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yè)經濟責任審實現機制探討
時間:2022-08-30 10:13:15
導語:國有企業(yè)經濟責任審實現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經濟責任審計為督促單位負責人依法依規(guī)履行職責起到重要作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現今大數據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經濟責任審計愈加不符合新時期發(fā)展的新要求,大數據背景下經濟責任審計實現機制如何設計才能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體系更為完善、更為有效,則是本文研究重點。
關鍵詞:大數據;經濟責任審計;機制
1大數據背景下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剖析
1.1審計環(huán)境。現今大數據審計技術已逐步應用于經濟責任審計領域,但審計實踐始終優(yōu)先于制度建設,某種程度上約束了大數據在審計領域的運用。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主要以手工查賬方式為導向擬定,經濟責任審計有關制度極少涉及大數據審計技術。在某集團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部門運用大數據有關技術和方法對領導干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并且收集了很多電子化數據,但電子化數據存在可遷移的特點,導致數據在收集和儲存實施中存在安全隱患。盡管我國局部地方審計部門已對結構化電子數據的管理做出明文規(guī)定,然而關于大數據背景下經濟責任審計所需要的海量數據收集和儲存依舊欠缺有關的法律作為后盾,導致審計組人員在數據采集的實施中,企業(yè)往往對涉密數據有所保留,加大了審計的困難,削弱了審計效率。所以只有在法律層面為大數據審計技術提供堅實保障,才可讓大數據技術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得到充分應用,從而提高審計效率。1.2審計隊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信息化發(fā)展相對于發(fā)達國家有所滯后,現今審計隊伍培訓大多是計算機審計中級資格等培訓,審計人員熟練大數據分析技術仍需時日。大數據挖掘技術包含數據存儲、處理、挖掘等難度系數較大的知識,審計人員應具有相關的知識與專業(yè)素養(yǎng),現今基層審計機構人員年齡偏高,且基本是財會類專業(yè)出身,知識體系單一,計算機基礎薄弱,不具備大數據知識和大數據思維,這是當下審計團隊素質提升存在困難的主要原因。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只實施傳統(tǒng)的財務審計,未將業(yè)務數據與財務數據進行相互關聯研究,審計結果最后的有效性被削弱,甚至在開展財政預算執(zhí)行審計時未能對電子數據實施有效性分析的尷尬情形。大數據背景下的經濟責任審計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備審計知識、計算機等大數據知識等,當下,此類綜合性人才少之又少,審計隊伍的完善是長期的過程。1.3審計技術。目前云計算服務器大都掌控在國外企業(yè)(例如IBM、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和中國民營高科企業(yè)如百度、華為、阿里、騰訊等手中,盡管云計算服務商堅持保密原則提供服務,但總歸對于云計算的服務機構毫無秘密可言。所以政府有關部門與一些敏感商業(yè)機構在大規(guī)模引進這些高科企業(yè)的云計算服務,皆不能保證不會造成數據泄露,更甚者因此產生政治危機、經濟危機。所以國家審計在選擇云服務開發(fā)商時必須尤為慎重,尤其國外的云計算開發(fā)商。
2.1審計依據。國有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實現機制設計依據是《××國有企業(yè)內部審計辦法》《××國有企業(yè)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辦法》與《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yè)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guī)定實施細則》。2.2審計目標及主要內容。國有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實現機制模型構建主要通過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職情況進行審計監(jiān)督,客觀公正給予履職業(yè)績進行評價、揭示存在的問題,使國有企業(yè)領導人員做出更科學合理的決策。國有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圍繞領導人員履職期間法律法規(guī)相關政策執(zhí)行情況、財務收支情況、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內部控制情況、預算管理、專項資金管理、重大經濟決策、基建項目管理情況、對外合作管理、國企發(fā)展能力和個人廉潔自律情況等部分進行審計。2.3設計機制的基礎及原則。2.3.1機制設計條理清晰。