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實訓基地共享提升教學能力思考
時間:2022-11-26 11:21:13
導語:校內實訓基地共享提升教學能力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目前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共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健康管理實訓基地為例,提出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共享體系,以達到實訓資源最大利用率、成本最低化、效果最優化,同時在共享實訓基地過程中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發揮實訓基地教學、科研、培訓、服務等功能。
關鍵詞:實訓基地;共享;教學能力
校內實訓基地承擔了實踐教學的大部分任務,是學生在校期間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養成的主要場所。實訓基地建設是實現職業教育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其基礎設施與運行狀況直接反映學校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其開發與建設的成功與否,是職業教育能否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關鍵。實訓基地實現校內共享,既是提高實訓基地建設水平的有效途徑,更有利于教師在共享實訓室過程中提升教學能力。本文以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健康管理實訓基地為例,圍繞建立共享體系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進行實踐研究。
1目前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共享遇到的問題
實訓基地要共享首先要共享實訓室,實訓室不僅僅是作為某一門課程課堂實踐的場所,更應是學生課后實踐練習、拓展、服務校內師生的實際工作場所。目前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在作為課堂實踐場所共享時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1-2](1)實訓基地作為一個專業或一個專業群的實踐重要場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職業院校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大多停留在一個實訓室僅屬于一門課程使用,如該課程實踐學時不多,則大部分時間實訓室無人使用,造成利用率過低、教學資源浪費現象。(2)實訓室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滿足相關課程中的實訓項目,但部分院校因辦學條件限制并未擴大實訓室的規模,以致實訓資源顯得匱乏,無法滿足所有學生實訓。(3)實訓室的歸屬與管理問題阻撓實訓室的共享,因管理機制的限制,一個實訓室或實訓基地的部分區域歸屬于一個管理人員,或者手續繁鎖或其他原因,存在主動或被動不共享的現況。以上問題均凸顯出共享實訓室是必要的、必需的,在共享實訓室作為課程教學的同時,更應利用現有資源,充分發揮師生主觀能動性,應用課堂理論于實踐,服務校內師生。
2實訓基地共享體系構建與實施
實訓基地建設遵循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律,按照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要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促進就業為導向,全面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我校在實現實訓基地共享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有效共享聯合管理機制。我校健康管理實訓基地服務于康復保健專業群,學校成立康復保健專業群指導委員會,從實訓室設計布局、專業建設到專業群發展,進行論證調研,建立由行業、企業、學校、系部、專業群教師團隊共同聯合協同管理的運行機制。(2)營造企業環境共享職場氛圍。實訓場地融合企業管理理念、滲透企業管理文化,實訓場地營造職場環境,校企開展工匠精神教育,引入企業導師制進行全員育人,在實訓基地的模擬職業環境中,全面提升職業素養。(3)互聯網+實訓基地平臺建立與應用。利用校內實訓資源數據搭建物質資源的共享平臺,開放實訓設備、實訓耗材等資源,全面調配實訓基地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教師可以調配利用全校實訓資源為教學服務,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及重復建設。利用實訓室管理平臺進行實訓室使用預約登記,調配全校所有實訓室供教學使用,不再出現實訓課沖突,需要課外補課或調整授課計劃的現象。(4)建立校內實訓室共享服務機制。健康管理實訓基地不僅僅服務于康復保健專業群的教學,利用基地設備進行校內師生的健康管理服務,才能更好體現實訓設備的最大優化利用,才能真正體現工學結合,發展職業技能。成立學生服務團體,由企業導師指導、校內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完成服務實施,建立“企業導師-教師-學生”服務團隊。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全校師生體質測試、心肺功能、血管機能、中醫體質辯識等健康信息采集,建立師生健康管理檔案,評估健康風險,制定健康處方,跟蹤健康信息變化,行成閉環健康管理。在校內服務過程中學生體會職業成就感,調動學生主動進行實訓基地共享服務的熱情,也為企業選送優秀的人才,促進企業參與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的積極性。(5)建立實訓基地共享師資管理機制。在學校原有教師考核辦法基礎上,組織共享實訓基地教師定期培訓,利用共享資源組織教師進行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等培訓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較好地發揮管理考核的導向性、激勵性作用,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校內實訓基地共享提升教學能力
健康管理實訓基地共享體系構建以來,2016級健康管理專業學生(40人)在健康管理師資團隊帶領下,于2019年對護理系教師進行體適能、心肺功能、血管機能及中醫體質辯識等項目的健康信息采集。數據全部錄入健康管理系統,形成健康檔案。學生隨機分組,4人一組,教師將健康檔案信息進行隨機發放,學生團隊進行分析,評估健康風險,制定健康處方,在教師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向服務對象進行健康教育,制定健康促進活動方案,并跟蹤隨訪,師生團隊不定期舉辦健康教育講座活動,對校內教師進行健康宣傳。為期一年的活動后,向教師團隊(12人)發放調查問卷,了解教師在共享服務過程中教學能力提升度,見表1。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團隊普遍認為教學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均認為管理能力有較大提高(100%);教學設計與創新能力、師生互動溝通能力提高也較顯著(75%);科研能力與學術交流能力提升為中等(50%)。由此可見,實施校內實訓基地共享對教師教學能力有提升作用,利用提升實訓基地教學服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增強人才培養品質。4校內實訓基地校企共享的展望校內共享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可以嘗試與企業共建實訓室及課程。與企業共建共享有利于專業建設,更符合健康產業發展需求。目前國內較常用的校企共建模式有以下幾種:(1)定向班培養模式:[3]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工科類學校采用較多。結合我校實際,可以嘗試在第三或四學年引入合適的企業進行課程切入,學生同時擁有兩位導師,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共同指導,有效幫助學生明確專業方向,清晰職業生涯規劃。選送學校教師到企業進修培訓,提高師資教學能力;實訓室與企業共建,保持設備先進性;學生畢業時合作企業可以優先挑選優質生源。(2)為企業培訓員工:[4]部分職業院校通過免費給企業培訓一定數量的員工,換取需要的實訓設備,既鍛煉培養了本校師資,又解決了設備投入問題。(3)校企緊密合作,加強交流:[5]校企雙方高層定期進行互訪,建立合作總體框架,同時為雙方各部門高效工作打好基礎。與企業共建的同時,可以適當引入企業安全管理機制,逐步建立一套適合我校專業建設發展的規范的管理流程和制度。[6]綜上所述,建立良好的實訓基地共享體系有利于提高實訓資源利用率,減少辦學成本;同時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訓基地共享進一步縮短健康管理專業建設與區域健康產業需求之間差距。
參考文獻
[1]唐佩,張斌,余學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共建共享:意義、原則與路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13-15.
[2]杜中一,陳志紅,謝斌.職業教育集團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運行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8(5):255-256.
[3]李力峰,陳月喬.高等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室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15(4):157-158.
[4]金衛東.基于工學結合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1(1):82-83.
[5]殷瑛.校企合作迸發金佳億[J].職教視點,2017(10):20-21.
[6]鄭亮.高職院校實訓室建設與管理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4(1):242-243,252.
作者:周肖英 林莉莉 曾金艷 閆莉 單位: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提升路徑研究
- 下一篇:基于新課標中職數學教學實踐創新分析
精品范文
5校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