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28 08:11:32
導語: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以農立國,農業發展,農村建設,農民增收,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在我國的經濟管理中,農業經濟管理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經濟建設的新形勢下,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做好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是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筆者擬從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發展的趨勢入手,分析當前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農業經濟管理的問題,并據此從三個方面提出相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發展
當前,中國農村其實正走在新一輪結構性變遷的起步階段。在新一輪的農業發展過程中,要扎實抓好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經濟現代化程度的加深,我國農業面臨成本上漲,增收趨緩等突出矛盾和問題,農業經營方式轉變滯后,這給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要把握為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發展趨勢,提升農業資源配置效率,增加農村和農業的吸引力。在這一條件下,進一步分析當前農業經濟管理中問題,尋求農村經濟發展的成長空間,探尋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的策略。
一、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發展的趨勢
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對農村現代化建設而言,需要拓寬視野,用好外部力量,尤其是在城市受過現代化產業訓練后重返農村的“城歸”。事實上,隨著各種生產要素的集聚和制度利好的釋放,近年來從農村走出去的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增加,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人員流動的這一基礎上,實現農村經濟管理現代化趨勢勢必必行。此外,農村市場不斷擴大,農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對農產品的深加工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為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因此,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我國經濟管理方式和思維,是當前農村發展,農業改革中一個重要突破口。隨著農業政策的傾斜,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業勞動力向外轉移就業,仍是一個趨勢。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有有意愿、有條件的人變成農村的主要建設者。在榜樣的的帶動下,開始實現農業管理的現代化轉型,促使農產品實現標準化生產。由此可知,當城市的資本和人才以更合理的方式推動農業現代化,把更多的農業認可更平穩地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才能為中國的新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二、新農村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于農村市場經濟長期不受重視,農村尚未建立健全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和農業社會結構不相適應,導致農業經濟管理難以有效執行,難以提高農業發展的效益。除此之外,農村的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不高,難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思想意識不足,不能開拓思維,與時俱進。在實踐的工作中,有些經濟管理人員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對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不能及時研究了解;第二,有的管理人員缺乏工作責任心,工作的執行力差;第三,有些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綜合素質水平低下,難以適應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三、做好新農村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策略
(一)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鼓勵對農村有認同感的“城歸”加入農業經濟管理隊伍
經濟學家厲以寧對“城歸”寄以厚望,甚至視之為中國新的人口紅利。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約130萬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下鄉創業創新。在農村經濟管理現代化的過程中,要通過不斷培養高素質的農業經濟管理人才來完成。一方面,要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放到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位置,采取多種不同方式定期培訓,并頒發結業證書,對于在培訓中表現突出的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另一方面,提高業務人員的思想認識,增強他們的工作責任心,幫助他們樹立現代化的農村經濟管理意識。
(二)健全農村金融服務機制
政府的政策支持,要想方設法引進更多的資金,農村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發展農村金融,有利于盤活農村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吸引和招收更好高素質的農業經濟管理人才投入新農村建設當中。在農村金融的扶持下,有利于培育特色農業、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一是建立相應的合作社,支持農民自主創業。為農村自主創業人員提供金融知識培訓與技術指導,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同時加強對高風險項目的風險評估,幫助其規避風險。二是引導和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做好其符合國家新農村建設體系的產業項目。幫助農村地區構建地方龍頭產業,支持優質項目,促使農民、企業和市場三者的聯系。三是相關部門進一步給予政策上優惠,擴大農業現代化資金覆蓋面,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雖然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但我們應該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和信息化充滿信心,推動中國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管繼紅 單位: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1]徐素芬.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16:210
[2]張晶.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措施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22:199
[3]劉喜江.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5,24:16-17
[4]陳藝瑋.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02:57
[5]薛敏.淺談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J].商,2016,07:280
[6]喻維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研究[J].農技服務,2016,04:43
- 上一篇:水利建設檔案工作思考
- 下一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