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化背景下智慧社區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28 04:31:51

導語:街區化背景下智慧社區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區化背景下智慧社區建設研究

【摘要】在街區背景下,社區建設正朝著便捷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對于我國爭奪未來科技制高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型智慧社區建設的涵蓋面非常廣,它綜合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為響應國家“智慧城市”的號召,要以傳統社區建設為出發點,高舉大力創新旗幟,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街區化;智能社區;物聯網;建設研究

1引言

當今社會,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體現在對物質方面的追求,還體現在精神層次的追求。新型智慧社區與傳統社區在居民日常的生活體驗上有很大的區別,傳統社區配備的設施不夠健全,大部分只能滿足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在體驗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智慧社區能夠順應社區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為居民提供更加完備的便捷、智能式居住環境。因此為了提升社區深層次建設的質量,就要整合社區多方面的信息資源,構建系統性的物聯網運營模式,不斷更新業務的應用能力,進一步摸索出富有成效的管理新模式,為現代化社區建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2街區化背景下新型智慧社區建設的必然性

在現代城市建設中,不斷提升社區服務的便捷性和智能化,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體驗的高層次追求,要實現開放性、安全性以及智能性的有機結合,而不僅僅在于滿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為此,就要拓展社區服務范圍,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借助物聯網和互聯網等領域的先進技術,開拓現代化社區服務新的發展空間。2.1新型智慧社區建設是順應時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步入了快車道,如何提升居民的居住體驗是社會建設尤為重要的一個基點。它體現在具體社區的基本生活服務能力、信息化交流能力、娛樂設施的建設能力、醫療服務能力以及安保能力等多個方面。而新型智慧社區建設可以很好的滿足以上要求,很大程度上改變普通居民的生活方式,在人們最關注的衣食住行、學習、醫療以及娛樂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新型智慧社區建設順應了時展的要求。如果能建設一個較為完備的新型智慧社區,那么對于提升人們管理社區的自發性、擴大社區服務領域、提高居民生活滿意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深遠的意義[1]。2.2新型智慧社區建設是推動管理創新的迫切要求。創新始終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建設,對于社區的建設工作,也要結合信息化的服務技術,不斷推動管理創新,提升職能部門的管理水平。然而在實際情況中,相關部門之間的管理合作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樣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差錯,進而從總體上產生有限的管理效果。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政府可以采取以新型智慧社區為單位的管理新模式,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先進技術來實現政府與社區的溝通,與此同時,這種方式也加快了電子化管理新平臺的應用,簡化信息傳達流程,使得政府的辦事效率大大提高,的信息更加具有透明度,拉近了政府與社區之間的距離,更具親和力。因此,新型智慧社區的建設是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尋求管理新模式的迫切要求,對于提升社區管理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街區化背景下新型智慧社區建設

3.1新型智慧社區建設的基本原則。社區建設把握一定的原則非常重要,這關乎到新型智慧社區建設質量的優劣,社區建設質量的好壞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人們對生活體驗的改變。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要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作為首要原則,相關部門要把工作落實到社區的基層,切實了解普通民眾的生活體驗需求,正視社區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結合本地區信息化能力水平,制定合理的智能建設規劃,原則上盡量滿足廣大居民對于生活設施的各類需求。智慧社區是科技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為它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設計也較為復雜,在建設過程中,要從各個角度進行謀劃。首先,現在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社區的建設也離不開大數據,為了方便社區的管理,要建立起統一的標準,尤其是在網絡的信息傳輸方面,以便于信息的互聯互通,一旦形成大的數據網絡,在進行信息交流時就會變得非常便捷;建設方案還要具有普遍適用性,不能局限于某類社區的建設,這樣對于總體智慧社區的建造會增加不少困難[2]。我國高度重視對于環境的保護,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在智慧社區的建設過程中,必須把環保工作考慮進來。要實現智能,就離不開網絡,要想實現網絡的互聯就離不開信息傳輸設備,感知層收集社區范圍內紛繁復雜的信息,通過傳輸設備的傳輸反饋給應用層,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服務器還是信息傳輸設備,由于高速運行,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能源消耗。為此,在安裝時要選擇環保材料,盡量減少或杜絕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這樣做有利于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綠色發展。3.2推行構建開放式新型智慧社區。對于智慧社區,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就有不同方面的理解,要始終以提升居民生活模式體驗為出發點,運用先進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推行構建開放式新型智慧社區,這是新時代條件下發展的新模式。以往的封閉式社區交通不方便,資源利用率低,管理水平低下,因此,推行構建開放式新型智慧社區就很有必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關心的就是治安管理、共有空間和噪音、環境衛生以及個人隱私等方面[3]。要構建開放式智慧社區,首先就要維護好居民的個人利益,這是一大前提,然后在此基礎上應該改變相應的管理體制。一般情況下,社區管理難題在于管理成本高、難度比較大,在技術上存在許多的缺陷,且相關部門之間責任分配不夠明確,經常導致“踢皮球”現象的發生。目前,我國的物聯網技術在應用領域還不夠發達,因此在新型智慧社區中的建設中還處于初級階段,要把系統各層次的功能串聯起來,實現智慧社區的周轉。此外,構建智慧社區的開放性非常重要,盡管封閉式社區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普通居民出于安全考慮,因此對于封閉式社區還是比較認可的,打造開放式社區的智能化,通過物業管理平臺來管理社區各類智能系統的應用,有利于提升開放式社區的安全性,不但能發揮開放式社區交通便捷、出入方便、節約土地資源的傳統優勢,還能把技術應用到實踐之中,促進城市的現代化建設。

4結語

街區化背景下的新型智慧社區建設在我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人們對它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因此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從心理上可能會有一定的排斥。為此,人們要認清未來新型智慧社區建設的必然性,這是順應時展的潮流,是不可能逆轉的大勢。要從新型智慧社區的基本原則入手,著重強調站在居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大力推動社區管理體制創新,推行構建開放式新型智慧社區,不斷提升居民物質與精神方面的追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型智慧社區在我國會被廣泛的普及開來,為我國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蔣雨含,龐永師,韓斯斯,等.智慧城中村的建設與運營框架設計[J].建筑經濟,2015(10):111-114.

[2]番和平,谷惠牧.“發展商模式”推動下智慧產業發展路徑研究—以合肥高新區為例[J].工程經濟,2016(10):77-80.

[3]肖俊宇,陳永國.大數據環境下的智慧社區建設研究[C].2016年第一屆今日財富論壇論文集[C].今日財富雜志社,2016.

作者:楊菁 單位:中共吉林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