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編輯能力素養提升策略
時間:2022-02-28 05:19:57
導語:醫學編輯能力素養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醫學知識傳承的重要媒介,醫學期刊的發展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現階段,“互聯網+”滲透到各個領域,編輯出版方式、流程均發生了變化,醫學編輯從事的具體工作開始趨于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發展也使醫學期刊面臨國際化的問題,這些都對醫學編輯的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醫學編輯的能力素養,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過硬、專業能力突出的醫學編輯隊伍,成為醫學期刊急需解決的課題。系統闡述新形勢下醫學編輯需要具備的能力素養,并提出提升醫學編輯能力素養的措施與建議。
新形勢下醫學編輯需要具備的能力素
1.過硬的醫學知識。醫學編輯的工作內容主要涉及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稿等,其中,選題策劃對編輯的醫學知識提出了較高要求,倘若醫學編輯本身無法系統掌握醫學知識,自然不能對文章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準確的鑒別和篩選,導致選題策劃欠缺科學性。組稿階段則要求醫學編輯全面了解醫院發展動態、課題研究趨勢,倘若缺乏醫學知識體系的更新,自然也就無法與相關專家進行深入交流,提出的意見也往往缺乏創新性、學術性。審稿階段要求醫學編輯對文章進行初審,全面鑒別文章的實用性、創新性,保證發表文章的高質量,這就需要醫學編輯具備綜合利用專業知識、醫學科研成果的能力。編稿階段同樣要求醫學編輯掌握學術領域發展動態,并對稿件進行深入編輯與加工。醫學編輯只有掌握過硬的醫學知識,同時保持自身知識體系與時俱進,才能夠保證醫學編輯工作的順利開展。2.使用循證醫學的能力。循證醫學與傳統醫學、流行病學、統計學等均存在關聯,深入學習循證醫學知識能夠促進醫學編輯綜合素質的提升,保障醫學期刊的學術水平。醫學期刊整體質量的關鍵在于刊物文章整體的質量,醫學編輯能否對文章的科學性、統計分析的正確性進行有效把關,對醫學期刊質量影響重大。醫學編輯必須具備循證醫學的能力:其一,對臨床稿件的編輯處理需要嚴格遵循循證醫學原理,科學掌控文章質量。其二,對基礎研究稿件的編輯處理,需要綜合參考課題本身的科學性,系統檢查統計學分析準確性。其三,對存在臨床數據但沒有實施統計學方法分析,或統計學方法使用錯誤的稿件,需要引導作者進行統計學的補充或調整,保證臨床數據的可信度。現階段,很多醫學期刊存在統計學應用錯誤的問題,一些作者在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的過程中,存在計數資料、計量資料混淆使用或數據計算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對此,醫學編輯需要用循證醫學知識進行驗證,并聯系作者及時更正,提升文章和期刊的專業水平。3.使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新媒體技術對醫學編輯的信息化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醫學編輯掌握新興信息化技術,始終保持自身信息化應用能力與時俱進。科學技術與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醫學編輯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獲取信息,這就需要醫學編輯全面掌握專業的信息檢索能力、分析能力,能夠對海量信息數據進行精準篩選。一方面,醫學編輯需要掌握使用全文數據庫方法,能夠在各個數據庫中精準檢索相關文獻資料;另一方面,醫學編輯需要主動訪問各個醫學權威網站,全面掌握醫學科技最新發展動態和研究熱點。
提升醫學編輯能力素養的措施與建議
1.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則開展培訓教育。醫學編輯應當建立“金字塔”式的專業知識結構。大部分醫學編輯都接受過專業醫學知識培訓,但醫學技術呈現動態的發展趨勢,只具備基礎的專業知識遠遠不夠。一旦確定一個醫學編輯的分管領域,醫學期刊就需要對該醫學編輯進行專業領域的知識培訓,并將這種培訓滲透到醫學編輯的整個職業生涯。這就需要醫學期刊基于因材施教原則,引入多元化的分層教育模式。其一,對專業知識相對較為薄弱的新編輯,要引導其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深入學習專業醫學書籍,有效掌握疾病分類、醫學名詞等基礎性知識。如對于心血管專業的醫學編輯而言,僅僅掌握心血管專業知識還不夠,還需要系統學習實驗室診斷、影像學、病理學等知識。在系統掌握基礎知識之后,醫學期刊還應當為他們創造提升平臺,安排新編輯到各個醫院進行專科學習,嘗試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切實感受醫學知識在臨床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提升醫學編輯綜合素養。其二,在系統掌握醫學基礎知識之后,醫學編輯仍需對自身不理解的專業問題深入學習,并與相關專家進行深入交流,追求學術研究的嚴謹性、科學性。其三,醫學編輯應當虛心向作者學習,嘗試與作者深入交流,交換意見,實現與作者之間的互相學習、共同提升。醫學期刊還應建立交流平臺,幫助醫學編輯和作者順暢溝通,營造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2.要求醫學編輯有意識撰寫科技文稿。醫學編輯主動參與醫學文稿的撰寫,不僅能夠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有條件的醫學期刊,應該引導醫學編輯參與到課題研究,撰寫醫學論文或評論性文章。例如,《中華糖尿病雜志》《中華內科雜志》均制定了相關制度,要求責任編輯針對當期重點論文撰寫導讀;《中華醫學雜志》還建立了醫學科技新聞制度,要求醫學編輯將篩選出來的優秀研究成果撰寫為新聞稿,在各個大眾媒體。這些做法不但能夠有效提升期刊本身的影響力,而且能有效推動醫學科技論文成果的轉化。上述主動性訓練,能夠讓醫學編輯在撰寫文章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思維的嚴謹性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流暢性,同時能夠幫助醫學編輯更深刻、主動地思考問題,深入掌握醫學研究方面的重難點問題。3.基于醫學編輯自身努力提升社交能力。因為編輯工作繁重復雜,多數醫學編輯只是在編輯崗位中埋頭苦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與外界的交流溝通,這不僅會影響醫學編輯自身的發展,同時也不利于醫學期刊的發展。醫學編輯必須意識到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嘗試走出辦公室,努力拓展自身的人際社交圈,主動與其他醫學期刊、醫學領域人才進行深入交流,在有效提高自身信息量的同時,掌握業界發展動態。全面提高醫學編輯的社交能力,能夠讓醫學編輯與作者、專家之間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溝通,無疑也是提升醫學編輯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4.通過深度學習不斷提高醫學編輯信息素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醫學編輯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學期刊未來發展必然是多元化的,這就要求醫學編輯必須要具備融合性、綜合性的能力。比如,要想通過公眾平臺進行信息推送,醫學編輯不僅需要掌握信息整理技能,同時還需要致力于提升內容的豐富性,即信息內容推送需要堅持圖文并茂的原則,同時需要適當穿插GIF圖、視頻等。為此,醫學編輯要學習信息化技術,掌握文字編輯技能的同時,賦予信息更多的元素,突出文字的主題,提升文字科學性、趣味性,進一步提升信息、平臺以及期刊的吸引力。
醫學編輯能力素養的提升是一項系統、動態的工程,需要緊隨醫學發展動態不斷更新,以有效滿足醫學期刊發展的需求,提升醫學期刊學術質量和水平。因此,醫學編輯必須意識到提升自身能力素養的重要性,充分結合當前醫學領域的發展動態、醫學期刊的發展戰略,充分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多個方面地提高自己的醫學能力素養,從而實現醫學期刊健康有序發展,有效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