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子女和班主任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01 03:28:00

導語:單親子女和班主任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單親子女和班主任探討論文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我國農村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單親家庭,我校每個班至少有兩到三名的單親學生。而對于一個年級,一個學校來講這個隊伍就不容忽視了,對于這些學生的教育也就成了學校教育的重點。

關鍵詞:單親班主任品德教育

目前,我國農村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單親家庭,這是一個令人棘手的社會問題,且有隨經濟發展而愈發嚴重的趨勢。

在我的教育實踐中有這樣的體會:在品德缺陷孩子中,單親家庭學生比重大,問題多。品德缺陷是指學生學習精力不集中,有攻擊、沖動行為,擾亂集體、說謊、逃學,學習上有困難等等。這些行為不是暫時的、偶然的,需要長期矯正。據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兒童行為調查研究所的調查,中學生有不良品德行為者占20%,從我對幾位學生品德行為的調查發現,在品德缺陷兒童中,單親家庭學生占有60%以上。

單親家庭學生心理特征有共性也有個性,據我對所教學生的分析大致有下述4種差異:

1.女孩跟母親生活,家中缺少男性,許多本應由父親承擔的事情,都要由母女完成。因此,生長在這種環境的女孩子膽子大,行為無抵賴,厲害,并善于指揮別人。

2.男孩跟母親生活,母親一般視兒子為掌上明珠,盡全力保護。這類男孩子膽子小,貌似脾氣大,不可一世,但外強中干,隱藏著怯懦,且不能吃苦,有小公子哥味道。

3.女孩子跟父親生活,生活懶散,沒規律,如果遇上父親經濟寬裕,便總想在經濟上彌補孩子的遺憾,但久而久之,便使這類女孩子養成不拘小節,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

4.男孩子跟父親生活,個人衛生差,愛到室外活動,游手好閑,多數父親忙著第二次組建家庭,顧不過來教育照顧孩子,也不回避孩子,這類孩子易早戀。

班主任在對待單親家庭學生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班主任應重視情感在首先教育中的地位與價值

單親家庭子女身上毛病多一些,受的表揚少批評多。他們往往對周圍人有一種對立情緒,沉默回避或粗暴無禮地對待老師和同學,在這種情況下,對這種學生訓斥或說教常常無濟于事,情感教育則可達到以情激情的目的。在進行情感教育時,首先要求教師提高對學生內心世界的洞察能力,班主任只有把心交給學生,學生才能把心交給班主任,才能達到心理交融,完成教育任務。情感教育用得好可起到情通理達作用,但必須注意不能把情感教育混同遷就學生錯誤,對學生的寬嚴都應智謀,寬是愛,嚴也是愛,關鍵是要用好“寬”“嚴”這個情感教育雙刃劍。我班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女孩子不和家長講實話,我帶著真情實感反復對她進行多種方式的幫助教育,她不但講了實話,還有了轉變。另一單親家庭男生勞動非常嬌氣,我想方設法嚴格要求他,使他從勞動中受鍛煉,取得了進步。

二、主動請單親家長配合工作

單親家庭學生的一些不良品質是多方面環境影響,通過學生內心活動產生的,是外因起作用的結果。我們做學生的工作,不可忽視與家庭教育的聯系,認真做好每一次家訪和來訪,認真把握住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的每個契機。

單親家長教育孩子困難多,他們既是父親,又是母親,兩個人的事一人做。對這些家長,老師應同情、理解、關心他們,取得家長信任,才能對孩子的教育達到默契,促成家庭教育好的氛圍形成。有一個學生,母親因車禍去世,其父精神萎靡,對孩子很少關心,致使孩子自由散漫,花錢如流水,穿衣不適時令,基于過去我與家長關系融洽,當我提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這位家長受到震動,他打起精神立即行動,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孩子的行為有改變。總之學校主動與家庭協調配合工作,可以改善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環境,為他們健康成長多鋪一條路。

三、在集體活動中溫暖單親家庭學生的心

人怕孤獨,單親家庭學生,如水中行船少了一支槳,產生不平衡感,班主任應盡量在學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溫暖他們的心,讓他們坐上班集體這艘幾十人劃的大船,找到更大平衡。公務員之家

集體活動不但可以使單親家庭學生感到溫暖,還可以在活動中矯正他們不良習慣。我在教學之余努力多搞集體活動比如“給貧困生送溫暖”活動等。活動越多,活動越有趣,班集體凝聚力越強。那幾個性格孤僻的單親家庭學生臉上的笑容多了,心暖了。集體活動為行為習慣有毛病的孩子提供了矯正錯誤的機會。集體活動給他們拼搏競爭的暗示,集體活動鍛煉了弱者的意志,集體活動補償了他們失去的許多東西……

單親家庭學生也是一獨立完整的個體,他們的小家是不幸的,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欠缺,但是我們班主任可以通過不懈地努力,借助各種有利條件,使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得以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