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機化發展啟迪思索
時間:2022-04-15 04:05:00
導語:國外農機化發展啟迪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入20世紀以來,世界農業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業單產有了幾倍十幾倍的提高,一個農業勞動力向社會提供的農畜產品除了滿足家庭的需要外,還可滿足社會幾十人的生活需要并為社會提供了更多工業原料。在這重大變化中,除了采用農畜良種、合理施用化肥及良好灌溉技術外,使用機械替代人畜力進行農業生產,是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最重要的原因。農業機械化穩定發展了農業與畜牧業,并為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農業機械化水平和效益高低已成為衡量各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國外農業裝備的水平和特點,主要以發達國家為代表,這些發達國家在農業生產、農作物種植、土地經營規模、農民經濟收入、社會化服務體系、自然條件以及使用的農業裝備和機械化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一、美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特點
美國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促使美國在2O世紀4o年代領先世界各國最早實現了糧食生產機械化。60年代后期。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更加提高,達到了從土地耕翻、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干燥全過程機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經濟作物從種植到收獲各個環節的全面機械化。當前依然在種植業、工廠化畜禽飼養、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等方面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高度機械化水平,科學有效的管理,大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1987年美國農業勞動力人均產值達到了55300美元,是當時其他發達國家的4倍,居世界第一位。農業機械化有力地促進了美國農業的快速發展,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農產品出口大國。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凱斯•萬國公司、福特公司等大型跨國農機公司生產的農業機械生產率高,性能先進,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制造質量好,使用可靠,方便、舒適性好,為世界先進水平。在本國和世界使用廣泛,深受用戶歡迎。為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有效地利用和節約農業資源,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保持農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美國特別重視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的現代化。美國工業如機械、化肥、航空航天等方面為農業提供了大量農業機械、化肥、農用飛機等先進生產資料和裝備,使農業幾十年以來一直成為主要出口產業。美國高度重視農業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機械的推廣和使用。經過長期努力,目前實施保護性耕作(按作物殘茬覆蓋量達到30%為標準計算)的比重,大豆已達到3O—4O%、玉米25%。實際上地表作物殘茬覆蓋量小于30%而接近標準的土地耕作面積遠大于上述數。為了適應農業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需要,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凱斯•萬國公司等農機廠商,已向農業提供了大量保護性耕作用的少耕、免耕農業機械?!鼛啄?,美國在谷物聯合收割機、噴霧機、播種機等農業裝備上開始采用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監控作業等高新技術。農業出現了向精準農業方向發展的趨勢。
二、澳大利亞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特點
澳大利亞是一個人少地多的國家,農牧業發達,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澳大利亞的重要農作物為小麥、甘蔗;其次是大麥、燕麥、棉花、水稻、牧草等。澳大利亞的小麥、水稻、大麥、燕麥、牧草等作物早在1970年左右就實現了生產機械化,至今保持著高度機械化水平。甘蔗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農作物,甘蔗從農田建設、耕整地、種植、田間管理、收獲運輸、裝卸等各環節都使用機械作業,每個農業勞力年均生產甘蔗4000噸。澳大利亞的甘蔗機械化程度超過90%,其中甘蔗收獲機械化點車、重型汽車和火車運往糖廠;植保采用飛機噴施農藥和除莠劑,用大型噴灌機灌溉。澳大利亞牧業發達,全澳有農牧場l7.8萬個,其中農牧結合的2.7萬個,純牧業8.4萬個,全國耕地4680.6萬hm2~m2為公頃,),草地4250.6萬hm2。牧草和小麥輪作,圍欄放牧,通過草場改良增加載畜量。牧草從種植到收獲全部使用機械。牧草播種采用圓盤開溝播種機、免耕播種機,用機動噴霧機和農用飛機噴農藥、除草劑;牧草收獲采用收割、摟草、壓扁、打捆聯合收獲機,也有部分使用割草機、指輪或滾輪摟草機、壓捆機進行分段作業的地區。澳大利亞農業機械化的特點是:機械化程度高,廣泛采用大功率輪式拖拉機配帶寬幅,聯合作業機組進行作業,如配套施肥播種機寬達21米。
三、加拿大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特點
加拿大是一個人少地多,農牧并重的發達國家。其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產值大致相等,加拿大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馬鈴薯,畜牧業以肉牛、羊、豬為主。加拿大每一個農業勞動力年均生產的農畜產品,糧高于10萬千克,肉類高于4000千克,牛奶高于1.6萬千克。這么高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是與糧食生產及禽畜飼養高度機械化分不開的。加拿大農業機械的特點是糧食生產和畜類生產機械與設備配套成套性強,田間作業機械從拖拉機到農機具及自走式聯合收割機大部為大功率、寬幅、高效機具。這和美國的農業機械化基本相似。加拿大在農業上采用夏季休閑水土保持耕作與冬季秋雪管理的機械化作業。其耕作技術正向保護性耕作技術方向發展。適應耕作技術的變化,近年來普遍推行雙列圓盤犁和偏置式圓盤犁耕作。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使用雙翼鏟中耕機、翻轉式中耕機或雙翼桿式中耕除草機防治雜草并增施肥料。與美國的免耕法不同的是,加拿大每隔6年左右都將土壤深耕一次。深耕大多采用有壁犁,該犁既可動表層土壤又可疏松犁底層。休閑地耕作常用圓盤耙或彈齒耙,有的地塊則用聯合作業機進行一次性覆蓋鎮壓。加拿大的大草原地區采用積雪融化措施來補充旱地土壤水份。積雪的機械化管理主要是用聯合收割機形成不同茬高、用開溝犁開出積雪溝,用來將冬季降雪積存,防止大風刮出農田。春季根據需要用農用飛機或機引機械噴灑草木灰,將積雪融化,使土壤畜水增墑。加拿大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美國北部地區相近,皆屬高水平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四、法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特點
