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怎樣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29 04:34:00
導語:輔導員怎樣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尤其是大學生畢業人數正在逐年增加。同時,就業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頭緒多,已成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而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將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及高等教育改革和職業發展的迅速推進,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增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處于大學校園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正逐漸以就業工作兼職人員的身份參與到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因此,探討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有利條件
首先,輔導員要對高校學生進行日常教育管理,其工作內容涵蓋了大學生活的各個細節,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專業及綜合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這些有利條件是其他人員所不具備的。發揮輔導員在就業指導中的作用,與貫徹中央16號文件的精神相一致,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提到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畢業后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重要的實際問題,也是造成大學生思想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高校輔導員在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的同時,更要注重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因此,輔導員在了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思動態的前提下,要運用掌握的就業知識、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信息,有的放矢地加強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強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培養學生的就業素質。其次,角色的優勢是輔導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先決條件,本著關心和愛護的原則,幫助大學生解決在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與問題,引導他們客觀地分析問題、走出誤區,實現順利就業。最后,常規工作與就業指導有機結合,增強就業指導的實效性。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以學生成長成才為落腳點,將常規工作與就業指導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既能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又有助于保證就業指導的實效性和就業指導工作的全程化。
二、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輔導員是大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時間最多,可順利掌握班上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熟悉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現實表現和能力水平。如果輔導員從新生人校伊始到四年后畢業,除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外,還按照學生在校學習的不同時間、不同階段、不同內容,開展不同方式的就業指導工作,便能使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大學生學習期間的全過程。
(一)開展專業情結、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由于有些學生在高考中沒有把握好,與心中理想的大學或專業失之交臂,因此輔導員應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讓學生熱愛自己所選擇的專業,培養其良好的專業情結,如邀請學科帶頭人等知名人士介紹自己對專業的認識,教育學生熱愛自己所選擇的專業、加快對專業的深人了解。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有一個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確定今后就業方向的意識,并樹立競爭意識和艱苦創業意識。
(二)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良好的綜合素質。
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歷來為人們所重視,也是用人單位選人的最重要的依據。只有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才能駕輕就熟,才能運用所學知識不斷地開拓創新。因此輔導員要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可以開展學科競賽、到相關專業參觀學習等大量與專業內容掛鉤的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大學生求職擇業過程中,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畢業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是大學生能否成功就業的關鍵因素。因此,輔導員在與學生平時溝通中也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事實也證明,用人單位在選人時對畢業生中的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總是優先考慮。輔導員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輔導員應該引導學生及時有效地適應各種變換、迅速進人新的角色,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適應能力越強,就越容易把握機遇,成為強者。
(三)輔導員要做好就業心理教育工作,積極促進大學生就業心理的改善與提高二
面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呈上升趨勢的情形,在就業一線工作的輔導員需要積極調整思路,轉變認識觀念,將就業心理輔導面向全體大學生,而不只是少數畢業生或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輔導員應及時了解學生對待考研、就業等方面問題的想法,同時也逐步摸索出近期學生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以及學生急需要得到的一些指導和幫助,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有指導意義的講座,解決一些學生在讀書期間不可能接觸和了解到的就業問題,建立易操作、有特色的自大一新生到大四畢業生的有效溝通機制,加強實踐,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市場,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加強素質拓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四)高校輔導員做好弱勢群體的就業指導。
1.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關系到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輔導員應該更加提高對貧困學生的關注度,引導他們提高求職擇業能力。就業不等于扶貧,希望用人單位降低門檻,給貧困生更多的就業機會是不現實的。輔導員要從學習到就業,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系統地對貧困生予以幫助,有側重地加強對他們的專業培訓。另外,輔導員應教育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拓展就業思路.引導學生勇于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到邊疆和基層去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樹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業觀。
2.高等教育大眾化后,高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客觀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這里所說的“差生”是指那些在考試成績、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較大差距的學生。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大部分的“差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輔導員應該幫助那些某一方面與社會需求有差距的“差生”各盡其才,找到合適的崗位,順利就業,實現社會公平的需要。人各有所長,“差生”也許在某些方面有天賦和特長。比如:某生的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卻很有商業經濟頭腦,這時就應該鼓勵他創業。總之,應該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挖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其次,引導“差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念。還應該鼓勵學生特別是“差生”采取多種形式的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以創業來帶動就業。公務員之家:
(五)指導學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
對于新《勞動合同法》,輔導員應該組織畢業生學習相關內容。如在新《勞動合同法》中,對于勞動者的試用期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這樣的規定顯然有利于保證大學畢業生在試用期內的合法權益。對于這些相關法律規定,輔導員應該及時組織學生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在就業過程中自覺遵守法律規范,并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三、輔導員在開展就業工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減少就業說教,給予個性就業指導。
目前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有些人主張要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的教育,這種觀念本身已經脫離現實,不符合市場經濟“自我擇業”的導向。“個性化就業指導”就是在就業指導的基礎上對不同就業需求群體采取不同的就業指導。綜合大學生的大學期間的總體表現和個性特征,輔導員應結合大學生自己的就業去向進行具體的就業指導。同時,對那些不知道自己就業方向的學生可以提出建議供他們參考。
(二)加強對國家就業方針、政策的了解及自身的學習。
就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國家就業的方針政策。但目前高校輔導員多以兼職為主,大部分都缺乏系統的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知識,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會有時顯得力不從心,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高校輔導員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前提應該是加強自身的學習。
(三)畢業后的跟蹤服務工作。
學生就業并不意味著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結束,輔導員要做好加強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反饋的工作,及時了解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工作情況,聽取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意見是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既是對前階段就業工作的檢驗,又是指導今后就業工作的依據,因此輔導員要對畢業生做好跟蹤調查的工作。
目前,做好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關乎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關乎學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為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創一個嶄新的局面。
- 上一篇: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分析論文
- 下一篇:支行財務科長競爭上崗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