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課前感恩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8 11:19:28
導語:醫學生課前感恩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課前感恩詞的設計與誦讀
我們的課前感恩詞設計全面簡單,易于誦讀:“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師長的諄諄教誨,感謝祖國的繁榮安定,感謝學友的關心幫助,感謝所有眾生的付出”。上述感恩詞涵蓋了方方面面。實施時間為2011-2013年,對象為瀘州醫學院2010-2012級臨床醫學院本科護理、法學等專業共計33個班1000余人。每次組織胚胎學(含理論與實驗課)、人體發生發育學(理論課)上課伊始,PPT課件首頁顯示上述課前感恩詞,全體同學與老師肅立,閉目沉思,在老師的帶領下,師生齊聲誦讀課前感恩詞。多次誦讀后,要求學生撰寫關于課前感恩詞誦讀的反饋文章,包括贊成、反對、建議及其原因,并對其進行整理、歸類、分析。
二、結果與討論
統計結果表明46.81%的學生對課前感恩詞誦讀持贊成態度,47.52%的學生持十分贊同態度,3.55%的學生持中立態度,3.55%的學生持反對態度。醫學從誕生之日起就與道德、良知緊緊融合在一起。醫學生尤其應以人文精神作為自己職業的道德主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提高人文素質,更好地服務于患者。[3]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重視感恩教育。[4]針對當前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這一現狀,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刻不容緩。筆者認為感恩教育不能大而空,感恩教育應滲透在學生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恩教育不能孤立,應與其他方面有機融合;此外,感恩教育方法、手段應具體、簡單,學生易接受,可操作性強,同時應便于長期實施。經過三年踐行,課前感恩詞誦讀活動得到學生的廣泛關注,大家討論熱烈,反饋表明大部分學生持贊同態度,少數學生持中立或反對的立場,分析討論如下:
(一)贊同課前感恩詞誦讀
這個世界有為我們默默付出、養育我們的父母,有細心教導、關心我們的師長,還有這個供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國家繁榮富強下的舒適的環境,有關心幫助我們的同學朋友,以及為了醫學事業,為了人類健康而獻身的動物朋友們和尊敬的前輩們,是他們讓我們擁有了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豐富實用的臨床技能。因此在我們學習和動手之前誦讀、默念樸實動人的感恩詞是對他們的敬仰與感恩,意義深遠,值得推廣。學生贊成的原因歸納如下:
1.警醒作用。課前感恩詞盡管只有短短的幾句,但是可以沖擊學子的心靈,可激發學子對生命的思考。在學校呆久了,整天面對書本會讓學子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漸漸變得麻木、浮躁、空虛,漸漸忘卻了本真的東西。誦讀感恩詞可讓學子的內心變得寧靜安詳,激發其細細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學會珍惜,可以時刻提醒學子要感恩。古語有云:三日不讀圣賢書,面目全非。此話意在人要不斷通過學習來警醒自己,以降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此功課不可一日偏廢,須時時提醒,須持之以恒。今時與古時相比,人們面對的誘惑更多,精神污染源更多、更雜,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人們往往日漸沉淪而不自知,一些優良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感恩等漸漸淪喪,許多學子更是迷茫于繁忙學業之中,不知停歇腳步來思考做人的道理。不會做人則不會做事,不會學習,更不知如何警醒自我。當代大學生所欠缺的不是沒有感恩之心,而是在這種相對比較安逸、浮躁的大環境里,學子們容易忽略太多重要的東西,偶爾腦海里亦會閃現像“感恩”這樣最純樸、本真的字眼,但很容易以其他事情重要為借口而將其拋之腦后,于是當想法過了的時候,感恩也便罷了。課前感恩詞誦讀這樣的方式,正好對學子內心忽略的情感起到一定的喚醒作用。課前感恩詞誦讀可起一定的警醒作用,警醒學子處于何種境地,為何能在這里學習,為什么而學,如何學等。每念一次都在警示學子要知恩、感恩、報恩與施恩。具體表現在:誦讀感恩詞讓學生意識到,學生能夠在窗明幾凈的學校生活學習,不是理所當然的,是有諸多人、事、物的默默付出,許多學子真切地表達了對父母、師長、祖國、同學、朋友和其他一切付出的眾生的感激之情。有些學子表示這是生平第一次念感恩詞,而且是以這種集體的方式,十分震撼。比如,有的學子寫道:每當念及感恩詞都會想起在外地打工的辛勞的父母,在外拼搏奮斗的姐姐,想起苦口婆心的師長,那些感人的畫面一幕幕再現眼前,使心靈得到感化,找到了學習的動力源泉,此之謂感恩。有了感恩之心行,報恩與施恩則來得理所當然,報恩、施恩是感恩的延續與結果。通過誦讀,許多學生生起報恩、施恩之心,具體表現在誦讀感恩詞后,許多學子表示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要努力學習,不虛度光陰,不辜負父母的血汗錢,要學有所成,回報父母,回報社會。提醒自己隨時關心身邊的人和事。有同學寫道:以前在街上看到乞丐從不給錢,念了感恩詞后,有一次走在街上,生平第一次給了乞丐錢,不管乞丐是真的窮或是一個騙子,我只管做我認為好的事就對了。這其實是一種施恩不圖報的行為。感恩之心人人有之,很多學子感恩心之所以不能發揮作用,是因為感恩之心被自私自利等習氣蒙蔽了。好比廚房的燈被污漬長期污染,盡管有燈光,但是因為污漬,外面幾乎看不見燈光的明亮。課前感恩詞誦讀猶如擦拭人性燈泡上的污漬,讓感恩之光照射出來,要時時勤擦拭,要持之以恒。
