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栽培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措施

時間:2022-09-23 09:55:25

導語:蘋果栽培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蘋果栽培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措施

1靜寧縣簡介

1.1自然條件。位于黃土高原溫暖濕潤帶的半濕潤氣候帶。土壤深,滲透性好。光熱資源豐富,境內海拔2245m,平均日照時數2252h,無霜期159d,年平均降雨量423.6mm,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實著色和糖分積累。空氣和土壤污染指數小,濕度適中。靜寧縣是北方果樹最適宜的種植區。表1表示的是蘋果優勢產區氣候條件與靜寧的對照表。由表1記錄的數據可知,靜寧縣在平均氣溫,年最低氣溫,夏季均溫,與蘋果優勢產區的條件,相差不大,從而形成了靜寧縣獨特的蘋果栽培地區。1.2社會條件。靜寧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扶貧和全面推進。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政府的決策安排,促進精準脫貧和精準扶貧,2014年開展精準扶貧以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12.95萬人減少到5.9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8.85%下降到13.32%。蘋果產業發展迅速。景寧是農業部指定的國家蘋果產區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景寧被國家林業局和中國水果流通協會評為“中國蘋果之鄉”,“國家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和“國家經濟林業百強示范縣”。

2蘋果栽培管理

2.1肥水管理。蘋果栽培首先應用基肥,主要基于農家肥和有機肥,結合深翻一次性施用。施肥方法為環狀施肥法或溝狀施肥法,施肥深度為50cm;追肥,建議每年3次對蘋果園進行追肥。肥料補充氮肥和磷肥。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期之后施速效肥,主要以磷肥和鉀肥為主。在樹冠下,溝渠深15~20cm,追肥后及時倒水。最后一次追肥應在水果收獲前30d進行;葉面噴施肥一般在發芽前噴施1%尿素,在開花期噴灑0.3%硼砂,在結果前噴灑0.2%氨基酸復合肥,并在收獲前30d噴灑3%~0.5%的磷酸二氫鉀以促進著色;果園種植過程中應采用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的化肥減體積協同技術,充分利用土壤測試和配方施肥技術,結合土壤養分狀況和蘋果肥需求,根據樹齡建立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標準,優化施肥結構精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資源利用率。2.2花果管理技術。靜寧縣主栽品種為成紀1號、煙富3號等晚熟品種。在管理果園時,應及時清除過量的花卉和水果,控制負荷,保持樹木結實,增加果實,克服大小不一的現象。花序延長期每15~20cm開花,開花過度;花芽分離期離開中心芽,花少部分可留下1側芽。氣候不穩定的情況下,還可適當多留1個邊蕾。按樹齡的大小估算產量留果,常用的方法有距離法和枝果比法。在花期防凍時關注天氣預報,在冷泉之前采取熏蒸、噴水、噴霧和糖霧等措施。在園內樹體行間2m處放置瓦桶,備好煤球塊、木渣、玉米棒、秸稈等,晚上霜凍來臨之前點燃,連續數天可減輕凍害。蘋果果實的套袋應選外黃白內黑色的雙層紙袋,先用水將紙袋口浸濕,套袋時將紙袋鼓起套在果實紙的頂部將水果放在紙袋的中央,并收緊袋子的口。通過套袋,可以提高果實表面的光滑度,減少病蟲害率,減少農藥殘留和污染,提高果實的貯藏穩定性。在采摘葉子前7d取出在果盤分支附近5~8cm范圍內的剃須葉。10d后取出直立的枝條,長枝和密枝,使外周的新枝變薄。應從葉柄上除去葉子,并將采摘的葉子量控制在整棵樹葉總體積的15%~30%之內。摘葉5~6d后,選擇晴朗的下午將果實旋轉180°,并盡量貼靠樹枝或用透明膠條加以固定,這將使高水果著色指數增加約20%。

3環境保護措施

3.1蘋果栽培技術對環境的影響。在栽培的過程中,使用不當的技術或者過度栽培以及不當的栽培會對外界的自然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污染自然環境。而在栽培的過程中考慮到栽培蘋果的各項因素,利用最新的水果袋栽技術,這種技術栽培的蘋果不僅在外觀上質量極高,而且蘋果的口感也是極好,雖然這種技術的栽培效果較好,但是對于栽培的操作要求也是極高的。果農需要在果實成熟之前完成對果實的采摘,而用于包裹蘋果的包裝袋在果實摘除之后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而在栽培過程中還不得不使用束帶來使得樹木在成長的過程中樹形完好以及促進其花朵的結成,而人們普遍使用的束帶都是塑料材質的,而在使用過程中使用的塑料繩大多都會因為外界的自然原因而發生斷裂等問題。這些也直接導致了這種栽培方法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不僅如此,在對栽培植物施加肥料的過程中,很多人為了追求水果的質量會施加大量的化肥致使大量的化學物質對土壤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使其出現酸化、板結等問題,對于栽培產業的持久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塑料束帶用于樹木塑造和促進花朵,需要拉開角度,以提高產量。3.2蘋果栽培與環境保護的優化措施。3.2.1環保栽培技術。在我國四川的部分地區,果農在對果樹的栽培過程中,通過在果林使用防草布、氈墊等物品,完成了果地土壤水分的保留、防止大量雜草生長等目的,不僅滿足了果樹正常生長的基本要求,還在此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護了自然環境,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鐵樹枝或者塑料樹枝低成本、高使用率的優點來完成對果樹栽培成本的有效降低,達到利益最大化。3.2.2科學合理施肥。要達到正常施肥的目的,還要盡量減少其對土壤自然環境的污染,需要在施肥的過程中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使用有機肥料代替無機肥料,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可以通過改變土壤有機結構來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可以在有機肥料的使用過程配合使用氮、磷等化肥。通過對果樹生長的科學研究,最大化的達到使用化肥的目的,并盡量減少化肥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對于有些地方的果地已經遭到大量化肥破壞了土壤結構等問題,可以使用Be°等化學物質來對土壤的結構進行重組,并通過果地多種植物的共存改變果樹生存的自然環境。

4結語

蘋果栽培作為甘肅靜寧縣果農發家致富的主業之一,栽培面積隨著現代人們對水果的需求增加而增加,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結合先進的生產栽培技術,合理使用農藥與化肥,在增加蘋果產量的同時達到降低對甘肅靜寧縣的環境污染的目的,蘋果栽培需在保證蘋果優質優產的基礎上,保持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楊峰.矮化砧蘋果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9(2):29.

[2]符俊杰,何云芬.蘋果栽培與環境保護[J].現代園藝,2018(20):30.

[3]王田利.靜寧縣蘋果矮化密植栽培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果業信息,2017,34(4):19-20.

[4]王娟,張瑞霞.靜寧縣蘋果生產技術推廣及示范園區建設的思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0):8-9.

[5]陳榮.花牛蘋果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6):84-85,92.

作者:張和平 單位:寧縣威戎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