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對開放大學的作用
時間:2022-01-15 04:24:06
導語:社會教育對開放大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轉型與發展:
無錫開放大學建設成果和面臨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無錫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無錫社會教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當前,面對經濟的轉型和產業的升級,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雖然具有開放大學性質,但辦學模式還不夠開放,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個性化、特色化的學習需要,因此,無錫開放大學建設勢在必行。1.無錫開放大學建設取得的成果無錫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社會教育的實施和推進,早在2007年就下發《關于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實施意見》,提出“積極探索在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籌建無錫市開放大學”。《無錫市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以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為基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各類高等教育資源建立開放大學”。無錫電大迄今培養了各類畢業生10萬3千多人,完成各類社會培訓和考試服務90多萬人次,為無錫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貢獻了7個百分點。學校根據“以社會教育為重點”的辦學理念,建成全省首家市民學習中心,編寫社會教育特色教材,參與和指導數字化學習社區建設,為相關行業、企業提供技能培訓等服務。搭建的“無錫市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運行,被教育部授予“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示范基地”,無錫開放大學一站式學習支持服務中心基本形成。學校打造“國家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無錫中心”,采取“自建、整合、引進、共享”等多種方式,集聚了一批滿足無錫開放大學開展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以及廣大市民所需要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括課件、期刊、教學視頻資源共10TB,其中500G的學習資源已經對外開放,供市民免費使用。2.無錫開放大學建設面臨的問題根據《2011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1年,無錫市戶籍人口467.96萬人,常住人口643.22萬人,生產總值6880.1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438元,各項指標都處于全國前列。然而無錫常住人口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4.45%,擁有技能勞動者48.22萬人,還不能滿足經濟轉型和快速發展的人才需要,社會教育任重而道遠。無錫社會教育資源相對分散,以學歷繼續教育為例,有電大開放教育,也有成人高考、自學考試和普通高校的網絡教育等;技能培訓也是如此,有行政機構組織的培訓,也有行業協會、大專院校、民辦機構組織的培訓,資源項目豐富,但也龐雜重復。社會教育沒有統一的組織和監管,學習者沒有明確的指導和引領,面對培訓市場要么望而卻步,要么不知所措。社會教育課程資源還不足,很多社會教育從業者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學歷教育的課程設置上,沒有從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的角度去開發課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的繼續教育課程資源開發人員和力度匱乏。社會教育師資沒有完全釋放,從事學校教育的教師向社會教育轉型還需要一定時間和努力;社區工作者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授課質量不高。社會教育理論研究還不足,一方面為社會教育提供有效的建議和指導較少,另一方面與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不夠緊密。無錫開放大學建設必須要直面問題,認真尋求解決路徑,才能獲得全新的發展。
二、傳承與開拓:
無錫開放大學建設的持續推進學校是推動社會教育的主要機構。無錫開放大學要辦成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蘊的高等院校,就必須繼承和發揚無錫社會教育家的優良傳統,以續寫歷史的榮譽感,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在傳承中發展,在創新中開拓,大力促進公民全面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1.堅守一個夢想民國時期的無錫社會教育家以“教育救國”、造福鄉梓的理想和信念,全身心投入到社會教育工作中。他們深入農村社區,直接面對民眾,傾聽和調研民眾需求,以提高民眾文化水平為己任,無怨無悔,矢志不渝。當時的社會教育雖然存在著歷史局限性,但是社會教育家的努力奮斗的精神和實際有效的方法是值得開放大學建設者學習和繼承的。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應該堅守建立全國領先的市級開放大學這個夢想,促進無錫市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以及“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形成。俞慶棠說:“社會教育既建筑于民眾生活之上,就應具有推進社會的力量。”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正確認識社會教育的價值,樹立一切為了學習者的責任心,主動深入社區、企業,了解群眾學習需求,開發學習資源。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還應該放眼長遠,主動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社會教育經驗和成果,奮力引領無錫社會教育的發展,為學習者創造更廣闊的空間。2.立足一個地區民國時期的無錫社會教育家的教育實踐主要立足無錫,除了開展識字、技能等教育外,還作了“地區自治”的嘗試,建立農村合作社,舉辦農民信貸所,當時無錫工商業、教育事業空前繁榮。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中國社會教育社最后都遷至無錫,并向外推廣成功經驗,可以說無錫是江蘇社會教育的策源地。無錫開放大學是一所市屬高等院校,義務和責任上就應該立足無錫,圍繞建設教育和人力資源強市的目標,完善教育服務體系,強化教育服務社會功能,為無錫市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服務。無錫開放大學建設者應該結合無錫產業轉型和升級,著力開發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滿足無錫市民需要的優秀課程和培訓項目。立足無錫,不代表固步自封,無錫開放大學必須接受國家開放大學、江蘇開放大學的業務指導,加強與兄弟開放大學的溝通和聯系,吸收國際先進經驗,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加強數字化學習資源和終身學習服務平臺的建設,努力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力爭在江蘇乃至全國開放大學辦學系統中勇創一流。3.培養一批名師以俞慶棠、高陽為代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孕育和引進了一批名師,傅葆琛、李蒸、孟憲成、雷沛鴻等等,都是全國知名的教育家,這些名師的理論與實踐除了對當時民眾教育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還對全國社會教育起到了帶頭作用。無錫開放大學要在社會教育上取得成績,在無錫占據社會教育主導地位,必須培養一批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教師,成為學校的代言人、社教研究的帶頭人。首先要愛崗敬業,繼承無錫社會教育前輩的奉獻精神,以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為己任,胸懷民眾,胸懷祖國,為提升全民素質貢獻力量。要有團隊精神,與同仁積極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其次,要具有課程開發能力。課程開發有廣度、深度和速度的要求,教師要能根據社會發展規律,準確把握市場脈搏,開發適應人民需要的課程。最后,要有較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的能力。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是同樣重要的。教師除了能上好課,還要會技能,更要會總結、會科研,才能吸引學習者。無錫開放大學還應該廣泛吸納普通高校及社會各行業中具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參與開放大學的學習輔導和資源建設。4.建立一個機構在民國時的無錫,如果說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是開展社會教育的主基地,那么中國社會教育社則是社會教育的成果展示和對外聯系的平臺。無錫社會教育家的科研和實踐成果通過中國社會教育社對外展示,吸收專家意見和建議,逐漸豐富和完善。中國社會教育社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崗位,有社教專家,也有行政官員,更有如鈕永建這類民國元老。因此,無錫社會教育家與政府、教育界的聯系十分緊密,無錫社會教育的發展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重視。無錫開放大學也必須建設一個科研、推廣、外聯相結合的學術機構,廣泛吸收校內外人士參加。通過建立機構,加強系統聯系,互通有無,對各社區學習中心進行業務指導與統籌管理;與普通高校的優勢互補,探索學分銀行建設機制;組織理論研究,規劃課程安排,促使教育教學科學有序開展;展示成績,爭取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機構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職能分配和工作規劃都要科學有序,于工作中逐漸明確完善。民國時期無錫社會教育家的實踐促進了地方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他們的理念在當時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他們敬業奉獻的精神,全情投入的態度,科學實際的教育理念是無錫社會教育史上寶貴的財富,值得當下開放大學建設者學習和借鑒。
作者:吳學峰馬國云單位: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漫談自覺意識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
- 下一篇:商業化下電影教育的問題及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