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設計的情感化淺議論文

時間:2022-12-28 02:34:00

導語:作業設計的情感化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業設計的情感化淺議論文

〔關鍵詞〕生物;作業;內容;評價

作業的形式要“生情”

傳統的生物作業形式是填空、選擇、判斷,由于此類作業單調、枯燥,學生把做作業當成是一種任務來完成。學生由于缺乏做作業的激情,抄襲他人作業等現象屢禁不止,師生苦不堪言。怎么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作業中去呢?

首先,作業的題目要有“新鮮”感、多樣化,要像精美的包裝一樣去吸引學生的第一注意。作業的題目設計要盡量充滿教師對學生的愛。如根據不同的內容,題目設計為“你來當醫生”、“比比看”、“你能行”、“你來當教練”等等,用這些親切并帶有激勵情感的語言,便會一下子縮短教與學的感情距離,解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其次,作業中可適度增加學生動手的小實驗及實踐活動。如寫調查報告、辦生物手抄報等,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使作業形式豐富多彩,活起來。第三,作業除獨立完成外,可通過討論分組合作等形式完成。討論可使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分析作業內容,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分組合作可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愉悅和好處,增強合作意識,發揮群體優勢。第四,作業可分為必做或選做兩種,既要依課本內容,有要看學生的志趣指向,盡量讓每一位學生在作業中擁有一片自由的“空間”。

作業的內容要“留情”

傳統的作業內容絕大多數為書面作業,內容機械地重復于課本,如概念抄寫、每課一練、基礎訓練、單元練習等,雖然在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形式單一,學生做此類作業往往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的學習志趣被埋沒,創造潛能未能發揮。要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熱情,如果我們只靠作業的外在形式去吸引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注重豐富作業的內容,緊緊抓住并留住“那份珍貴的情感”。作業內容“留情”的設計可體現在下列原則下:

1.作業的內容要有趣味性。豐富多彩的生物界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直觀有趣材料,布置學生做實踐性作業,開闊學生視野,陶冶情操,從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組織各種競賽活動,布置學生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手段搜集整理有關生物學材料,舉行看誰知道得多的比賽,舉辦讓學生為學校設計植物園、生物綠色長廊的評比活動等,激發了學生的斗志,進而發展成為學習的興趣。

2.作業的內容要有實效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將學得的知識運用于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取得成效,就會產生“收獲”后的喜悅,學習的情感就會更加濃厚。首先,作業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越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越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產生較強的感情體驗。如學習營養成分后,讓每一位學生為自己或父母設計一份科學、實用的營養早餐(或午餐);學習神經調節后,布置學生制定一份科學的作息時間表;分析考生考前挑燈夜戰的弊端等。其次,作業內容要與社會實踐相聯系。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積極實踐,在實踐中體驗成功與失敗,錘煉意志。如學習植物分類后,布置學生分組在校園內為植物掛牌,他們為了展示本組的實力,查閱資料,精心設計,并在花草旁邊設計上警言警語,美化了校園,增強了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看到微風中搖曳的植物掛牌,他們的心中就會無比自豪。

作業的評價要“多情”

評價作業作為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其終極目的在于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在作業評價中從評價的內容到語言形式,都應體現出激勵的特點。教師要通過科學評價去點燃學生的希望之光,使評價成為激勵學生成長的推動力。評價時,要對學生切準脈搏,給予厚望,寓以深情,才能打動學生的心,激活學生的情,才能讓冷冰冰的分數、批語“多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