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建議

時間:2022-06-18 09:27:24

導語: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建議

摘要:分析了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提升農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改善農業經營管理方式,促使社會經濟穩步前進。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建議

1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管理機制落后。在部分地區的農業經營管理中,仍然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這樣會導致農業經營管理和新農村建設不相符,傳統、落后的管理機制限制了信息化農業的發展。另外,許多地域所設定的農業經營管理機制無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導致農業經營管理效率低[1]。1.2技術和設施老舊。在農業經濟的演變過程中,信息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農村區域所運用的農業技術、設施等較為老舊,導致農業生產效率較低。同時,農村區域的生活水平低于城市,許多農業技術型人才不愿到農村區域工作,導致農村經營技術觀念老舊,無法提升農村經濟水平。1.3勞動力轉移。在農業經營的演變過程中,農村區域勞動力轉移的狀況也較為普遍。許多年輕的勞動力為了保障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進入城市地區打工,導致了農村區域勞動力明顯不足,產生了農業經營勞動力無法滿足土地需求的問題,大量土地被閑置甚至荒廢,農產品成長和制作都無法被滿足。

2提升農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建議

2.1改善相關機制和體系。在新農村建設中,想要達到農業經濟管理合理、高效,政府部門需要改善相關機制和體系,保證機制和體系與社會經濟、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密切相關,并且要滿足農村經濟有序、穩定提升的相關需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先改變管理理念,要跟隨社會的發展趨勢,設定農業經營管理的工作觀念和前行目標。另外,有關人員要運用專業的農業管理理論、管理模式等,保障農業經濟管理全面發展[2]。2.2政府部門政策支持。為了保障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不斷發展,要求有關政府機構制定相關支持政策。不同區域,需要根據農業實際狀況,制定科學的農業經濟管理機制,還需要依據新的農業制造知識、管理觀念等,投入資金幫助農民建設新技術、新設備等,也可以建設農業技能科研室等,協助地區內的農民彌補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漏洞。農業經濟管理和生產方面的專家,政府要為其在農村中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和信息途徑,使具備專業素質的農業技能人才投身到農村[3]。2.3加快土地流轉。為了保證農村的大型設施能夠高效運用,也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效率,有關部門要在農業經濟管理中促進農業工作高效進行,并且加快土地流轉速度,這樣能夠保障農村地區的土地高效使用和管理。同時,有關機構和人員要調控農業生產模式,運用流水化和標準化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水平,從而提升農業產物的價值、產量和質量等。在實施土地流轉機制后,有關機構能夠對土地實施集中管理,并且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使我國的農業經濟朝著科學化、集中化的方向轉變。實施土地流轉機制后,國家能夠運用大量土地實行農業經濟工業化管理方式,能夠對農產品的選種、生產等方面實行科學且合理的管理,提高土地使用率[4]。

3結束語

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本產業,農業經濟管理不僅影響到國家的發展,也和農民收入密切相關。如今,我國正進行新農村建設工作,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才能推動農業向信息化、集中化方向發展。相關機構和人員要探索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并且融合新農村建設的有關理念和制度,運用科學方式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保證農業經濟信息現代化的實施。

參考文獻:

[1]黃勐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措施的研究[J].商情,2016(22):40.

[2]辛胡民.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8):30.

[3]楊美芹.論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J].神州,2018(12):252.

[4]秦文.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探析[J].環球市場,2016(33):29.

作者:趙云 單位:商水縣大武鄉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