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教育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反思

時間:2022-12-03 10:42:53

導語:開放教育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反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放教育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反思

摘要: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互為支撐,缺一不可。但結合會計行業注重實踐經驗的行業實情,實踐環節教學質量的影響更為深遠。為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匹配學生需求,本文以長沙電大會計專業為例,主要闡述了長沙電大會計專業綜合實踐環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實踐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以及充實國內關于開放教育會計專業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實踐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為開放教育的發展與轉型提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實踐

1研究背景介紹

改革開放40年來,一路伴隨著的是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而在新一輪的全面深化改革中,財稅被提升到國家治理的基礎和支柱這一新高度。陳舊的知識體系和簡單的知識架構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不斷地參與進修和繼續教育、不斷地更新知識和深化認識是每一個會計人的共識,是會計人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在財稅制度改革的更迭中站穩腳跟所必備的戰略意識。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作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過程中的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其“人人能學、時時能學、處處能學”的教學特點符合會計人員不斷深造的需求。長沙廣播電視大學開設了會計專科和本科類專業,招生形式主要是開放教育和一村一大(農民大學生)。筆者統計了長沙電大2013-2017年期間春秋季會計招生的基本情況,發現會計本科和會計專科招生人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會計專業招生情況并不樂觀。雖然長沙電大高度重視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但也難以轉變會計專業招生情況持續下滑的趨勢。究其原因,除了與開放教育面臨的尷尬處境相關外,更與學校對于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模式息息相關。

2研究思路

第一,研讀國內外關于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相關研究,結合電大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綜合實踐課程規劃,進行對比分析。第二,進行資料查找分析,對相關概念進行梳理界定。第三,開展對長沙電大會計專業綜合實踐環節教學的調研活動。針對我校會計專業學生工作的行業類別、從業年限、預期發展進行摸底調查,綜合考慮我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會計工作的要求期望以及學生對實操課程的需求,總結現行的綜合實踐環節優缺點。第四,借鑒國內外高校會計專業及其他專業實踐課程的先進經驗和成果,結合開放教育的特征形式,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會計專業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實踐。第五,歸納、總結實踐成果,做進一步的研討,針對教學改革實踐情況進行反思

