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教育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1-12 09:39:34

導語:工匠精神在教育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匠精神在教育管理的運用

1、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的工作內容與工作倦怠的原因

1.1工作的內容。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輔導員需要參與到教書育人的環節中,擔任起“工匠”的責任。具體體現為: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高校輔導員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他們的思想認識與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做好教室、宿管、寢室和考場的管理工作。具體體現為:定期去到教室檢查學生的到課率,并和任課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掌握學生的出勤與聽課狀況。檢查學生的寢室,了解學生在校時的生活情況,并與宿舍的管理員定期溝通,以獲得更多的學生生活信息。此外,考場既是戰場,輔導員必須做好考場的管理工作,緩解學生的考試壓力,并維持考試的紀律,避免作弊的行為出現。1.2管理工作倦怠的原因。由于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復雜,管理的內容繁多,導致輔導員的情緒與情感處在疲勞的狀態,對于自身的本職工作“導”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不足,一度認為自己是扛著教師的職位,當著學生保姆的工作。加上輔導員承擔著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且工作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短時間內就能獲得明顯的成績,使得高校輔導員認為學生思想政治的開展沒有明顯意義,又不得已而為之的工作職責,在心理上與思想上極易出現管理工作倦怠的負面情緒。此外,在高校輔導員的個人因素方面,部分高校輔導員的理論知識、綜合素質與專業化的教學水平較低,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心理情緒易怒、焦慮不安與緊張,直接產生管理工作上的倦怠。

2、培養高校輔導員具備“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的中心便是做事認真負責,凡事皆求達到完美。而高校輔導員作為高等教育階段的工作者,是授課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橋梁,且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大部分屬于95后,是家里的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而大學階段是學生樹立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關鍵階段,雖然高校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基礎環節,但在大學生人生成長階段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強輔導員在工作中的“工匠精神”,堅持以“以生為本”的原則,專心對待每一名學生,從而發揮“工匠精神”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此外,在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中,任職的輔導員的人群偏年輕化,更需要在管理工作中用“工匠精神”的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為人師表的良好典范。且“工匠精神”作為我國社會發展中的新型思想觀念,而大學生是“工匠精神”的培養對象與主要載體,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關鍵。因此高校輔導員作為高職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員,必須具備“工匠精神”,注重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生,將學生培養成一名具備高素質的人,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工匠精神”的價值。

3、高校輔導員“工匠精神”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3.1管理工作倦怠的有效解決措施。針對高校輔導員在教育管理中工作倦怠的問題,學校的重視和關懷是基礎。因此學校應注重高校輔導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工作職責,明確分工,區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和其他工作部門的管理內容,以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減少工作量。在日常管理考核中,還需有效融入“工匠精神”,讓輔導員認識到在教育管理中自身具備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轉變扛著教師職位,當著學生保姆工作的錯誤觀念,并從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的創新能力、工作熱情與態度、實際工作量以及敬業精神方面對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加以考量,然后將評價的結果通過網站、校園公示欄等方式公示出來,給予輔導員在工作中付出努力的肯定與支持,讓輔導員明白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來處理。3.2做好定期總結,提高自身教育管理能力。要想高質量地完成輔導員的工作,高校輔導員必須學會定期總結,借鑒前人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的工作環境,掌握正確的管理方法與策略。因為輔導員的工作需要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加上工作時間較長與工作量大,因此運用正確的工作方法與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最好的管理素材、真實的情感和效果來源于一線。因此輔導員在教育管理的工作中,必須做好定期總結工作,盡量做好每個星期一小結、每個月一小結,季度有匯總,年度有報告,嚴格要求自己的工作,善于總結,這樣才能掌握有效的管理工作方法。此外,為了提高自身教育管理能力,輔導員還需依據自身的總結情況,從日常學生事務性工作中進行提煉、歸納和總結,正確的評估自身的工作狀態,以便進一步調整自身的工作方法。3.3追求精益求精,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細刻,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因此在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中,輔導員在工作時應講究精益求精,掌握“細線條”的精雕細琢,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將教書育人放在工作的首位,關心學生生活物質的需求,同時關注學生的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對學生學習加以督促、糾偏,注重學生的在校生活,為學生創造相應的生存條件,讓學生得到足夠的關心與愛護,這樣才能更好地弘揚與傳承工匠精神。3.4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隨著全球化、“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的帶來,復雜多變的社會思想給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與人生觀帶來巨大的沖擊,使得學生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模式發生了明顯改變。因此要想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高校輔導員學習國內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經典文化,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學習運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技能的學習,結合《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對輔導員的要求,加強基礎學習,掌握專業知識與法律法規的知識,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與綜合素養。例如為了提升自身的教育管理經驗與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彰顯輔導員的職業風采,作為一名擁有“工匠精神”的輔導員,除了積極參與各種輔導員骨干培訓班,學習教育管理的專業知識外,還可積極參與到全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博客優秀博文評選以及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優秀論文評選的活動中,通過理論學習和以賽代訓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此外,輔導員也可利用新媒體建立微信群與QQ群,要求全體學生參與進來,向學生傳遞正能量,指導當代學生建立三觀。

綜上所述,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也是愛崗敬業的精神體現,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校輔導員就是樹立對職業敬畏、執著負責的態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因此在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中,高校輔導員必須做好定期總結,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提高自身教育管理能力,同時不斷學習新的教書育人經驗,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此外,在實際教育管理中,還需堅持不懈,向學生傳承與弘揚“工匠精神”,通過循環漸進的方式讓學生接受知識,爭取將大學生培養成國家社會都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夏飛輝.培養高校輔導員"工匠精神"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2]黃兆凡.淺析輔導員的工匠精神[J].新西部旬刊,2016(9)

[3]崔娟娟."工匠精神"鑄國之重器———淺析新時期輔導員工作要義[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6)

[4]任雅才.以工匠精神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6(5)

作者:汪琳 單位: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