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模式下英語課程改革分析
時間:2022-05-03 05:15:30
導語:工學結合模式下英語課程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學的主要工具,合適、優秀的教材是教學質量的保證。目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普遍使用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職高專國家級規劃教材。這類教材以通用英語為主,圍繞大學生活、西方假日、體育運動、氣候等社會話題組織讀、聽、說等教學內容,意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但不少教材編寫倉促,結構粗糙,刻意簡化內容,沒有體現“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針對高職學生的選材原則。隨意切割的短文,刻意選擇的小詞匯,不僅沒能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反而造成成績差的學生仍然聽不懂,英語水平稍好的學生又埋怨課本過于簡單,滿足不了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增長需要。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一般開設2個學期,總課時在130~150學時。短期內,通過學習英文培養人文素養,不符合高職學生仍處于英語低級學習階段的實際。學生飽受語法詞匯煎熬,仍然聽不懂、不想學。因此,高職公共英語教材必須尋找新的視覺,融入職業內容,讓學生學習今后工作中可能接觸到的英語,如:鐵路運營專業學習“軌道交通英語”,計算機專業教授“計算機英語”,汽車維修專業熟悉汽車部件詞匯和產品說明書等,以便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能看懂英文說明書、商業性英文文件等,能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完成工作任務。
行業英語,又名職業英語,指在某一工作環境或職業中所使用的英語。內容以就業需要為導向,實用性強,符合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對課程的要求,實施起來相對容易。行業英語對接專業崗位,將英語學習與學業、職業和就業等各種需求聯系起來,實現學習者某一專業或職業上的英語知識和技能的結合。它選取典型工作任務中需要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在真實或仿真的情境中培養學生交際能力,能激發學習興趣,且吻合高職生工具性學習動機,滿足學生需求。經過六年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具備行業英語學習的基本語言知識基礎。且行業英語不像學術英語那樣深奧難懂,行業英語來自實踐,語法簡單,無需深厚的專業知識,學生易學會。提供了條件熟悉行業是開發行業英語教材的前提。教材開發者??嘤诓皇煜ば袠I,閉門造車。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校企合作為行業英語開發創造了條件:教師可深入企業,了解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熟悉生產經營過程、產品工藝流程等,獲得設計教學任務、教學項目和學習情境的載體及原始材料。同時,企業專家參與課程開發,能及時淘汰過時知識,增加新內容,使教材具有開放性。工學結合模式下推行的“雙師”制度和教師下企業鍛煉制度,也促使公共課教師到生產經營一線了解行業,熟悉企業活動,自覺學習專業知識,向既有豐富語言教學理論知識又了解行業專業的復合型英語教師方向發展。
行業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行業英語具有職業性、實踐性等特點,因此,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擇以及評價方式不同于基礎英語。行業英語教學,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評價多主體、方式多樣化。職業性是行業英語的特點。高職院校面向的行業不同,專業設置也不一樣,職業特色各異,因此,很難有一種行業英語教材可以適用所有高職學校。教師在充分利用現有的行業英語教材時,還需結合所服務的行業特色和專業特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從職業崗位群出發,分析典型工作任務,了解構成特定職業崗位工作的主要內容,明確該職業或工作所需要的英語知識與技能,尋找合適的載體,設計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或仿真的環境中習得職業英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特點是“做中學,學中用,教學做一體”。常采用任務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分為任務前、任務中、任務后三個階段,三階段各有側重。行業英語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必須依據專業特點,結合職業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訓練與之相關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行業英語服務對接的專業不同,訓練的技能側重點也不一樣,設計任務時,也應相應變化。如:“計算機英語”和“機電英語”的任務設計,應偏重為獲取科技信息的閱讀訓練;“軌道交通英語”和“酒店英語”的任務設計,則應聚焦于能進行工作溝通的聽說訓練。任務前,教師要提供腳手架支撐,提供夠用的語言輸入,讓學生充分明確任務要求;任務中,師生共同協商,不斷優化完成任務的方法;任務后,評估要全面、細致、嚴格,要及時將意見反饋給學生,并督促學生修改完善。行業英語教學評價方式要多樣化,通過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全面考核學生英語運用能力。通過試卷等量化評價手段,了解學生行業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情景模擬、交際性問答等質性評價手段,判斷學生行業英語的應用能力。行業英語教學還應重視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應多主體參與,如小組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集思廣益,獲得建設性的反饋,這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能力。
行業英語教學是改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有效途徑,直接關系到學生畢業后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就業能力。高職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擺脫對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育的模仿,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原則,分析學情,圍繞專業培養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走出高職英語教育特色之路。
本文作者:劉淑牛春林工作單位: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學校如何應對微博的網絡輿情
- 下一篇: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