國有企業(y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現機制的設計思路按步驟分為“數據采集”“數據轉換”“數據清理”“數據分析”,另外從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實施時間又分為“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后續(xù)審計”三個階段,三個階段清晰呈現各階段間的數據走向和工作應用,形成完整的審計過程。2.3.2審計機制科學合理。設計國有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機制過程中引入“大數據+審計”的創(chuàng)新機制,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讓經濟責任審計覆蓋面更加健全,機制實現完備與創(chuàng)新,數據的應用價值得以提升,降低相關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則。2.4基于大數據視角的經濟責任審計實現機制模型。鑒于大數據分析對經濟責任審計思路與模式的作用,將經濟責任審計實現機制劃為“準備審計”“實施審計”“后續(xù)審計”三個階段,將每一階段又基本劃分為“經濟責任審計運行機制”“經濟責任審計數據驅動機制”和“經濟責任審計約束機制”三個環(huán)節(jié)。經濟責任審計開始于準備審計,包括審計組舉行審前會議、審計資料收集(包括基礎數據收集、編制和發(fā)送審計通知書等)。實施審計是審計運行機制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主要有召開審計進點會、現場觀察與走訪、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與測試、實施分析程序(包括運用大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實施實質性程序以及召開小結會和撤點會)。其中的數據驅動機制在審計實施階段為數據收集、整合、轉換和分析提供技術支持,同時為約束機制提供實時數據,為約束機制在事中階段所做的審計預警作數據傳遞。而約束機制所做出的審計預警結果信息,也將傳回運行機制,推動支持審計工作繼續(xù)進行,并形成信息閉環(huán)。后續(xù)階段是經濟責任審計運行機制最后階段,包括根據反饋意見確定后續(xù)審計方案等、原有審計建議的修訂、考慮是否需執(zhí)行單獨的后續(xù)審計、對后續(xù)審計形成審計報告等(見圖1)。2.5大數據背景下經濟責任審計數據分析實現機制設計。2.5.1數據收集。數據收集即搜尋與經濟責任審計業(yè)務對象相關的內外部數據信息,從而得到原始數據,從而篩選適合數據挖掘運用的數據,創(chuàng)建經濟責任審計數據挖掘庫。搜集經濟責任審計數據之前,審計工作小組需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和數據庫系統(tǒng)有關數據方面的相關情況開展調查,調查完需歸納匯總成書面資料供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組成員核查,為了方便核查更為有效,擔任詳細調查工作的組員需對有關書面資料進行講解。經濟責任審計組成人員需對所需數據展開探討,從而確定審計初始階段所需的數據。在真正實施數據采集前,要實施有關的核驗,確定審查數據的完整與可靠性。同時,被審計單位需承諾數據真實可靠,并可區(qū)分是會計責任還是審計責任。2.5.2數據轉換。大數據分析通常建立在具有特定的數據結構與數據模式基礎上完成,若收集的數據與特定的數據結構或數據模式不符,需對數據格式進行轉換才能被數據分析軟件使用。如果審計需要的數據不在同一數據庫,而是分布在不同的數據庫中,此時應當將需要的數據進行篩選整合至一個數據庫中,這樣數據分析效率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數據轉化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可用于經濟責任審計的數據轉換軟件有審計軟件、數據庫管理工具、SQL語音等。2.5.3數據清理。之所以要進行數據清理是因為采集到的基礎數據是不完整的、隨機的、有噪音的,數據結構較為特殊。數據清理包含整理缺失數據,刪除重復數據、清除噪音、進行數據類型轉化等,為深入分析、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做準備,同時確定即將開展的數據挖掘操作類型。在實施數據清理前,需對數據進行觀察,辨別數據存在的問題,明確數據清理的關鍵點。在整理數據階段要對數據進行分析,積極對數據進行備份以防因操作不當造成數據丟失。在清理階段,對于經濟責任審計無關的數據進行刪除,如有重復數據,需檢查是否由于虛增虛假業(yè)務而導致。如果虛假業(yè)務重復且數量較多,則需檢查是否由于病毒文件導致。審計中間表是在采集到的基礎數據的基礎上,依據經濟責任審計目標,以方便進一步數據分析而生成的,即可直接進行數據分析的對象。2.5.4數據分析。基于審計中間表計算,構建經濟責任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審計人員所構建的數據分析模型依據被審計事項的性質、邏輯、數量等關系,是通過設立計算、判斷或限制條件而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可以是數學公式或邏輯表達式,用來檢驗被審計事項的性質或數量關系,從而對國有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做出合理的判定。
參考文獻:
[1]朱勇.大數據環(huán)境下國有企業(yè)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2]張慶龍.內部審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作者:游珍 葉青 單位:仰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