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審計中的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12-17 04:56:47

導語:房地產審計中的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房地產審計中的現狀及對策

一、房地產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的加強措施

隨著房地產行業經濟不斷發展,房地產企業逐漸成了我國企業的主體,其發展狀況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加強房地產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力度,使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以規范房地產內部工作秩序。筆者從三個方面切實分析了解決與加強房地產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的有效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制定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案。

經濟責任審計的時效性強、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為了保證審計工作制度,必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組根據房地產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特點,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確定審計方案的總體內容。然后,廣泛收集和閱讀房地產企業財務資料、內部控制制度、會議記錄綱要,通過調查房產、土地、車輛等方面信息,認真分析領導干部任職期間企業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的變動情況以把握房地產公司的運營情況,進而全面了解房地產企業經營范圍、核算形式、內部控制制度,以及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重大經濟決策、資金變動、效益回收等各方面的綜合情況。最后,在此基礎上制定經濟責任審計的執行方案。除了以上內容外,前期工作中還要認真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根據相關規范確定經濟責任審計內容、范圍,以確保經濟責任審計方案的權威性,并使其得到嚴格執行。

2.深入挖掘審計內容。

抓住主要業務、重要領域、重點科目開展審計,深度挖掘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房地產企業經營業務主要為銷售、出租房產;重要領域是房地產開發前期手續的辦理、開發模式、財務核算、實物資產狀況和重大投資收益;重點科目是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預收收款等。為了保證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要對以下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監督。

2.1房地產企業開發項目手續是否完備。

檢查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否具有“五證”,即《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開工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商品房銷售許可證》或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只有證件齊全才能證明它的審計程序符合規定。

2.2售房相關的預收帳款是否及時結轉收入。

由于房地產企業面臨著國資委對利潤總額、資產保值增值等指標考核上的壓力,為了應對這些要求,往往對預收賬款結轉收入的時點、金額進行人為操縱,要對此進行嚴格的審核。如,現場盤點房屋的入住情況、檢查入住清單、查看預收賬款清單有無延期或提前預收等。

2.3成本費用歸集是否準確。

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其成本主要為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建筑安裝工程費、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公共設施費以及開發建設期間間接支出的費用。有的房地產企業為了減少企業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隨意計提后續成本費用,要求審計人員對策進行嚴格審計。例如,道路建設、環境綠化等成本費用的支出往往要根據合同內容預提,可是由于缺少適用的參照標準,這部分成本費用往往無法預計,這就成為了房地產企業提高后續費用支出的依據,針對類似的不良狀況,審計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審查。

2.4現場盤查實物資產。

房地產企業的實物資產有資金、存貨及其他固定資產。存貨是指尚未完工的各種土地、房屋等開產產品,已經開發完成的土地、房屋、配套設置等,以及出租房和周轉房等。固定資產,就是企業自用或出租的房產、車輛、辦公設備等。由于范圍廣、內容多,要求審計人員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實施審計工作。現金審查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內容,為了保證審計質量,可以采用突擊性盤點來進行審計,利于發現企業是否有未入帳的現金以及銀行存折等,為發現“小金庫”提供線索。

3.客觀做出審計評價,突出效益評價內容。

房地產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審計評價主要包括經濟指標、管理責任以及社會效益等幾項內容。經濟指標集中在完成稅前利潤、資產收益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等國資委任務指標情;管理責任主要是內部控制的完善與管理情況,如代建項目的進度、質量以及成本管理等;社會效益主要指所建項目是否實現了社會的預期,如用戶對代建的學校、醫院、回遷房等工程是否滿意。為了對領導干部在任職期間所有行為、業績等做出客觀的判斷,審計人員必須客觀制作審計報告,并在報告中突出效益評價,為房地產企業整改提供依據。

二、結語

經濟責任審計為促進廉政建設、維護國家和企事業單位財產的安全、完整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鑒于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管理干部多等,其經濟責任審計對促進項目運行、提高資金利用率等均有重要作用,為此,要求結合房地產企業特點,深入挖掘審計內容,做出最為客觀、公正的審計評價。

作者:胡偉單位:寧波德遵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