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生態環境論文

時間:2022-05-16 11:40:54

導語:公路建設生態環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路建設生態環境論文

摘要:自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公路交通事業建設正在高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公路事業的興起,可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能方便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然而另一方面,公路的建設對大氣和生態環境也帶來了許多壞的影響,公路建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眼線的自然景觀也可能遭到破壞,一些天然的水利設施遭到損壞,施工期間工作機器產生的噪音以及施工過程中揚起的灰塵,道路運營后一些交通車輛在行走過程中排放的汽車尾氣,對大氣和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忽略的影響,由此可見,公路建設嚴重干擾我國的生態環境以及公路周圍的群眾的生活以及工作嚴重,因此,本文就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治理對策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公路建設;生態環境;影響;對策

一、公路建設施工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對植被的破壞。在公路建設的過程中,施工人員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會在公路兩側設置一些取土存土場地,材料存放場地,以及施工營地等,同時會將原來的土壤以及植被破壞,使地表裸露程度增加,增強了對風力作用以及水力作用的敏感程度,使生態環境的穩定性不斷下降,另外,施工過程中一些機械的放置也會破壞地表植被,等施工結束之后,地表漏出堅硬的巖石,再植樹也很困難,使得生態環境難以恢復,植被的破壞也可能會引起水土流失,也很難再進行植被的恢復。不可忽視的同樣還有施工現場產生的灰塵以及有害氣體,在熬制瀝青時,對附近植被的破壞就更加嚴重,同時還嚴重損害了施工人員的身體。(二)對景觀的破壞。對景觀的破壞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由于公路建設造成植被的破壞,進一步影響了景觀的美感,從而使得景觀整體結構發生變化。其次是景觀系統中景觀要素被大量增加,景觀的碎裂程度也在增加,導致新的景觀板塊出現。最后,公路的建成隔開了景觀,使得景觀一分為二。另外,一些大型的挖方填方路段處的山體植被以及自然曲線遭到了破壞,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景觀的美感。(三)對土地利用的影響。路基和料場對土地的占壓、取土石方挖毀土地、在施工時臨時占用土地等方面都可以對土地的利用產生影響,而長期的對土地進行占壓將會使土地失去原來的功能,從而影響了土地的生產制造能力,如果進行臨時利用土地也會破壞地表的植被,土壤的理化性質可能會遭到改變,在恢復土地的原有功能時比較困難,同時也會進一步影響土地的利用。(四)對水土流失的影響。降水量的多少、植被的覆蓋率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質都是影響水土流失的關鍵因素。上文中提到的公路建設對植被產生破壞,使土壤表層的抗流失能力受到影響,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會進行填挖,填挖地形雖然較為穩固,但表層土壤也十分的疏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水土流失的發生。施工過程中進行的采石采砂、臨時設施及施工便道的一些工程行為,也都影響了道路兩旁的生態系統,一方面使得土地地表形態發生改變,另一方面減小了土壤的抗蝕能力。

二、公路建設運營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運營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公路在施工過程中阻斷了人類原有的活動區域、輛的汽車尾氣影響著路邊的環境、沿線服務設施排放的污水和垃圾改變地面原有的地表徑流流向等等,這些方面都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其中公路主要阻斷的是野生動物的居住環境,公路建設經過森林內部,會使得動物的生存范圍變小,威脅著野生動物的生命,最終可能導致動物的滅絕,從古至今,公路網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野生動物的生活,小的區域沒有辦法滿足一些動物的需求,所以一些動物在要獲得充足的食物時就要進行不斷的斗爭,從而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野生動物的種類以及數量。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對于土地會進行大量的占用,不斷地發展公路周圍的工業、農業、旅游產業等等,原來的生態環境便從以往的自然環境過渡到了人造環境,另外,旅游業的發展會帶來大量的污染物,影響了道路周圍植被的生長,改變了土壤的理化性質以及通氣狀況。

三、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治理對策

(一)植被恢復對策。在修建三級以上的公路時,公路兩側應該設置美觀的綠化帶,促進安全,舒適,美麗交通環境的形成,所以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在對公路進行交付之前把綠化工作進一步做到位,根據沿線不同得環境種植不同的植被,提高綠化的成功率。(二)景觀恢復對策。道路施工的前期除了對公路進行保護性的綠化以外,對于沿線植被的恢復以及景觀的保護也不能忽視,因此,在道路施工過程的前期就要設計好合理的施工對策,規范施工行為,在公路兩側的科室范圍內禁止設置料場,在道路施工完成之后,還要對景觀進行恢復,美化周圍植被。(三)土地利用保護對策。公路在進行施工之前要充分的研究地形,根據地形的變化,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設置合理的公路路線,減少占地,尤其是耕地的破壞,珍惜土地資源,雖然修路時需要占用土地,但是通過合理的安排多方面的調查,也可以將土地的利用率做到最高,施工過程中要科學的安排便道,盡量減少新道路的開墾,減少臨時道路的修建,根據道路實際來設置合理的公路路線。(四)水土保持對策。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水土保護法,全面防治在施工過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潛在水土流失的行為,根據當地水土流失發展的特點,種植合理的植被進行防護,減少水土流失的發生。

四、小結

總而言之,高速公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對沿線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施工過程中以及運營過程中還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設立與保護環境有關的宣傳牌,提高施工人員以及公路附近居民保護環境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水平以及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石橋,曹德成.公路設計中的環境保護工作.環境與開發,2000,(2)44-45.

[2]程勝高,魚紅霞.高速公路生態環境評價的研究.環境保護,2000,(10)21-23.

作者:邢向達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