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9-28 09:14:18

導語:論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我國職校體育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方式落后、學生不感興趣、教師素質不高等。教師要將教學與新課程標準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提高職校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職校;體育教學;改革;創新

體育教學是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自己的努力,自主地、有創造性地進行體育學習,掌握體育技術,形成技能,使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合格的職校生。

一、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

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在16歲~19歲,他們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高峰期,生理和心理也正在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受外界影響時情緒波動較大,不是很穩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精力旺盛,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強,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表現欲強,喜歡爭強好勝。同時,他們接受能力快、可塑性大,有極強的表現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優勢,進行正確引導,給他們提供更多體育學習的機會,激發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讓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參與體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得到滿足。

二、職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1.明確目標,突出重點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既發揚他們的優點,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職校學生喜歡體育活動,就是一種體育學習上的優勢,但是他們對技術動作的自我學習要求并不高。所以,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安排合理的體育教學,并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他們參與進來,讓他們喜歡上體育,加強他們對體育技術學習的自我要求,從而使短處轉化為長處。例如,在學習山羊分腿騰越時,女生不敢做,而男生則容易前摔,這些都是他們的缺點。教師可以由簡單向困難過渡,先讓學生練習騰越人體障礙的小游戲,這樣的動作難度不大,學生很容易學習。然后教師可以在山羊前面設置一條高20厘米的橡皮筋,讓學生在第二次騰躍之后要同時越過橡皮筋,這就需要他們有充分向上的力,進而克服前摔的錯誤動作。

2.開展競賽促進學習學生的競爭意識非常強,但是競賽的組織又比隨意的體育鍛煉正式,特別是大型的體育競賽組織起來更加困難,程序也比較繁雜,如申辦、訓練、場館布置、賽前傳播、競賽開幕、運動競技的過程等。正是這樣的困難與難得一見,讓高職學校的學生很期盼,他們希望自己能在這樣的競賽過程中展示自己的特長,并在這樣的活動中觀看有魅力的體育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經常組織一些大小不一的體育競賽活動,讓他們的體育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并帶動一些學生參與進來,進而形成體育興趣,逐步轉化為愛好,使他們以自覺的態度去參與體育活動。

3.培養優秀體育生職業學校的學業負擔不重,學生有很多的時間來參與活動。教師要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發現體育苗子,并鼓勵他們參加到學校體育訓練隊中,把他們培養成體育尖子生,并輸送到高校去。目前,職校的部分學生以體育尖子生的身份進入到高一級院校中,成就了大學夢。當然,這些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經常參加體育比賽,也體驗到了體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三、體育課程改革的注意事項

第一,要面向現代化。新課程改革是適應時代的要求,培養具有現代化意識的人才。教育是現代社會的組織部分,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就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在教學中,教師要以運動技術為主線,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意識的,智力、道德、人格全面發展的學生。第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未來的社會更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學生要在體育學習中形成1項~2項體育特長,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礎,并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服務于社會。第三,選擇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內容既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又要具有社會價值,對體育文化和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體育教材要具有科學性、趣味性、普及性,適合更多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都有收獲。教師還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周密地安排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第四,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有責任感,在教學上不斷探究,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要求,培養學生學會自我評價的能力,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及時評價,找到不足,發揮特長,使自己不斷進步。第五,合理評價學生。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的技術技能,還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如學習過程是不是積極的、是不是有了很大的進步等,這些都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總之,在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深化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認識,運用合理的方法,安排合理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相平.職校體育課堂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5(09).

[2]徐曉麗.職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07(35).

[3]王亞達,張敏旻,王曉燕.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幾個“切入點”[J].職業教育研究,2007(09).

作者:馮磊 單位: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