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吏治腐敗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23 03:37:00

導語:清朝吏治腐敗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清朝吏治腐敗探究論文

摘要近代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不僅領導了禁煙運動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而且開啟了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河,提出了“師夷長技”的思想。但由于清朝吏治腐敗注定了林則徐的悲劇結局。

關鍵詞禁煙師夷長技

提到林則徐稍有點中國近代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他領導了中國人民的偉大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領導禁煙運動的林則徐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如果近代史知識再多一點,還會知道林則徐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這樣一位干國忠良怎么落得被充軍發配的下場呢?又怎樣從他的被充軍反映出清朝的吏治腐敗呢?

一、禁煙

十九世紀中期的中國,在政治上雖仍處于封建專制統治之下,但是封建社會即將走到盡頭;在經濟上,產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由于受到占統治地位的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以及歷代統治者奉行的“重農抑商”政策的壓制,正在緩慢地發展著;在對外關系上,極力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企圖割斷與世界的聯系,繼續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然而,此時英國已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法美緊隨其后,為奪取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加緊對外進行侵略擴張。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國弱民窮的中國成為他們理想的對象,但由于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西方國家的商品在中國銷路不暢。從1781年到1790年中國賣給英國的茶葉的總值為九千六百多萬銀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國賣給中國的貨物的總值僅為一千六百多萬銀元,只及茶價的六分之一。①為扭轉貿易逆差,英國殖民者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他們賄賂清政府官員充當鴉片走私的保護傘,有的官員還直接參與走私。廣州水師巡船“每月受規銀三萬六千兩,放私入口”。水師副將韓肇慶專門護送走私,走私鴉片干脆由水師包辦運輸,每萬箱抽數百箱報功。韓肇慶竟因此“保擢總兵,賞戴孔雀翎”。福建水師居然全靠協辦走私鴉片為業,甚至“夷船之鴉片一時不能進口往往寄頓于炮臺附近”。浙江官軍也不甘落后??梢?,鴉片走私發展成為由軍隊參與的武裝押運儲存販賣的巨大的走私網。英國政府藍皮書稱:“在過去二十年中,中國高級官吏與政府人員,對于走私鴉片的默許,前任和現任巡撫都從中取利,聽說北京的軍機處也暗中允許”,“他們縱容煙販從外國船上取走鴉片,有時甚至將官船借以轉運”。在軍隊官吏的保護下,鴉片公開走私。致使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從1799年的4000多箱激增到1839年的40200箱。增長了10倍之多。②造成中國白銀大量外流。“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年~1831年),歲漏銀一千七八百萬兩。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年~1834年)歲漏銀二千余萬兩,自道光十四年至今(即1838年)漸漏至三千余萬兩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東天津各??诤现鄶登в嗳f兩”。③為了維護民族利益和清朝統治,當林則徐向道光帝提出禁煙主張時,清政府內部引起巨大的爭論,遭到以軍機大臣穆彰阿和直隸總督琦善為首的官員的反對。如果他們也是從民族利益出發那么他們的爭論尚屬政見的不同,但事實上并非如此,他們之所以反對就連道光帝也認為他們是鴉片走私的最大的受益者。如果鴉片走私一旦被禁止,他們將失去巨額財富。但是由于道光帝支持林則徐禁煙,他們也只好暗中作梗俟機報復落井下石了。他們為了一己之私不惜用民族的利益去換取,可見當時清朝的吏治是多么的腐敗。難怪馬克思也在當時的報紙上發表評論說:“那些縱容鴉片走私聚斂私財的官吏的貪污行為,都逐漸腐蝕著這個廣大的國家機器的各部分之間的唯一精神聯系?!碑斀裰袊趷簞萘χ栽酱蛟讲?。竟和當初鴉片走私驚人的相似。這難道與某些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權錢交易沒有關系嗎?這些官員自甘沉淪喪失了人民公仆的起碼的尊嚴,死心塌地地充當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執法機關一旦要對黑惡勢力采取行動,他們就通風報信使行動落空。這類事件在現實生活和影視作品中我們已經見得不少了。因此要徹底鏟除黑惡勢力,必須撕破他們的保護傘,清除腐敗分子。還社會一片藍天,還人民一個安寧。二、師夷長技

鴉片戰爭前的清朝依舊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皇帝和多數大臣閉目塞聽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時代的變化。早在乾隆時期英國派使者馬戛爾尼到中國商討通商事宜。馬戛爾尼邀請大將軍福安康觀看他的衛隊演習歐洲新式的火器操法,福安康卻冷淡地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法諒來沒有什么希奇!”正是由于長期以來清朝統治集團虛驕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況,所以到鴉片戰爭爆發以后,清朝統治集團對敵情的無知達到了驚人的地步,中英交戰兩年了,道光帝還不知道英國在何方。他派人審問英俘竟提出這樣的問題:“究竟該國地方周圍幾許?”“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可通?”“與俄羅斯是否接壤?”④清政府就是在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況下同英國進行較量的。林則徐率先從虛驕自大的狀態中驚醒,在廣州主持禁煙期間,設立譯館將“所得夷書就地翻譯”,還組織編譯出《各國律例》和《四洲志》直接為抗英斗爭服務,在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積極仿制西方戰艦還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遭到了頑固派的攻擊和滿清貴族的猜忌。清入關后為了確立對全國的統治,平息漢人的抵抗,開始籠絡漢人上層為其統治服務但對漢人又保持高度的戒備心理和排斥,阻止漢人的權力太重,為此,清政府實行“滿漢雙制”。所以當林則徐提出“師夷長技”時,如不加以阻止,就勢必提高林則徐的聲望,很多不滿于清朝統治現狀的漢人,就會聚集在林則徐的周圍而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這是滿清貴族最不愿意和最害怕的結果。還有林則徐提出的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由于林則徐已經設法購買了英制大炮,又從美國商人手里購買了一艘英國制造的商船并改造成為一只戰艦,接著又捐資仿制兩艘歐式雙桅戰艦,還搜集并繪制了多種新式戰艦圖樣交給工匠研制。⑤這說明林則徐在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主張的同時,已經著手前期的準備工作了,他的這一主張一經道光帝批準,大清國的新式海軍即告問世,國防狀況也因之而改變。那么,林則徐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滿清貴族的權力將會受到漢人集團的有力挑戰。這當然更是滿清貴族和一些別有用心的漢人官僚不希望的,所以他們瘋狂地跳起來進行阻撓以一己之私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顧。清政府的吏治腐敗昭然若揭。

可見不論是“禁煙”還是“師夷長技”都極大地觸犯了貪官污吏和頑固守舊勢力的既得利益,他們俟機報復妄圖置林則徐于死地而后快。林則徐在禁煙的同時在軍事上做好痛擊英國殖民者的充分準備,所以,鴉片戰爭爆發后英國侵略者在廣東海面并未撈到便宜,就沿海北犯,到達天津白河口。負責京畿安全的直隸總督琦善既沒有做任何的戰前準備,更沒有率部抵抗。而是在道光帝面前進讒言。當他同英軍談判時,不是據理力爭而是向英國侵略者保證:只要英軍退回廣東,清政府一定嚴懲林則徐。不久道光帝將林則徐革職查辦充軍伊犁。

參考文獻

1.牟安世著.鴉片戰爭.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2.齊思和,林樹惠,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神州國光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