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體適能教育理念論文
時間:2022-05-22 03:18:12
導語:健美操體適能教育理念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健康體適能教育理念的理論內涵
“體適能”(PhysicalFitness)的興起源自于美國,其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理解認為體適能是身體的一種適應能力,涵蓋了人體對外界環境、疾病抵抗及人體自身器官對內部環境變化的一種適應能力;狹義的理解分為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兩種,其中,健康體適能與我們的生活水平及狀態息息相關,它被定義為身體具備一定的精神和活力,足以完成日常勞作,能夠在享受閑暇生活及應對突發事件的同時而不至于過于疲憊。由此可見,健康體適能是人們保持正常生活及工作狀態的一種最為基本的能力,它從生命質量的視角探討人們保持健康體適能的意義所在,探討生命質量與健康體適能和運動行為的關系。通過查閱文獻,得出健康體適能包括五個影響因素,即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韌性和身體成分。
2實驗方案設計
2.1實驗目的
健康體適能教育,貴在引導。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在以往公共體育健美操選項課的已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健康體適能理論的教學及與體適能相關的運動實踐教學,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力求達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養成終身體育行為的目的。
2.2實驗對象
本研究隨機抽取江西中醫藥大學2013級女生60名,平均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為實驗組,在教學實驗過程中融入健康體適能理念進行教學;另一組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技能傳授的方式進行教學。
2.3實驗時間
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利用18周課堂教學時間,每周2學時,1學時45分鐘;在實驗前一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健康體適能各項指標的初測及體育鍛煉行為及意識的初測,在實驗的最后一周進行健康體適能各項指標的復測、健美操技能水平測試和體育鍛煉行為及意識的復測。
2.4實驗內容及步驟、方法
2.4.1實驗前測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問卷”板塊,對60名被測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行為、健康體適能的認知情況、終身體育意識等相關內容進行測試;對健康體適能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韌性和身體成分五項指標進行實驗前測,其中心肺功能測試指標采用800米耐久跑,肌肉力量測試指標采用握力,肌肉耐力測試指標采用一分鐘仰臥起坐,柔韌性測試指標采用坐位體前屈,身體成分的測試方法是直接利用身體成分分析儀進行測試,并選取體脂百分比作為測試指標。通過調查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的60位同學無論是在體育鍛煉行為及意識等方面,還是體適能的相關測試指標上均無顯著性差異,為實驗的進行奠定了基礎。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舉實驗數據。
2.4.2實驗實施
1)實驗組的教學內容、步驟與方法。實驗組的授課內容一共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理論知識,另一部分為實踐技能。
(1)理論知識部分:以網絡教學平臺為媒介分階段地教授給學生,主要內容有:①健康體適能理論知識、快樂體育的內涵及意義、終身體育的內涵及意義、科學健身方法等;②健美操基礎理論知識及技術動作分析等。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在線學習,并定期布置作業,匯總學生的學習心得、感受等。此部分主要依靠課下的業余時間進行學習。要求學生每周至少三次登陸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在線學習,并積極與教師及其他同學交流互動。
(2)實踐技能部分:通過體育課堂教師的教學傳授給學生,主要內容有:①健美操實踐技能,以第三套大眾健美操等級鍛煉標準一級、二級為主;②健康體適能測試指標,健美操課堂兼以提高健康體適能為教學目標,穿插健康體適能五項測試指標內容的素質練習,并通過游戲、比賽等方式進行,用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并加強師生互動,結合健美操的運動特點和學生自身情況,制定運動處方進行教學。
2)對照組的教學內容、步驟與方法。對照組的健美操教學按照體育教師平時一貫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以大眾健美操一級、二級的技術動作教學為主,學生學習和鍛煉的時間僅限于課堂教學。
2.4.3實驗過程控制
在實驗前對所有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行為習慣及意識等和健康體適能指標的測試,檢驗兩組學生沒有顯著性差異而進入實驗過程之中。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均由同一教師進行教學,其中對照組按照以往技能傳授的教學方法授課,實驗組在教學中兼以提高健康體適能為教學目標,結合健美操的運動特點、自身情況制定運動處方進行教學,并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實驗組同學提供課余時間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實驗結束后,對兩個班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及意識、五項健康體適能指標以及健美操的理論和技能成績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最后采用總體評價的結果對健康體適能在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研究的效果進行檢驗。
2.4.4實驗后測
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后體育鍛煉行為與意識方面的變化進行對比研究,不僅包括每組實驗前后的問卷測試數據的對比,也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后測試數據的對比研究。此外,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的大眾健美操二級技能水平進行測試與對比,并進行五項體適能指標的成績對比。
3實驗結果與分析
3.1實驗組實驗前后體育鍛煉行為、意識等方面的變化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歡程度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學生收獲到了快樂,說明將健康體適能應用于體育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愉快地進行體育鍛煉。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自主性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并且在課堂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都明顯的多起來。說明新的教學方法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此外,學生對健康體適能的了解也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刻),終身體育意識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3.2體適能指標測試情況
實驗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800米耐久跑、握力、一分鐘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體脂百分比這五項體適能指標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韌性和體脂百分比五項指標均達到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說明融入體適能教學理念的體育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適能表現,相對傳統教學更加注重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培養。
3.3健美操技術水平情況
在本學期教學任務完成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了大眾健美操二級等級套路的測試。按照統一的大眾健美操等級套路評分因素及標準進行,由同一教師進行評定,控制測試的影響因素,保證測試的有效性,測試結果如下:實驗后實驗班女生健美操成績平均值為83.57分,比對照班高出3.39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表明健康體適能在健美操教學中運用能有效地促進健美操技能的學習與提高。通過大學健美操課程結合運用健康體適能教育理念的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的五項健康體適能指標均有了顯著性提高,且健美操技能的學習效果比對照班好,說明健康體適能在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是可行的。這種教學理念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健康體適能水平,使之更具有健美操學習的適應能力,而且健康體適能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健美操技能。
作者:鄒業兵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體育教學部
- 上一篇:大學終身體育教育論文
- 下一篇:幼兒數學蒙氏教育理念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