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控制實訓課程教學探索
時間:2022-02-28 10:27:39
導語:電動機控制實訓課程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動機控制實訓是一門專業基礎實踐課程,為進一步提高實訓教學質量,我們在教學模式、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流程,增加布線分析環節、配線環節、填寫操作票和通電模擬環節,調整工藝整理順序;改進教學方法,加強細節管理,增加接線確認環節,提高接線正確率;改進查線方法,提高查線速度;改進安裝接線圖的繪制方式,提高圖紙的規范度;增加故障分析環節,提高排故水平。另有開放式實訓室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改革設想。
關鍵詞:電動機控制實訓;教學模式;教學流程;教學方法
電動機控制實訓是高職高專學校電力類專業開設的基礎實訓課程,根據專業不同,分為一周或兩周實訓,一周實訓包含電動機長動控制、兩地控制、正反轉控制等控制線路設計安裝內容,兩周實訓增加了電動機星三角手動切換、自動切換控制線路安裝等內容。該實訓可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識繪圖能力、動手能力、排故能力、合作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實訓教學質量,我們在教學模式、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索。
1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經過實踐,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相輔相成,促進了實訓的有序開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可通過線上教學平臺提前熟悉實訓須知、實訓任務書、實訓流程,提前預習接線原理圖、接線工藝要求等;可通過微視頻方式把元件拆裝、通電操作、接線工藝等環節內容清晰地承現給每位學生,學生可隨時打開反復觀看,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另外學生在課下也可以隨時線上提問,老師線上答疑,拓展了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
2優化教學流程
本實訓原有項目流程為:原理圖分析→端子圖繪制→安裝接線圖繪制→元件檢測→接線→查線→通電→整理工藝→評分,經過優化,優化后流程為:原理圖分析→端子圖繪制→布線分析→安裝接線圖繪制→配線→元件檢測→接線、整理工藝→查線→填寫操作票→通電模擬→通電→工藝微調→評分→排故分析。2.1增加布線分析環節。本實訓的重點和難點是接線工藝,這需要學生完成圖紙的轉換工作,即在原理圖的基礎上結合元件標注端子號,形成端子圖,再根據同側、就近接線工藝要求確定端子進出線位置,這樣要求后在接線過程中仍出現導線排列不緊湊、交叉點多現象,雖然有模版展示,仍不能全面提升學生工藝水平。為此我們增加了工藝分析環節,讓學生把每根導線的走向分類填入表中,如以接線端子板為中心,列出該端子板內部線、端子板到接觸器上方、下方、熱繼電器下方線,以及接觸器內部線和電源線,這為后續的安裝接線圖的繪制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保證布出的線排列有序、緊湊,一目了然。經實踐,該方法效果顯著,學生工藝成績明顯提高。2.2增加配線環節。本次實訓所用導線較多,之前一直是重復使用舊線,實訓中發現學生用線時會沒有計劃,總會出現把長線減短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為進一步節約導線,我們增加導線測量環節。每個班拆線后導線全部收回,每一項目在安裝接線圖確定后進入配線環節,要求測量每根導線長度,根據長度有計劃地選取合適長度的導線,這樣就解決了材料浪費問題。2.3增加填寫操作票和通電模擬環節。為進一步保證操作安全,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在通電環節前增加填寫操作票環節和通電模擬環節。操作票填寫時需要學生對每一步操作過程中的危險點進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預控措施,操作票經老師嚴格審核后,再經過通電模擬,使學生熟悉元件、操作步驟,無誤后方可操作;每組兩名學生分別作為發令人和唱票人,倆人相互配合,不僅提高了學生責任心和合作能力,同時規范了操作行為,培養了學生嚴謹認真、沉著冷靜的職業態度。2.4調整工藝整理順序。原有工藝整理是在通電結束后完成,部分學生出現接線不夠規范的問題,造成導線錯綜復雜,整理工藝費時費力,事倍功半,如果出現故障查起線來更是找不到頭緒,我們增加了布線分析環節后,學生就可以邊接線邊整理工藝,接線和工藝同步完成,出現故障查起來也容易的多,也不需要通電后再花很多的時間整理工藝,只需要在老師的建議下微調和完成導線綁扎即可達到滿意的效果,事半功倍。
3改進教學方法,加強細節管理
如何提高學生的接線成品質量,提高接線效率,全由細節決定。我們在實訓中不斷細化過程,效果明顯提高。3.1增加接線確認環節,提高接線正確率。在配線表中,增加了一列確認欄,學生每接完一根線可以在相應確認欄中畫對號進行確定,這樣防止學生漏接線和多接線的情況發生,提高了接線正確率。3.2改進查線方法,提高查線速度。以往查線方法是采用回路查線法,根據回路電阻值來判斷接線是否正確,整個查線步驟較多,要模擬整個操作過程,費時較多,另外多次按動按鈕和接觸器,也對元件有磨損;現在采用等電位點查線法,學生在工藝分析表中,根據線號分別列出每個線號的等電位端子編號,查線時只需測試這些端子間是否導通即可,簡單快捷。3.3改進安裝接線圖繪制方式,提高圖紙規范度。在繪圖環節,嘗試把安裝接線圖的繪制由手繪改為excel表格完成,利用改變邊框的顏色來畫線,可以靈活地修改、調整導線的位置,元件之間的距離,畫出的圖規范、清晰,便于接線。3.4增加故障分析環節,提高排故水平。在實訓中我們增加了故障分析環節,并對這一環節進行考核。對于學生出現故障情況,老師要求對其故障現象進行分析,結合圖紙找到故障點,沒有出現故障的學生也要求模擬故障現象進行分析,通過該環節訓練可促進學生邏輯分析能力。
4課程設想
(1)實訓室可以設置為開放式實訓室,給學生提升的時間、空間;學生在實訓期間,實訓室可以全天侯開放,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2)由于班級多,會出現理論與實訓安排間隔較長的情況,不能及時地學以致用,如能做成理實一體化課程,講后即練,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陳婭冰,趙志豪.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便捷模式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20).
[2]劉瑾鳳,王衛濱,徐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校園(上旬),2018(06).
作者:任秀敏 侯娟 李春林 劉星潔 單位:鄭州電力高等??茖W校
- 上一篇:幼師聲樂分層教學策略分析
- 下一篇:旅游業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精品范文
10電動車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