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論文:高職青年教師的幸福感芻議
時間:2022-01-15 11:27:21
導語:青年教師論文:高職青年教師的幸福感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和薛張宇工作單位:安徽師范大學
1、法律層面《教師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作為推動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法律依據,對高等職業教育和教師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v觀這三部重要的法律,其中與幸福感聯系最為密切、最為核心的“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焙汀暗胤礁骷壢嗣裾蛧鴦赵河嘘P部門,對城市教師住房和建設、租賃、出售實行優先、優惠。”以及“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對教師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休養。”等三條明文規定在現實操作中很難得以全面、徹底的貫徹和落實。
2、高等職業教育本身方面與一些西方國家在專科層次教育中授予副學士學位相比,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沒有設定所謂的副學士或相當的學位,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院校是沒有學位授予權的,因此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質量等方面與本科院校相比就產生了很大的差別。而與中等職業教育相比,高等職業教育學制長、起點高,不僅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要傳授構建一定程度的知識體系,有一定的區別,同時還未享受一些中等職業教育方面的傾斜、支持、優惠政策。高等職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演變成了本科教育的壓縮餅干、中職教育的發酵饅頭,發展戰略、地位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尷尬。而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內,還進一步分為高專和高職,二者又分別傾向于本科教育和中職教育,更是顯示出了其復雜性。另外,與相同在校生規模的本科高校相比,高職院校因層次低,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生均撥款等一系列指標上都有明顯的縮水。而且限于高職院校辦學層次低,國家在制定教學、科研等方面支持和資助方面明顯就會向本科院校和綜合性大學傾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職院校教師因自身發展需要向本科學院和綜合性大學流動。
3、社會層面社會層面對高校發展及高校教師幸福感的主要影響是由于高職院校層次相對本科學院及綜合性大學要低,其辦學歷史、社會美譽度和影響力往往比他們要低,得到社會認可度就顯得相對要低。每年新生報考程度、新生報到率就遠低于本科高校,這就是最為直接的反映。
4、學校層面學校是青年教師具體工作、生活的主要陣地,各方面對青年教師幸福感的影響力大部分都是通過學校這一媒介表現出來的。一是學校自身由于舉辦者的不同、財政供給方式的差異,造成了不同學校在發展形勢、發展狀態和綜合實力等方面產生出了巨大差別。如若這種投入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持續發生累積效應,這種差異就會越發凸顯,成為影響高校間發展狀況的重要因素。此外,因當前對高校投入的核算標準是以生均統計的,某些高校也許就會因為在校生規模大而獲得更多的投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二是高職院校因在高等教育序列中層次低且沒有學位授予權,與本科高校在起跑線上就產生了較大的差距。在管理上,學生和家長的配合程度、緊張程度就會顯得不夠重視。因此就導致了高職院校在人員編制、經費投入、政策傾斜等方面較本科高校顯得不足的前提下,還要承受更多的壓力,致使高職院校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顯得更大,而且所培養的畢業生多數將成為生產第一線的普通工作人員,成就在某些層面上不如高級管理、技術人員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青年教師幸福感的提升。三是高職院校因系專科層次,舉辦者對其管理層的配備顯然不如對本科院校那樣強,偶爾也會出現因領導水平不高、領導藝術不強的情況,造成學校工作氛圍緊張、對青年教師關心和重視不夠,同時因高職院校數量多、競爭激烈,學校對教師的要求必然會更高,造成青年教師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加大,從而影響青年教師的幸福感。四是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與生產和管理等一線相適應的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對教師教學和實踐能力要求更高,而對教師的科研能力并不重視,甚至有些高職院校很難為教師提供科研平臺。這在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提升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使得青年教師過多的將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教學、實踐中,未能很好地開展科研,制約了青年教師的全面發展,從而影響了青年教師幸福感的提升。
5、個人層面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矛盾也進一步激化,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更加關鍵的時期,這些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是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成長特別是價值取向、道德觀念方面因當前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受到了強烈沖擊。不少青年教師選擇將宏偉理想和人生目標世俗化、實際化、利益化,價值理念的實惠化,顯得更加自我、更加急功近利。二是隨著青年教師年齡和工作年限的增長,其工作積極性、主動性都在持續下降,而職業倦怠則呈現上升的趨勢。同時,目前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以80后為主流,受到獨生子女、成長條件改善、年輕易沖動等影響,使得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容易氣餒并造成不良后果,從而削弱了青年教師的幸福感。三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風波的持續影響下,很多行業和產業受到了較為持續的不利影響,教師已經成為僅次于國家公務員的一類十分穩定的職業,高校教師又作為整個教育體系中要求最高、職業自豪感最強的群體,使得高校教師更是成為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崗位,對高校教師崗位的競爭也顯得比從前任何時候都激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觸動了很多在崗高校青年教師,激發了他們熱愛本職工作、強化自身建設、提升工作水平的熱情,形成了促進青年教師發展的正面力量。四是大多數青年教師限于繁重的工作任務、家庭事務以及人際交往等,不少人都難以保持較穩定的興趣愛好,僅有少數教師因工作需要、兼職等因素還保有攝影、足球等興趣愛好,還有不少青年教師將睡覺、上網、聽音樂當成興趣愛好。由此可見,加強對青年教師興趣愛好培養方面的干預較為迫切。
- 上一篇:教師管理論文:貧困區老師狀況與措施
- 下一篇:文廣局經濟發展分析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