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護理人文教學思考
時間:2022-08-24 04:44:27
導語:醫學院校護理人文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國抗擊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涌現出了一批批被譽為“最美逆行者”的醫務工作者們。醫學院校應以此為契機,千方百計挖掘“抗疫”背后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和生動素材,在護理人文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正確引導。
關鍵詞:醫學院校;護理人文教學;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卷了華夏大地。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經歷了這場異常殘酷的“無硝煙的戰爭”。2020年2月23日,在統籌推進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這次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币咔榘l生以來,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參與了這場疫情阻擊戰,大家萬眾一心、攻堅克難、守望相助,為奪取戰役的最終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方面轉變,全國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生產已經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上。在這樣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一重大突發疫情事件,特別是將奮戰在一線的可歌可泣的“最美逆行者”——醫護工作者們“日夜奮戰、舍生忘死、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的崇高精神、將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愛崗敬業精神融合進護理人文教學中,對于教師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高校肩負著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通過立足護理人文課程,結合此次重大疫情對在校的醫學生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素材生動形象,而且更容易讓大學生們接受,引發他們對自身所學專業和職業價值的共鳴。從而進一步提高青年學生們的政治站位、使命擔當、責任意識、愛國主義情懷,真正發揮出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作用。護理人文教學是我校護理專業一直以來的特色,它包含了護理學基礎、護理禮儀、人際溝通、藝術鑒賞、護理美學、護理英語等多門以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和人文素質為目的的課程。課程中人文因素豐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護理專業學生中的價值引領作用,同時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其中。在此次重大疫情的背景下,我們對如何將“白衣執甲”的醫護工作者們的崇高精神更好融入護理人文課程教學中產生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將疫情防控的成效與培養大學生愛黨、愛國之情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讓大學生們準確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疫情防控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在2020年3月15日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痹诳箵粢咔榈尼t務工作者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年輕的黨員醫生和護士們,他們不僅是“90后”甚至是“95后”青年的代表,更是青年一代中國共產黨員的代表。中國是一個政黨主導的國家,政黨支撐者國家的建設,決定著國家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代表了全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疫情發生后,黨中央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國各地紛紛以戰時狀態進行應對?;鶎狱h組織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社區黨組織、居委會都迅速、統一、有效的動員了起來,黨員同志紛紛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許多黨員醫務工作者,充分發揮了旗幟作用,不怕犧牲、排除萬難,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更有許多在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醫務工作者們,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這一關鍵時期充分體現出了醫者仁心的擔當和責任。筆者在疫情期間的護理人文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中,結合原有課件知識點的內容,將這一實效性很強的思政要素融入進去,將人文知識與思政內容相結合,制作出了全新的教學課件。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對疫情防控下,黨的核心領導所體現的成效產生了共鳴,使他們認識到黨的領導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能夠發揮的重要政治保障,堅定了青年學生們的愛黨之情。(二)讓大學生們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提升了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疫情發生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抗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資源緊缺的關鍵時期,全國各地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紛紛集中資源滿足關鍵部門、關鍵行業的抗疫需求。如集中關鍵力量和資源,以最短的時間建設了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因地制宜建造了方舫醫院;緊急調動了來自解放軍、全國各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共計4.2萬多人第一時間馳援湖北等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震撼事跡。在疫情期間的護理人文教學備課中,課程組的教師們定期開展線上備課,利用各種優秀的素材,在專業知識體系中主題鮮明的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結合疫情期間網絡授課的特點,在課堂上以多媒體視頻、案例分享、小組討論、微信群學習等方式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不斷優化課程形式,使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牢固樹立學生的愛國之情。
二、將疫情防控中的“榜樣”效應與培養大學生職業道德相結合,激發青年學生的護理職業自豪感和榮譽感
