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結構優化論文

時間:2022-07-08 11:07:51

導語: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結構優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結構優化論文

一、高校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結構優化的重要性

隨著高校辦學理念的轉變,教師隊伍的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校要實現培養人才的目標,就必須要凝聚一大批能夠營造優良教風、校風的帶頭人。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截至2013年12月,我校共有專任教師2851名,其中2153人具有博士學位,約22%具有海外博士學位。45歲以下教師和45歲以下具有高級職稱教師所占專任教師比例分別為55.8%和29.6%。青年教師及青年海歸教師逐漸成為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目前上海交通大學約有170余個院系黨支部,占全校教工支部的六成。這些黨支部中70%又為以教學科研為紐帶的支部,該類型黨支部主要依托于系、教研室、實驗中心,科研一線的專任教師往往是支部的主要成員和骨干。他們占到專任教師總數的40%左右。因此教師黨員作為教師隊伍中的先進分子,優化高校教師黨員隊伍,尤其是科研一線的骨干教師黨員隊伍,對加強高校黨員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發展青年教師入黨,優化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結構,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當前,高校教師隊伍已進入新老交替的高峰期,青年教師逐漸成為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隊伍的主體。隨著學校改革向縱深推進,匯聚著大批“海歸”骨干教師的創新平臺、研究所、課題組、項目組、學術團隊等各類新興學術科研組織開始涌現和成長,成為上海交大學術實力的支撐力量,并將逐漸成為學校未來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生力軍。在這批青年骨干教師尤其是海歸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無疑能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為高校黨員隊伍不斷補充新鮮血液,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提高高校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

(二)發展青年教師入黨,優化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結構,是加強教師管理,實踐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高校是由教師來完成“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在高校青年中發展黨員,尤其是海歸青年教師,不但能激勵青年教師在思想、政治和業務等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教學和科研中做出更大貢獻,成為能適應新世紀新任務要求的后備人才;而且能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在政治上、思想上感染青年學生,擴大和加深黨在廣大學生中的影響。青年教師是教學、科研的生力軍,更是主力軍,應該不斷提升能力素養,在廣闊的業務平臺上激發活力,開拓思路,學習貫徹五四講話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

二、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好,他們中絕大多數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敬業精神,具有積極的開拓創新精神。然而隨著經濟轉型、社會轉軌和辦學環境的一系列重大變化,給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優化也帶來了沖擊和嚴峻的考驗,這支隊伍的發展和優化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一)基層組織措施不得力

目前有些高校黨組織把黨建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學生群體,將高校發展黨員工作等同于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對在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的重要性、緊迫感認識不足。盡管近年來高校黨建在制度和措施上都取得較大進步,但是與不斷更新的管理制度和較為剛性的執行力而言,高校黨員教師的黨建制度顯得彈性有余而剛性不足;另外基層組織生活形式呆板,內容單一,缺乏親和力,由此削弱了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吸引力并直接挫傷了青年教師的入黨積極性。

(二)理想信念震蕩

理想信念是最高的人生價值追求,理想信念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了共同的價值目標。然而由于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響,加之社會主義發展受到挫折的影響,使得個別青年教師尤其是高知識結構群體的信念產生動搖,淡化了對理想的追求,甚至對一直追求的理想產生了疑慮和困惑。

(三)價值取向傾斜和職業道德滑坡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和動力,是改變命運的源泉,只有正確的思想才會產生積極的行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主體意識增強,但其負面效應又會誘發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實用主義和拜金主義等消極思想,從而影響青年教師的價值觀,導致部分青年教師政治觀念淡化和職業道德的滑坡。

三、優化高校青年教師黨員隊伍結構的幾點思考

(一)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

高校基層黨支部是黨在高校的全部工作的基礎,處于高校工作的第一線,其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廣大黨員,需要每一個黨員在自己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從而形成一面旗,帶動一大片。整頓軟弱散漫的黨支部,轉換提升先進黨支部,是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效的關鍵。必須按照《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增強基層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完善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的體制機制。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我校制定實施《上海交通大學教師(職工)黨支部建設條例》、《上海交通大學教師(職工)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條例》。完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各二級單位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黨建工作會議,總結工作,交流表彰;每學期對黨支部的工作進行一次專題研究;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黨委(黨總支)委員會,教師黨支部書記列席,研究討論通報本單位重要事項,確定各單位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主題等。完善基層黨務公開制度,促進公開承諾、上級點評、群眾評議等工作規范化、長效化。在基層黨支部書記素質提升方面,必須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緊緊圍繞教學科研中心任務,提倡黨支部書記與行政負責人、科研團隊負責人交叉任職,提高黨支部書記參與討論決定本單位本部門重要事項的力度。抓好黨支部書記培訓,黨校每三年對教工黨支部書記進行輪訓一次,對新任黨支部書記半年內完成任職培訓,提高黨支部書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拓展黨支部書記職業發展空間,把黨支部書記隊伍納入后備干部隊伍建設。

(二)提高黨員發展質量

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我校從總體思路、黨員發展、黨員管理、黨員處置四個部分出臺了《關于加強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相關提示》。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始終把黨員發展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加強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建設,重視將科研骨干、學術帶頭人、留學歸國人員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一般而言,青年教師特別是青年“海歸”教師在思想上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的事業心比較強,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強烈,不喜歡隨波逐流,不喜歡被人左右,崇尚自由和獨立,注重業務進步,對于政治缺乏足夠的熱情。因此,必須結合他們自身的特點來創新培養教育方式。針對他們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要主動出擊,經常性地上門和他們促膝談心,傾聽他們對學校、學院發展的認識和想法,思想上引導、工作上關心、生活上幫助,使他們切身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主動幫助和引導青年教師向黨組織靠攏,把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堅持教師科研的青年教師列為重點培養對象,由黨性觀念強、業務水平高、在青年教師中有影響的黨員專家教授和黨員領導干部加強聯系培養。采取支部書記、支委和老黨員與院青年教師特別是青年“海歸”教師建立一對一的培養模式,全程跟蹤其思想、工作、家庭等,以“發展一個,鼓舞一群;發展一人,帶動一片”為目標,使青年教師特別是青年“海歸”教師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及時把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入黨。

(三)結合高校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

上海交通大學最明顯的優勢在于因其處在中國大學科學研究的前沿,處于基層的各學院黨支部尤其是學科團隊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學歷高、青年黨員比例高、甚至在有些黨支部海外歸來教師黨員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他們在科學研究的最前線并承擔了學校主要的教學科研工作,并逐漸成為學校科研的骨干和中堅力量。為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支部建設,自2010年以來我校啟動了以“教學改革、科技攻關、管理創新”三大引領行動為導向的組織主題生活案例創建活動。實施科技攻關引領行動,著力打造科研高地,這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標志。緊緊圍繞科研中心任務,改革科研組織模式,在學科團隊上建立黨支部,引導黨員爭當學術尖兵,改變過去分散、封閉、單兵作戰的不足,形成以黨組織和黨員為主體組織大團隊、攻克大項目的生動局面。結合科研實際,以黨支部之間結對子的方式,“醫工結合”“理工結合”,在交叉學科領域開展交流共建。以“感興趣的、正在做的、關心的、需要的”作為活動的結合點與著力點,增強凝聚力,建立事業發展的引領平臺,激發廣大青年教師黨員的積極性和熱情,促進基層組織的工作提升,讓科技攻關、服務國家成為教師黨員的自覺行為。

作者:王玲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經營性資產管理辦公室工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