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智慧發展理念城市網絡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30 11:22:34

導語:綠色智慧發展理念城市網絡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智慧發展理念城市網絡建設研究

[摘要]綠道體系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智慧發展理念更是為沈陽城市綠道網絡建設指引方向,我們應該用智慧的手段實現沈陽綠道網絡的綠色健康的發展,實現沈陽鄉村振興,共建美麗沈陽,幸福沈陽。

[關鍵詞]綠道;綠色;智慧;發展

1建設綠色智慧發展理念的沈陽城市綠道網絡意義深遠

1.1城市綠道網絡建設為沈陽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抓手。沈陽應加快建成綠道網絡、景觀綠化帶,建成風景秀麗,人杰地靈的鄉村景區,努力建設綠色生態城市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實現鄉村振興。

1.2城市綠道網絡建設為沈陽塑造“生態宜居”城市提供強大保障。沈陽城市綠道網絡建設,把生態宜居城市打造成為沈陽走向世界的靚麗名片,一是以綠色發展為前提,整合系列生態資源,創建符合城市結構的綠道網絡格局。

1.3城市綠道網絡建設為沈陽打造“盛京文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通過綠道網絡建設,串聯沈陽民族文化,歷史、地理、人文、產業等來展現,打造沈陽特色文化產業鏈。

1.4城市綠道網絡建設為沈陽創建“幸福沈陽”提供強有力的行動支撐。通過提供方便而又令人愉悅的沈陽綠道網絡,居民可以在綠地中放松,鍛煉和交流,并且又能在緊張的城市生活與鄉村的恬靜中找到一個身體與心靈都能夠得到修養的地方,這個就是綠道促進人們心理愉悅的功能,提高人們的幸福感。

2建設城市綠色智慧發展理念的沈陽城市綠道網絡建設的對策建議

2.1結合“國內外經驗”與“沈陽實際”,創新沈陽綠道

網絡建設借鑒國內外經典案例,取其精華,打造具有沈陽地方特的創新型綠道景觀。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經典案例,例如美國東海岸綠道,從美國北部至美國南部,它是美國第一個集娛樂休閑、戶外活動和文化遺產旅游于一體的綠道,美國綠道網絡建設使用的居民都能夠在15分鐘內從工作場所或是家中到達最近的綠道。在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開始建設一個綠地網絡系統,連接本國的綠地、水體、森林、山體、公園、休閑場所、濱海地區等地方。綠道網絡的無縫連接為生活在高密度城市地區的居民提供了足夠的戶外娛樂和交流空間,讓人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樂趣、可以共同分享的城市中,幸福感倍增。國內四川成都正在建設全域面積接近兩萬公里的三級“天府綠道體系”,為城市發展增添綠色動脈,從國內外經典案例中我們都能汲取到經驗,為沈陽市綠道網絡建筑提供借鑒,但并不是一味地模仿,更要做出沈陽的特色。

2.2融入民族文化,打造沈陽人自己的綠道景觀

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該地區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文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明信片,透過歷史、地理、人文、產業等來展現。在沈陽綠道網絡建設時,進行景觀鄉土化創新,應該堅持“不拆遷、不征地、不砍樹”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護原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深入挖掘沈陽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強調景觀節點及園林建筑等的文化特色。

2.3引入智慧概念,搭建智慧運動場所

沈陽綠道建設引入智慧概念,設置數據中心、開發沈陽綠道智慧APP、智能停車、提供Wi-Fi覆蓋、路況播報等智慧服務,實現智慧單車、視頻監測全綠道覆蓋等。沈陽應該引用“無人超市”,它作為新鮮事物,備受人們關注,人們可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入超市,進行自助購物,可以用支付寶、微信、銀聯等支付方式。

2.4進行區域劃分,打造不同域內文化旅游圈

沈陽綠道網絡建設面向不同群體,應該打造不同的旅游業態,使“文旅、體旅、農旅”產業融合。促進整個地區鄉村旅游的發展,使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沈陽世博園、紫煙薰衣草莊園等景區形成了聯動效應,在享受自然景觀和紅色文化的同時,您還可以體驗到濃郁的當地鄉土氣息。

2.5創建主題綠道,突出城市特色亮點

突出特色亮點,將沈陽綠道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最有特色長廊綠道,應該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充分考慮市民和游客的需求,注重人文性和宜居性,兼顧觀賞性和經濟性,加強有利于居民的商業和文化站等設施的建設。讓人們享受與自然親近的生活,努力創建生態綠道,文化綠道,健康綠道和經濟綠道。通過綠道建設改善周邊環境,促進鄉村振興。

2.6提高群眾參與性,打造互動性強的基礎設施

沈陽城市綠道網絡建設應該使綠道可進入、可參與,使人們與綠道景觀形成互動性。例如可以舉辦全程徒步活動,使人們參與其中,達到健身的同時,也向眾人展示了這條綠道的無窮魅力。

3結論

沈陽城市綠道網絡建設是城市建設中的重中之中,對沈陽城市建設就有深遠的意義,在建設中應該充分的將國內外經驗和沈陽市當地實際情況充分融合,做到與民族文化相結合,做出沈陽特色的智慧綠道景觀,做出沈陽人自己的品牌,打造全國最美綠道。

參考文獻

[1]蔡云楠.綠道規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4).

[2]查爾斯•E•利特爾.美國綠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1).

[3]徐文輝.綠道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7).

作者:吳比 高振寧 單位:沈陽化工大學 沈陽天合景觀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