法國農業發達,為世界糧食出口大國之一,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小麥、玉米等谷物生產、畜禽飼養均已實現了全過程機械化。糧食作物從整地、播種、中耕、病蟲害防治、收獲、運輸、加工、儲存等環節均有相適用的農業機械。法國在作物育種機械和葡萄園機械方面較發達。作物育種從種床準備、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及收獲后清選、分級、包裝、包衣等有一整套機械供應,特別是種子加工廠,各種設備配套齊全,自動化程度也較高。法國的葡萄園機械,從拖拉機到配套的栽植、剪枝、整形、施肥、施藥、采收、包裝、運輸都有相適應的機械,機械化作業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葡萄采收機械每年生產量較大,也有較多出口。法國的農機企業主要有雷諾公司、麥賽•福格森公司、薩朗約翰•迪爾柴油機廠、于阿爾犁業聯合公司、圣迪洛埃拖拉機廠、史陶普手扶拖拉機廠、布朗排灌機械廠以及生產各種噴霧機、噴粉機的埃伏拉特公司等。其中如拖拉機、柴油機、聯合收割機、鏵式犁、葡萄園機械、大型噴霧噴粉機等皆為法國重要農機出口產品。
五、國外農業機械化發展給予我們的啟示
縱觀各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歷程、現狀和特點,盡管各國的社會制度不同,經濟制度各異,起步有先有后,速度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特色千差萬別,但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基本規律是相同的,各國在發展過程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推動農業機械化作用上具有共同的特征。
1.從發達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歷程看,為確保農業機械化的推行,許多國家在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都無一例外地制定保護和扶持政策,并且通過立法的形式對促進農機化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做出具體的規定,包括財政補貼、優惠貸款、減免稅收等政策,在資金、稅收、水電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都給農機化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2.經濟發達國家在短時間里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并向農業現代化發展路徑是科研先行。這些國家都建立起相當完整的農機科研、開發體系,不但國家有專門的農機科研機構,農機企業也有專門的農機科研機構。這些國家的農機科研機構不僅數量眾多、陣容龐大,科研設備亦相當先進齊備,為科研人員的研究開發創造十分良好的條件。
3.建立有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這些服務組織代表農民和農機企業利益,在推進農機化發展、反映農民要求、溝通政府與民間的聯系,以及為農民提供各類專業化服務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4.為提高本國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許多國家還制定了免費培訓的政策。通過教育和培訓,無論是農場主還是一般農民,知識都比較豐富,能夠掌握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和各種車輛的使用、維護和修理,懂得使用計算機等先進的信息和通信工具,具備環保、園藝、法律等多種學科專業知識,不僅工作質量好、工作效率高,而且由于人的素質高、修養好,眼界開闊,為生產結構調整、技術選擇和決策等提供了理論依據,克服盲目性和無計劃性,使農業生產率大大提高。
六、政策建議
1.把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建設放到工作首位。黨的十六屆二中全會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99.9%。甘蔗收獲主要采用切段式收獲,甘蔗段用大型拖的要求”,就要求我們要以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的改革和建設,要充分地認識到健全的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城鄉統籌的客觀要求。為此,我們應該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把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機構和隊伍的建設作為當前農業機械化系統的頭等大事來抓,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辯證地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積極行動起來,充分利用現有的法律和政策,通過抓一些試點,認真探索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機構建設模式和運行機制。
2.發揮每個體系的最大優勢。我國一直按專業分設推廣體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每個體系都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目前的情況下不可能進行徹底的、實質性的合并。建議,在制定政策上,要考慮每個系統的特征,發揮每個體系的最大優勢,以促進和諧發展。
3.將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列為農業機械化推廣重點。先進適用的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盡快對農業機械的購置和使用實行專項補貼,實施農業機械用油優惠政策,并對農業機械生產、銷售、使用實行減免稅政策。同時,應結合未來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大農業機械科技開發資金,組織實施重大新型農業機械產品和配套機具與技術研發。
4.建立推廣人員培訓和使用機制。應該盡快建立以下人才培訓和使用制度:一是資格認證制度,保障推廣隊伍的基本素質,在建立資格認證制度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完善推廣員的錄用和試用制度,特別是在錄用上的統考制,可以有效避免大量非專業人員充塞推廣隊伍:二是聘任制度,打破用人制度上的任命制和分配制度匕的“大鍋飯”,實現嚴格考核、競爭上崗、按崗定酬、以績付酬的機制;三是建立教育制度,對具有推廣資格的在職推廣人員,進行定期的學習、進修制度;四是建立考核制度,不定期的對具備資格、從事推廣工作的推廣人員的業務水平、職業道德進行考核、監督。
5.用好用足WTO規則允許的農業支持政策。各級政府支持農業機械化推廣,符合WTO規則中“農業支持政策”的要求。用好用足“綠箱”、“黃箱”和“藍箱”政策,可以進一步貫徹落實科教興農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加強農業機械化推廣體系建設時,要通過創新農業機械化推廣體制和服務模式,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力度,提高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
- 上一篇:現代化公路保養機械化思索
- 下一篇:花生機械栽培重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