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結構分析與舉措

時間:2022-12-06 05:42:33

導語:貿易結構分析與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結構分析與舉措

本文作者:劉明工作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當一個國家出口具有優勢的產品而進口本國不具有優勢的產品時,進口貿易可以帶來貿易利益。進口對經濟增長的促進大致是由于進口國獲得更好的中間產品、外國企業加入進口國當地的競爭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而產生的。勞倫斯和溫斯坦通過對日本等國家的相關數據的實證分析,認為全要素生產率與進口額之間有正相關關系,并指出進口促進經濟增長是通過國際競爭的加強以及獲得更好的中間產品來實現的。貿易與產業結構水平是相伴隨的,貿易是否能夠經常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產生有利的影響是同貿易是否能使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順利轉變或調整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的。根據庫茨涅茨的觀點,經濟的增長應該由總量增加而導致的生產結構的變化而生。有研究認為進口通過進口商品結構合理化促使產業結構優化,進而使得經濟增長。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包含產業結構優化、制度創新、技術進步、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進口貿易在不同程度上為全要素生產率提供了增長條件。無論進口制成品或中間產品中包含的技術和R&D投入、生產管理方式和制度創新都為進口國提供了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加快了進口國生產的進步和產業結構改善,進而推動經濟增長。

進口國內部生產劣勢集中表現在進口商品結構上。由于生產成本限制或資源短缺不能滿足需求,進口可以滿足市場對商品的需求,溢出和學習使得進口帶來額外效益,對相應的商品的進口意愿產生就是自然的。貿易總量與貿易結構在宏觀和微觀方面與經濟變化密切相關。多年來上海市年進出口總額呈現出較好的增長勢態,見圖1,尤其是在近幾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和需求不旺的影響下,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進出口規模不斷增加,進口增長速度滯后于出口增長(本文中所有數據來源為上海統計年鑒、上海海關統計數據)。上海重點進口來源地已經基本形成,新興來源地尚有可拓展的空間。表1顯示上海進口貿易伙伴主要集中于亞洲和歐美地區的發達國家。亞洲占了上海市進口額50%以上,位于東亞的我國臺灣省、日本、韓國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勢;其次是歐洲地區和美洲;大洋洲、非洲地區的進口占比很小,且年度貿易額變化較大。上海的貿易方式結構現狀圖2顯示上海關區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口都呈現出迅速增長趨勢,近年的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高于加工貿易總額。上海企業承接加工貿易訂單能力較強,加工貿易仍然占據對外貿易的重要地位。上海外商投資企業的占據對外貿易絕對優勢。圖3顯示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金額占比遠遠超出總量的一半,外商擁有國外的市場和銷售渠道能力較強,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長較慢,集體和私營企業的進出口能力明顯增強。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等商品的進口使得進口國分享創新與技術進步的利益,提高生產效率;通過溢出和模仿,改善進口國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進口也將國外優勢企業的競爭引入了國內,迫使國內企業不得不改善生產效率,提高競爭力。圖4和圖5顯示近三年上海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平穩。從一個側面反映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良好。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業中,企業對外部的原材料、設備等需求較大。圖6顯示服裝及衣著用品、鉆石和手表等消費品進口金額增長顯著,市場對此類商品的需求比較旺盛。應注意市場需求的變化,抓住發展時尚產業的良好時機。表2顯示2011年在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帶動下,鐵礦砂、初級形狀塑料、成品油、煤、鋼材、紙漿、廢紙、未鍛造的銅及銅材等進口量居前的商品中,進口平均價格漲幅明顯。在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波動的壓力下,近年來各類商品的進口情況仍然表現出增長狀況。圖7顯示有色金屬和金屬礦石進口增長比較明顯。其中,上海銅的進口數量和增長居首。圖8顯示能源類商品進口自2009年快速恢復,表現出地區經濟對能源的旺盛需求。

