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類專業案例教學淺析

時間:2022-09-21 02:59:38

導語:管理類專業案例教學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類專業案例教學淺析

摘要:作者通過對天津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目前管理類專業中的案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參與度低、案例陳舊、與課程結合性差、普及率低,相應可從引入實踐模擬類案例教學,增加課堂互動環節,教師及時更新案例、做好準備工作,學校與教師相互配合等方面進行改善。

關鍵詞:管理專業;案例教學;現存問題;對策

一、問卷設計及發放

本文以天津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管理類專業案例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問卷共24個問題,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對不同案例教學的偏好、對案例教學現狀的看法、印象深刻的案例教學經歷4個方面。發放問卷前,首先選擇10位學生進行預填,然后面向大一至大四的學生進行發放,共發放問卷400份,最后回收問卷384份,有效問卷344份,有效率為89.58%。

二、案例教學現存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案例教學的目的在于通過形象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但由于案例選擇的偏差和課堂的局限性,很多時候案例教學還是純粹的講授,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問卷中,38.4%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偏理論,缺乏實踐性和趣味性,沒能幫助自己理解知識點。(2)學生參與度低。問卷中,35.6%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中學生參與度低。由于我國現行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大班教學,一位老師要負責幾十個學生,學生的主體性便常常被忽略。大多數情況下,從案例的呈現、分析到得出結論,都是老師主導,學生被動地聽和接受,缺乏主動思考。(3)案例陳舊。在喜歡何種案例的問題上,33%的學生選擇了熱點話題;在對現存問題的看法上,10.8%的學生認為老師講的案例陳舊過時,沒有及時更新。部分教師專注于講一些固定的案例,導致學生容易感到厭倦,難以調動聽課積極性。(4)與課程結合性差。案例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問卷中,45.83%的學生表示自己更加看重案例與所學課程是否緊密結合;而在對現存問題的看法上,7.7%的學生認為,目前老師所用案例與課程聯系不大,需要改善。(5)普及率低。在對教師授課時案例教學應占比重方面,91.93%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應占課堂的20%~80%。而目前案例教學的使用率并不高,并且多數情況下還流于形式。在對現存問題的看法上,5.2%的學生認為,目前案例教學使用的頻率太低,希望可以提高。

三、解決對策

(1)案例教學的方式大概分為三種:課上展示分析類、課上展示課后自主分析類和實踐模擬類。前兩種較易實施,但實踐性差。問卷中設置了對三種案例教學的偏好問題,50.78%的學生選擇了實踐模擬類,因此建議教師適時采用第三種案例教學法。這種方法一般是模擬一個場景,比如企業真實運營的場景,由老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類案例教學實踐性和趣味性較強,但通常需要借助一些模擬軟件來開展教學。(2)對于提高學生參與度方面,結合問卷中學生們的想法,從以下兩方面給出建議:其一,教師可以增加課堂上與學生們的互動,比如教師提問、小組討論發言、布置小組作業等方式,引導學生們自主思考;其二,教師可采用實踐模擬類案例教學,在這類案例教學中,教師轉變成引導者,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能充分參與到課堂中。(3)在對教師所用案例的選擇問題上,36.18%的學生希望選用新穎的企業案例,讓大家能夠了解企業真實的運作方式,拓寬視野;32.9%的學生希望選用熱點話題,便于激起學習興趣,展開討論。因此建議教師緊跟時代,及時更新案例和課件,多選取學生們感興趣的案例。(4)要使案例與課程緊密結合,教師可從兩方面入手。第一,鉆研本門課程,對課程的教學目的與內容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把握;第二,認真篩選案例,明確所引用案例的目的與意義,做好準備工作,避免盲目引入案例。(5)對于提高案例教學普及率方面,學校和教師需要共同努力。教師應積極接收新的教學觀,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引入案例教學,豐富課堂內容;學校應提供案例教學所需的硬件、軟件設施,配合教師順利開展案例教學。

作者:谷睿田 張昕 單位:天津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高建新.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創新研究[J].價值工程,2010(10):199-200.

[2]袁曦.ERP沙盤模擬經營實訓課程探討——以寧德師范學院為例[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03-105.

[3]方伶俐.公共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當代繼續教育,2013(6):93-94,101.

[4]郭向明.實踐性課程觀下的學科案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淄博師專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