了旅游者的興趣,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利潤空間。

(三)“農家樂”缺乏鮮明特色,文化味不濃。由于缺乏經驗,嶺腳村“農家樂”主要效仿周邊成熟“農家樂”,且在城鄉統籌步伐的加快中不可避免地被城市化,形式呆板缺乏特色,難以滿足城市人返璞歸真的欲望,降低了對其吸引力。且農村人由于思想觀念的局限,致使鄉土文化被淡化,鄉村文化含量不高,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也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

(四)“農家樂”對客源市場開發不夠,知名度低。嶺腳村“農家樂”一家獨大,規模太小,品牌意識淡薄,缺乏集群效應,抗風險能力很弱。現在,參與“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的游客以散客為主,村內游客來源單一,且以近距離為主。經營“農家樂”的是當地農戶,開發市場的能力十分有限,大多數“農家樂”仍處于等客上門的狀況,主要依靠游客口口相傳,許多游客往往都是回頭客或者是經親朋好友介紹而來。同時,大部分經營者缺乏宣傳促銷意識,嶺腳村僅一張小型宣傳海報和一條簡單的橫幅,宣傳力度小,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五)開設“農家樂”資金不足,經營者力不從心。“農家樂”的正常運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嶺腳村村民大多務農,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少,除開發用在房屋、環境等設施的建設上的錢就所剩無幾了,因此使得許多“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業業主因資金不足而自覺力不從心。據調查,政府在資金的投入方面較少,也一直是嶺腳村發展的絆腳石。

(六)“農家樂”缺乏科學規劃編制,沒有合理引導。調查時發現,該“農家樂”老板對“農家樂”目前的狀況比較擔憂,對未來的發展仍舊一片迷茫。而在實地調查過程發現,嶺腳村“農家樂”數量極度匱乏,競爭力較弱,且經營內容模式單一,整體接待能力不高,這些因素成為嶺腳村“農家樂”發展的短板。

二、嶺腳村發展“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的對策

“農家樂”最初是在政府的政策引導下發展起來的,政府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和“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進行促銷宣傳和必要的管理,為“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目前,“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產業中出現的問題主要在農民自身素質、經營管理、經營方式和技能等方面,因此,政府應加強引導,并提供較為寬松的政策環境,為其發展保駕護航。

(一)對“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加強經營管理。

1.統籌規劃。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生態建設規劃、旅游發展規劃,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龍頭帶動、協調發展”的原則,結合當地特點,充分考慮區位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編制“農家樂”發展體系規劃,合理布局“農家樂”發展空間,逐步形成以休閑度假景區為龍頭,綜合經營戶為骨干,單一經營戶為補充的農村休閑產業鏈。

2.加強經營管理。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鄉村生態旅游的經營與管理,如制定地方性“農家樂”行業標準,推行憑經營執照經營和制定質量評定標準等。政府旅游部門要為鄉村旅游的開發提供申請機會,并在通過調查評定后發放許可證書,不斷完善行業自我服務和約束管理機制,加強行業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避免無序發展。

(二)挖掘產品文化內涵,開發特色化產品。

1.挖掘產品的文化內涵,豐富和發展“農家樂”品牌。嶺腳村具有發展“農家樂”的天然優勢。針對該鄉已初具厚積薄發、蓄勢崛起的資源稟賦,應從不同角度如景觀、飲食、民居等發揮嶺腳村的特色和優勢,深度挖掘當地民間傳說、歷史典故、名人勝跡、道觀佛寺等人文景點,策劃包裝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家樂”經營品牌,提升“農家樂”文化內涵。

2.大力開發“農家樂”旅游商品。充分利用山區豐富的土特產資源、飲食等,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家樂”旅游商品,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嶺腳村可以借助先天優良的條件拓展“農家樂”娛樂、購物的功能,如向游客販賣農副土特產、竹雕竹編、黃山綠茶等,也可以開設茶葉采摘園、帶領游客去土雞場喂食、清水魚塘垂釣等地體驗一把返璞歸真、怡然自得的農家活。

(三)加大宣傳力度,豐富營銷手段,增加客流量。

1.嶺腳村地理位置偏僻,游客入住需要考慮風險性,安全感不足,也嚴重影響了入住率。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是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因此,嶺腳村“農家樂”應當巧用新聞媒體,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打響嶺腳村特色“農家樂”的名號,讓更多人走進嶺腳村“農家樂”。

2.豐富營銷手段。利用市場促銷,可以在網絡、電視、報刊雜志上進行促銷宣傳,實行網絡營銷手段如網絡團購和微博轉發等。隨著嶺腳村休閑旅游的開發,可以制作“農家樂”宣傳手冊,增加相應的旅游資助項目,如門票,經典景點推薦、旅游專線車安排等。

(四)進行自我完善和升級,豐富經營內容和形式,提高整體接待能力。

1.鼓勵“農家樂”轉型升級,走體驗性經營新思路。這就需要經營者們變革餐飲、娛樂及觀光模式,開發綜合性農莊,形成集“食、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充分滿足游客的需求。

2.重視“農家樂”內部質量,提升整體接待能力。嶺腳村“農家樂”基礎設施簡陋,在消防、食品衛生和安全等方面需要完善,且只是按照自己的便利和場地的空余建立起來,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道路交通的便捷。因此“農家樂”應當加快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做顧客滿意的“農家樂”,提高競爭力。

三、結語

村經濟結構調整的產物,對促進全縣農村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對帶動農村其它產業的發展,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具有重大意義。“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加上嶺腳村自身旅游資源尚未開發,村內基礎設施亟待加強,“農家樂”的轉型升級需要漫長的過程,更需要政府、村民通力合作。

作者:謝益珍單位:武漢科技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