3教學實踐情況

3.1教學對象情況。本次研究選取長沙電大16秋會計專科班開展實踐教學,該班學生共14人,其中有1人已申請休學,其余13名學生均為本次實踐教學對象。該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教學參與度高、互動配合度高。基礎教學環節除1名學生管理會計課程尚未通過考試外,其余12名學生均已通過課程學習和考試。在進行實踐教學研究時,他們都已進入畢業前的綜合實踐環節,目前均已順利完成畢業實踐報告的撰寫和會計模擬實驗的考核以及技能實訓的習題。3.2教學實踐步驟。綜合實踐環節針對性定制化教學具體實施步驟如下:第一步:搜集和分析教學對象基本學習情況,設計訪談問卷,對教學對象進行訪問,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個人信息、現狀、需求以及職業規劃。第二步:對第一步搜集的基礎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將教學對象的學習需求進行整理分類。第三步:根據第二步整理好的數據信息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第四步:以第三步完成的教學設計為藍本,開展實踐教學活動。3.3教學實踐情況。針對教學對象課程學習情況的摸底調查結果顯示,該班課程考核通過率為92.3%。對本班專業課程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得到統計數據為:該班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的平均分大多在80分以上,只有納稅基礎與實務以及統計學原理這兩門課程的平均分較低。除了對班級課程考試成績進行簡單分析,筆者還分別對13名學生個人的課程學習狀況進行調查,初步了解他們的學業基礎之后,結合教學對象數量較小的實際情況,選擇運用訪談法對學生作進一步深入了解。在擬定以明確學生需求為訪談主題后,結合具體訪談問題由一般事實性問題向情感態度性問題和敏感性問題過渡的設計原則,我先后設計了兩稿訪談提綱,最終確定了包含基礎信息模塊、工作信息模塊和個性化信息模塊這三大模塊的訪談提綱細細推敲各模塊中的細節提問,然后對每個學生進行了20~30分鐘的專訪,以期能獲得相對真實、全面、有效的信息。除此之外,我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職業規劃以及知識短板提出自己的學習需求。在搜集了基礎數據資料以后,通過分析數據,發現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都有所差異。(1)基礎信息部分:學生年齡主要集中在20~30歲,30歲以上只有4人。常住地在長沙的有10人,但選擇來校面授的只有2人。從以上信息可以推斷出,教學對象正處于事業攻堅期,出于家庭和工作的原因,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們更傾向于在家進行學習。(2)工作信息部分:13名學生的職業規劃都各不相同,有希望在職位上晉升的,有打算重回企業工作的,有規劃開小超市的,有計劃開會計培訓機構的,等等。進行學生工作信息整理和數據整理發現:學生之間不僅職業規劃不同,工作經驗也相差甚遠,并且學生的會計專業證書等級都不高,甚至有6名學生沒有會計資格證書。以上信息都從側面反映出學生的學習需求必然有所差異。(3)個性化信息部分:每個學生都根據自己的規劃和實際情況對實踐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大家的要求有相異的內容,也有重合的部分。根據學生的訪談資料,我總結了15個實踐教學知識內容:建賬、零售業賬務處理和流程、成本費用會計、報表分析、新的財稅政策、培訓機構賬務流程和處理、財會專業證書資料、初級會計師證基本情況、建筑業財務流程和處理、匯算清繳、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審計和稅務流程。匯總分析了基礎資料之后,我開始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進行教學資料的搜集和教學內容的定制設計。為了保證教學資料的時效性和嚴謹性,我從官方網頁上下載了2018~2019年最新財稅政策文件及其解讀,根據改革內容更新講義材料,并為學生準備最新的證書備考資料。除此之外,所有與證書考試的知識內容相重合的知識點,我都相應地匹配了證書考試知識點講義資料。我將15個知識點分為了四類,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第一類是學生實踐經驗豐富且根據工作實際提出問題的知識點類別,如建賬。我采取引導學生說出情境、繼而師生共同分析、并基于政策分析和相關教材內容的查詢來合理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第二類是已經過專業核心課程學習的內容,如成本費用會計。我運用進一步深入教學的方法,一方面提供案例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加強認識,提高熟練程度。另一方面聯系CMA證書考核知識內容,讓學生感受證書考試的難度級別,明確可能的發展方向。第三類是與政策更新和證書考試相關的內容,如最新財稅政策、財會專業相關證書資料。我通過搜索國家稅務總局、財政局等官方網站搜集一手財稅政策及其官方熱點問答資料提供給學生,以聽取學生描述在實際工作中對于財稅改革的感受為主,與學生一起探討財稅改革的解讀及其在應用實踐中的影響,并與他們一同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深入了解和貫徹執行財稅政策。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能夠合理運用時間創造更多的價值,避免做無用功。第四類是內涵豐富需要作為單列課程來進行系統學習的內容,如審計。我確實無法利用一兩個課時講解清楚,所以我在給學生介紹課程基礎框架之后,會選取最新的注會考試講義和教學視頻提供給學生,讓他們在空閑時間能夠相對系統地深入學習。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工作情況,我采用了講義教學、面授教學和遠程教學等手段進行實踐教學活動。針對能到堂面授的學生,我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對應其需求的知識點。針對不能到堂學習的,我通過微信視頻或者運用微信小程序“雨課堂”來對學生進行實時教學。由于上課人數少,學生普遍愿意主動參與和交流。幾乎所有知識點的教學都是學生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或者困惑,再與老師一起通過分析財稅政策找到對應解決方法。課后,我將每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和自己設計制作的知識點導學文檔提供給學生,以便他們自主學習和回顧學習。3.4學生滿意度回訪(調查)情況。在完成了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之后,本班綜合實踐課程通過率為100%,畢業率達到85.7%。為了解學生對實踐環節針對性定制教學的看法和滿意度,我對13名學生又做了滿意度回訪。學生反饋的信息非常正面,好評度達到了100%。學生認為綜合考慮他們個人實際情況,切實解決工作實際問題的實踐教學形式非常符合他們的需求。在學習過程中,他們自主解讀政策的能力和有效運用理論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對于職業的規劃更為清晰,考證計劃更為明確,同時也進一步了解了自己在電大學到的知識有什么用、能怎么用、將用到哪里。畢業之后也有了繼續努力的方向,并且更有信心去達成下一步的目標。

4實踐教學探索反思

4.1教學內容優化。實踐教學重在實踐,教學設計要做到定制化、精細化,教學內容要進一步確保嚴謹性和及時性。綜合實踐是兩年半教學過程的最后環節,并且是不受考題約束的一個相對自由的環節。教師可以在這個環節脫離教材更多地進行自主發揮,所以更要從優化教學內容的角度出發給學生查漏補缺。4.2教學手段更新。開放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學生工學結合的學習情況也與全日制學生不同,要在之前零教學參與的綜合實踐環節中加入教學,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學生出于惰性,難免會有抵觸心理。所以實踐教學的教學手段必須更新換代,主動出擊,匹配學生個人情況,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加入課堂和老師互動。4.3教學方法改進。實踐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學設計,那么我們在教學方法上再以傳統講授法為主就不那么合適了。所以在這一環節,我認為需要進行三個改進。第一,從原來的以講授法為主變更為以討論法為主;第二,從原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過渡到以自主學習為主;第三,由原來的教材指導為主轉變為以直觀演示為主。4.4教學能力提升。挑戰知識盲區、轉變教學習慣、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確實有難度,但正是因為有難度,對教師而言突破困難才能進一步實現教學能力的提升。

總之,會計專業綜合實踐環節的針對性定制教學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讓知識更有效、更高效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與崗位相匹配的實踐技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定位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方向。同時,針對性定制教學也能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磨煉自己的教學技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學服務水平,保障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學服務質量,匹配國家開放大學轉型發展期的教學服務要求。

參考文獻

[1]車嬌.國家開放大學地方學院教學運行管理研究[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4):6-8.

[2]陳輝如.普通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2).

作者:胡若子 單位:長沙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