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大學體育教學思考
時間:2022-01-15 09:04:00
導語:新時期大學體育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是過去單一型人才,而是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大學人才培養也應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文化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體育課程,在全面新課改的教學環境下,體育教學應該與時俱進,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真正做到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從而達到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已經成為了教育重點,大學體育作為鍛煉學生體魄的重要課程,一直都受到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之所以要加強大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也是為了能夠鍛煉學生的體魄。就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現狀和身體素質而言,許多大學生都沒有從事過體力勞動,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量也是少之又少,所以造成了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所以,只有注重學生的體育教學,才能夠有效的改善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大學體育教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能夠在體育訓練中學會彼此合作,并從體育精神中獲得精神食糧,這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能夠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步發展。
3新時期大學體育教學策略分析
3.1加強學科建設,推動教育發展。就目前體育課程在大學的開設現狀來看,盡管體育學在教育學中始終占據重要位置,但是開設體育專業的大學只有少數幾所,大部分高校仍然沿用初高中教學方式,將體育學科設置為公共學科,甚至有的學校將其設置為選修課,這一現狀嚴重限制了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對于學生也是有害而無益。對此,國家必須進行相關的教育改革,將體育學科的重要性融入教學改革之中,使體育學科上升成為平等學科,提升高校對于體育學科重要性的認識。3.2注重素質教育,保障課程實施。目前,素質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體育作為能夠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學科,必須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同時還要保證體育課程能夠與其他文化課程占據同等地位,并在國家相關通知的基礎上,不斷加強素質教育,保障體育學科的課程能夠有序開展,并最終提升整個學校對于大學體育教學認識的程度,不斷加強大學體育教學。3.3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體育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單一性,但是體育內容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轉換成為極具趣味性的學科內容,對此大學體育教師一定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使教學內容不再傳統單一,能夠在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技巧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自己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并提升自身素質,大學生體育教師必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實行深度教學。同時,高校體育課程還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現狀不斷變化,根據不同的社會需求進行相應的改變,比如,大學體育課程可以綜合社會體育理論知識,使大學生體育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增加學生在體育知識方面的儲備量,如此,也能夠起到豐富教學內容的目的,實現大學體育教學多樣性發展。3.4高校體育理論知識教學的改革。體育給予人的好處不僅是在身體上,也體現在智力和心理上,以及提高人的素質上。所以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不斷更新體育教學觀念,深化體育理論教學改革。從功能上看,高校體育不僅是強身健體,還具有傳遞文化、娛樂身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生社會化等社會功能。從目標和范疇來看,高校體育應包括體育教育、競技教育、娛樂教育等。因此,應該全面認識高校體育的各種功能,從自然的、文化的、教育的、生理的、心理的各個角度進行深入考察和探討,將單一的強身健體功能體育價值觀轉變為多功能的體育價值觀。高校體育理論知識必須與實踐相結合,以滿足大學生對各種不同價值層次和不同功能的需要,以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高校體育理論知識教學要從制定目標、選擇內容、確定時數、健全考試制度等方面形成一套體系。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現代社會的發展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新要求,結合理論教學的特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從多方位、多角度展示體育的功能和對人類發展的重要作用。另外,還要從改革與更新的理念高度去認識,從功能、作用、目標等多層面,全方位地去認識。所以,很多學者呼吁增加體育理論時數,由原來總課時的6%~10%增加到20%比較適宜。體育理論教學還要盡快完善制度,建立理論試題庫。理論考試不能再流于形式,要使高校理論知識教學向科學的軌道推進。3.5完善評估體系,強化重視程度。想要對學科發展情況進行有效的了解,就要不斷完善教學評估系統,但是,不同的學校在教學評估方面的標準存在明顯差異,對此,就體育學科而言,在進行教學評估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注重學生的體育成績,還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體育素質。同時,要不斷建立相關考核機制,保證學生體育成績考核和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在順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的前提下,不斷提升大學生體育教學質量,并提升高校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
4結束語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完成教學根本任務,增強教學效果的唯一途徑。要培養大學生終身運動的習慣,高校體育教師應率先在教學中履行終身教育理念。實踐證明,有好的體育教師,才有好的體育教學。高校體育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幫助學生向體育學習的生活化、終身化方向發展,培養他們的體育創新意識,激發創新動機,鑄造創新人格。
參考文獻
[1]劉張.大學體育教學在終身體育方面提供的新思想[J].科技風,2019(24):46.
[2]戚進沖.大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模式思考[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7):107+109.
[3]于海浩,陳曉春.大學體育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教學策略[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7):138-139.
作者:高慧 單位: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 上一篇:職業會計師國際教育準則分析
- 下一篇:體育教學提升學生就業能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