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學融入初中歷史課堂思考

時間:2022-10-23 08:42:03

導語:情感教學融入初中歷史課堂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感教學融入初中歷史課堂思考

【摘要】新的歷史時期下,初中歷史教學有了新的要求,越來越重視教學的責任和和諧,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求越來越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情感教學融入初中歷史教學中,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因此,筆者先簡單介紹情感教學的內涵,接著介紹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的意義,再對如何運用情感教學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感教學;教學

歷史的作用是記錄過去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的事件。若老師能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新時期下,初中歷史課改要求高度注重學生的情感,重點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情感,關心學生的情感生活和體驗。初中歷史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便是實施情感教學。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具有了更加現實的意義。

一、實施情感教學的內涵

人受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心理反應稱作情感,例如人的喜、怒、愛、恨等。它能反映出人對現實世界的各種事物的不同態度和體驗。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情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情感教學說的是老師在講課過程中,以調動、激發學生的情感來促進教學的效果。它具體有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老師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講課中,并引領學生加入到當時的情景之中,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順利地進行教學任務。二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作為學生,我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使自己能夠融入當時的情景,要認真解讀歷史事件,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得到提高。情感教學的根本含義就是說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完成教學的同時,要發揮積極的情感因素,達成教學目標。

二、實施情感教學的意義

1.情感教學的必要性。學生學習和掌握歷史的重要意義在于能在講課過程中融入情感教學。第一,歷史作為一門人文科學,涉及范圍特別廣泛。為此,在課堂上融入情感教學,對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興趣具有重大意義,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具有重大意義。第二,在學生對歷史人物和事件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之后,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作出正確的判斷,對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2.情感教學的意義。在初中歷史講課中融入情感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但可以消除講課過程中的枯燥、乏味,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對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給予幫助,做出正確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評價,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3.情感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我們要從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感知開始,對歷史課堂實施情感教學。與此同時,學生便開始了思考的過程,要分清重點和難點。難點在于在明確考點、掌握熱點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容易混淆的地方。由于中考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內容多,所以,老師要學會從學生認知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難點問題上多下功夫,多花時間。

三、如何在課堂中運用情感教學

1.要充分挖掘素材。(1)挖掘教材。老師應該重點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創造當時的歷史氛圍,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肢體,對不同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情感的表達,使學生充分感受當時的歷史情境。老師在給學生講課的同時,要給學生傳授情感的信息。老師要在拉開教學情感的課堂序幕的同時,把握學生的情感脈絡,重點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此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水平實施不同的鼓勵,并創造平等和諧的氛圍。只有老師自身投入了情感,進入當時的角色了,才能感染學生,帶動學生投入情感。(2)運用多媒體。在講課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多個輔助教學的工具。如,講鴉片戰爭時,可以播放相關的電影,再現當時的歷史情景,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通過展示實物、播放錄音等方式更直觀、更具有效果的方式表達出來,以此來增強教學的效果。2.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1)加強課堂氣氛。課堂氣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老師在講課中應該起到表率的作用,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打動學生,和學生產生相同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帶領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例如,老師在講三國演義時期時,可以通過講其中的故事,帶領學生學習當時的人物和環境。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掌握知識,加強對事件的學習。與此同時,老師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來加強課堂的氣氛,達到良好的學習和教學效果。(2)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生常常對老師產生懼怕的心理,并盲目地崇拜老師,認為老師講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為此,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盲目地服從。除此之外,有的老師沒有把握好師生平等的觀念,一直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很少將情感教學代入課堂。為此,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課上,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經常與老師溝通、交流。課下,老師也要和學生經常互動,與學生一起進行學習和探討,盡量保持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歷史的學習,做到對本學科和學生的熱愛。例如,教學態度要做到平易近人,語言要親切感人,勤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給那些內向的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3.有效地進行教學評價。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要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為此,我們要轉變原有的評價標準,不再只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增加對學生態度情感等方面的評價。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尊心比較強,特別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為此,老師在教育評價學生時,要以鼓勵為主,多評價學生積極的一面,來滿足學生的自尊心。進行批評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朝著某一方向努力。假如一位學生在作答時,答案跑偏了,老師就可以說:“這位同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答案嗎”,如此維護了這位同學尊嚴的同時,也讓他認識到自己的答案還存在不足之處。學生不會因為自己答錯而受到同學的取笑,更不會影響他學習的積極性。4.多種教學方法結合運用。為了加強情感的滲透,我們要恰當地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講課、多媒體教學、談心、現場教學等。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電化教學,它不僅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加以改變,還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更重要的是能使歷史人物和事件形象地再現出來。這樣一來能感染學生,二來能培養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另外,老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的角度考慮,通過歌唱祖國,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這樣做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課堂的氛圍,還能加深對教學內容的深化,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講《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在講火燒圓明園之前,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看圓明園被燒之前的壯麗景觀,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圓明園對我國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圓明園的建筑藝術,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讓學生看火燒圓明園的電影時,不斷強調侵華者對圓明園的毀壞和搶奪。接著讓學生看圓明園被毀后的慘烈現場,以使學生對這段屈史產生深刻的印象。最后,再組織學生討論列強這樣做的原因,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得到,情感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的目的不但要發展學生的認識,還要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提高。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應該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多方面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和健康。只有做到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

作者:韓雪女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丹城實驗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陳丹.新課程中初中歷史情境式教學的實踐研究教育管理[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蔣曉丹.巧設情境,放飛夢想———論初中歷史情境教學[J].考試周刊,2015,(94).

[3]丁國明.對初中歷史探究性教學法的再認識[J].南北橋,2013,(10).

[4]聶倩.初中歷史探究性教學實踐淺析[J].教育藝術,2014,(1).

[5]唐福田.淺析初中歷史情感教育的現狀與策略[J].才智,2016.

[6]魏福莉.利用當地歷史資源助推初中歷史情感教育的三條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