(一)加強榜樣的宣傳,用榜樣的力量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榜樣是在社會時代的發展中被公眾廣泛認可和學習的優秀人物,榜樣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醫學生的培養中,“榜樣”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以終南山院士為代表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毫無畏懼地戰斗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他們用“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實際行動,用生命詮釋著“救死扶傷”的誓言,被全社會稱贊為“最美逆行者”和“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疫情期間,筆者所在的廣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共有150余名優秀校友奔赴抗疫第一線。在護理人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優秀校友們的抗疫故事,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開展面向青年大學生的榜樣教育。在護理人文課程的教學中,采用“互聯網+思政”的模式、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手段,制作了十幾期最具代表性的“致敬最美逆行校友特輯”,將優秀校友們在一線的抗疫事跡和感人故事,通過微信公眾號分批、分期推送給學生。其中,因抗擊疫情而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我校2015屆校友、追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白求恩式好護士”的梁小霞同志是最杰出的代表。我校學生們紛紛開展深入學習小霞校友精神的活動,發揚白衣天使之精神。在疫情緩解以后,將線上護理人文課堂搬到線下,邀請了十幾位奔赴抗疫前線的優秀校友回校開展講座,聽校友們談抗疫的故事,深入挖掘護理人文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通過深入學習校友們的優秀事跡,拉近了學生與榜樣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對于專業知識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從思想上到行動上發生了轉變,有效促進了大年學生護理人文素養的提升。(二)以學生為中心,更新教學方法,積極開展護理人文教學多維度教育。當代大學生成長在一個網絡和自媒體多元化的時代,只有不斷豐富教學手段、理論聯系實踐,才能更好地將專業知識學習與提升醫學生的道德情操、職業素養相結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改變了以往純講授的教學方式,采用案例教學、情境式教學、第二課堂等模式,采用多維度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學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醫學專業知識,主動加入到當地社區的志愿者隊伍中,在做好自身保護的同時,同當地的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積極進行到疫情防治、健康宣教、疾病防護等相關知識的宣傳工作中。因此,在護理人文課程的教學中,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分享和討論自己的“抗疫小事”;或者分享抗疫期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各行各業的人文關懷故事,從而感受到全社會“同舟共濟,共克時堅”的人文情懷。同時,對護理人文教學評價的環節進行了改進,從德育教育目標、職業認同度、人文關懷度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地探索。充分將課堂所學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做到知行合一,在實踐中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自豪感和榮譽感。
三、提升和強化護理人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知識水平,增強教師的育人能力
在專業課程中融合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師來講本身就是一個新的挑戰。如何利用疫情下的積極因素開展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對教師綜合素質和思政能力的考驗。首先,教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政治素質,而且應具有嫻熟的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在日常的備課中,教師應積極關注社會熱點事件,利用學習強國、新華網等手機APP進行時政學習,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素養。教師要對疫情期間網絡上海量的信息進行識別,特別是疫情期間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的不實報道要有分辨能力,知道如何去偽存真,用正確的抗疫素材去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護理人文課堂講好“戰疫故事”和“中國故事”。其次,高校應重視對教師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教師隊伍定期參加思政課程培訓、邀請專家開展思政教育講座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教師隊伍思政育人的敏感度。
四、結語
在這場抗擊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醫護工作者。愛黨愛國的精神、“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精神、愛崗敬業精神等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精神內核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因此,應在高校護理人文教學中弘揚正能量,創造良好育人氛圍,引導廣大青年醫學生們在這場戰疫中更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健康中國”的具體實踐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EB/OL]
[2]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回信在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后”黨員和青年學子中引發強烈的反響[J].光明日報,2020-03-18.
[3]劉慧,李紅革.重大疫情防控中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實現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政教育,2020(12).
[4]張亞杰,李麗靜,韓冬.《藥事管理學》課程思政的建設研究[J].學周刊,2019(10).
[5]劉泓汐.重大疫情應對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導[J].繼續教育研究,2020(4).
作者:蔣葳 劉媛航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 上一篇:學校素質拓展課程教學游戲設計初探
- 下一篇:肺癌臨床教學效果評價分析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