2.振奮作用。百人高聲齊誦課前感恩詞,可謂壯觀,可以提神,振奮精神,使上課更有精力。有的學子認為每次的誦讀可讓自己連續幾天沐浴在感恩氣氛之中。在感恩的同時,誦讀感恩詞會讓學子感受到自身的富有,因為周圍的人都在以各種各樣方式幫助我們,我們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有機體的一分子,這增添了學子們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強化了學子對各種付出的人、事、物的感恩,讓學子心胸更加廣闊。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多些這種形式,時刻讓學子心靈得到振奮與洗禮。
3.提高學習效率。感恩詞誦讀可看做是上課的標志,有學子認為這是一種特殊而有意義的開課方式,可讓瞌睡、玩耍等尚未進入學習狀態的學子很快把心思收回來,讓人拋除雜念,集中注意力,而在聽課過程中,將感恩之心遷移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可鞭策學子更好地投入學習中,提高對本學科重視程度,提高聽課質量,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責任感。
(二)反對課前感恩詞誦讀
部分學子認為課前感恩詞誦讀設計比較孤立,突兀感很強;課前感恩詞誦讀過于表面化,無法激起學生共鳴,不能從本質上改變什么;誦讀形式過于單一,多次誦讀則流于形式,久了則會厭煩,感恩教育效果甚微。
(三)對課前感恩詞誦讀的建議
在課前感恩詞誦讀的實踐中,學子們對誦讀內容與形式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1.原初設計的感恩詞只有五句。有學子提出:感恩了那么多人和物,為什么不感恩自己呢?如果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堅強,不用大腦去思考人生,不制訂計劃,不用雙手、雙腳去實現目標,即使有再好的外在條件,也不會有所成就。該建議得到了采納,我們在最后加上一句“感謝自我的不懈努力”,效果很好。
2.原誦讀方式是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對此有些學生提出了建議,可讓學生領讀,一來可增加學生的參與度,二來可鍛煉部分學生的膽識。此建議亦被采納,在后期誦讀時,我們設計了各種誦讀方式,如單個學生上臺領讀,若干學生同時上臺領讀,小班領讀,男女生交替誦讀等。另外,感恩詞誦讀時間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可放在課中或課后。
3.為了減少突兀感,在每次課前還設計了放映感恩短篇視頻的環節。
4.許多學生有感而發,建議這種形式應繼續進行下去,應永遠存在于老師的課堂上,有的學生強烈建議此方式應在其他課程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學生的認可讓我們對在專業課堂踐行感恩教育有了更加堅強的信念、更大的動力與更強的使命感。
(四)課前感恩詞誦讀的體會
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之心,醫學生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認真學習,走上臨床工作崗位后,也很難理解患者,更不會主動地幫助患者。學會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點。知恩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所有物給予自己的幫助、恩惠能有所認知與辨別,感恩則是對他人給予的幫助恩惠能夠合理表達感激;報恩與施恩是感恩的體現與結果,是用實際行動回饋別人的幫助與恩惠。感恩教育研究有不同層次,強化感恩教育需要從認知層面、情感層面、實踐層面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大學生進行識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學生知恩于心、報恩于行。[5]本研究主要從實踐層面對其進行研究,把感恩詞誦讀植入專業課教學中,該法得到大多數同學的認可,被證明是簡單易行的感恩教育方式,有效地實現了感恩意識的喚醒與踐行,它不但沒有沖淡專業課教育,反而十分有助于專業課教育,達到專業課教育與感恩教育雙贏的效果,很值得推廣。但其形式、手段尚有待進一步完善。在課前感恩詞誦讀中,還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一定要向學生強調修德貴在踐行。“知而不行,是謂不知”,《弟子規》有云:“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均在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告知學生感恩詞不是光拿來念的,念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定要將其付諸實踐才會讓自己的德行有所提升。其次,要有恒心。要明白誦讀感恩詞不是標新立異、嘩眾取寵,而是一種警示、一種提醒、一種修行。修行需要毅力,需要恒心,不能半途而廢,要明白感恩只能做到更好,沒有最好,感恩永無止境。最后,要專心。修德不在多,不在雜,而在精,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為學日增,為道日損”。德是相通的,一門成就了,則門門成就,所以要深入學習、踐行感恩,感恩有成就,其他品德如仁、義、禮、智、信則統統有成就。修德切忌貪多求全,若過分分散精力,則終究無門可入,虛度光陰,無事可成。
作者:趙宏賢王巧稚徐瑲余鴻工作單位:瀘州醫學院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
- 上一篇:交通局安全生產月工作方案6篇
- 下一篇:傳媒學院英語教師課堂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