建設和完善進口貿易的組織體系和服務體系參照出口促進體系,建立起完善、高效的進口貿易促進體系。改變重出口輕進口的思維方式,制定促進進口貿易發展規劃和政策,協調政府各部門間的管理工作,積極處理進口貿易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營造良好的貿易環境。完善進口貿易服務系統,包括國際航運、貨代、租賃、報關、倉儲、配送以及商業批發等現代物流業;會計、審計、律師等服務業;銀行、保險等金融服務行業。把握國際交易規則,減少進口重要商品的貿易風險要認真研究和熟悉國際交易的規則和特點,主動參與國際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活動;逐步提高國內商品交易所影響力,改善在大宗商品貿易中的被動情況。要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實行多元化戰略,建立能源和資源商品的儲備機制。搭建進口貿易平臺,努力成為國際文化時尚商業中心積極發揮上海的商貿、機制、港口、產業等優勢,充分發揮保稅區的功能,積極搭建進口貿易平臺,不斷創新進口貿易交易模式,建設與完善重要商品的進口貿易的集散基地或中轉基地。結合上海在亞洲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加強與國內4.績效結果應用主題及目的。以績效結果應用為主題的階段,想要達到的目的是實行不同崗位的績效改進及結果應用。這部分的授課過程中,先由主講教師明確績效結果應用的內容后,分別就規劃專員、招聘專員、培訓專員、薪酬福利專員不同崗位績效改進及結果應用進行案例匯演。各專業老師有重點地配合主講教師完成以上授課內容。自導自演的匯演形式,既新奇,也使學生的潛能得以開發、個性得以張揚,創新精神得到提升,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學習充滿了創意色彩。綜之,通過績效管理這門課的講授實踐,我們探索出了以提煉不同學科中具有內在邏輯和價值關聯的教學內容為重點,以績效管理的單元任務目標為主題,以在同一時間段內幾位教師共同組織教學為組織形式的一種聯動式教學模式。培養———鍛造出研究型教師隊伍1.課題研究中鍛造了一支優良的教師科研隊伍。我課題組的幾位老師,其專業背景各不相同,不同教師掌握著不同的學術資源,他們的求學歷程、知識經驗、智慧水平、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均存在差異,有著鮮明的個人特征,通過交流,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完善原有的知識體系并產生新的思想。通過在真實情境中的互動,教師不僅能了解大量的顯性知識,而且往往能建構豐富的、深藏的、非系統性、緘默性的知識??梢哉f,知識的建構是發生在與他人交往的環境中,是社會合作與社會互動的結果。就實際情況來看,教師最大的援助也是來自其他教師。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出發點就是要構建教師內在、動態、開放的知識體系,使教師在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去創造、融合、共生。基于這種理念,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實踐,我課題組逐步形成并創設了多元互動的教研思路及文化,并把這種開放、融通的視角構建方式運用到學生的授課當中去加以實踐和驗證。2.課題實踐中推動了教師行為的改變,激發了教師投身教育研究的熱情。課題實施伊始,有些老師對開展“學科聯動”的實驗持觀望態度,還有的教師對實驗感到困惑、迷茫,感到有壓力。應該看到,如果教師把學科聯動看成是一種威脅,那么他們在情感上就不會接受或認可這項實驗,在行為上還可能直接抵制或消極地“應付”。為了避免出現此類問題,我們調動教師積極投身到“學科聯動”的實驗中來,讓他們通過自身經歷體驗學科聯動的成效,自覺更新觀念,改變角色,成為聯動的主動者和實踐者。我們鼓勵教師在學科聯動的過程中學會聯動,體驗聯動,并逐步打破慣常對自我的學科身份的認定和對其他學科的無知或偏見。教師用現代教育理念駕馭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其間,教師團隊創新智慧的教學、科研特色得以形成。(四)促進———提高了學生的職場競爭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是課程改革的重點,在多元聯動課程體系的實踐中,我教學團隊始終把培養學生創新、職業能力放在首位。注重為學生營造可持續成長的環境,堅持激發興趣、全面發展;培養創新意識、綜合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