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企業風險審計的研討

時間:2022-03-02 05:09:24

導語:新時期企業風險審計的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企業風險審計的研討

本文作者:包艷紅工作單位:義馬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

二十世紀中后期,各國政府開始干預社會經濟活動,企業管理者為適應生存環境的不斷變化,也越來越重視決策的科學性和自上而下目標的一致性。為了避免決策失誤導致的損失能對企業造成全局性的影響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對管理者決策的概率影響,決策成為管理中的核心因素。這就要求內部審計關注點應該從低層次的業務和控制轉向高層次的決策,另外必須考慮外部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影響,甚至考慮企業的社會責任。特別是隨著審計委員會制度的建立,內部審計的地位得以提高,管理導向內部審計在關注內部受托責任的同時也關注外部受托責任,發此時內部審計進入了管理導向階段。(五)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階段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發生了豐富的變化,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研究進入了較為成熟的階段。多樣化和多變化是信息時代主要特點,內部審計理論與實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變革,信息工業協會一九九九年通過了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新定義和執業實務標準框架,從二零零一年開始正式實施,內部審計步入了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階段。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作用

傳統審計方法不能發現審計項目中高風險審計領域,不能有效評估審計項目中的風險,在內部審計的全過程中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人員能夠根據風險高低選擇項目并確定特定項目中重點審計領域。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關注的風險范圍比獨立審計更加寬泛,風險不僅是通常所指的審計風險,也即從審計項目經營風險評估入手,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不能實現其目標的如經營風險、市場風險等各種風險。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審計的重點是受托責任履行效率,不是通常所指的履行的遵循性,要求審計師在風險環境中提出控制風險的建議。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中,審計報告是進行風險管理的一種有效工具,可以為確定審計項目及其審計重點提供依據,可以為揭示企業風險、防范風險以及交流信息提供線索,也是聯系企業經營活動與戰略計劃之間的橋梁。因此,通過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全面看待和分析風險,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果和效率,以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目標。

企業實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對策

(一)推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應結合我國國情每一種新的審計模式都產生于一定的社會背景和歷史原因,都有其產生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加上原有審計模式,我們有了更多的審計模式供選擇。制度基礎內部審計、賬項基礎內部審計和混合內部審計模式是我們在多種經濟體制并存的經濟局面能夠選用的審計模式。我們應立足于現實,結合實際情況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我國企業逐步推行和全面推廣和應用,不能急于求成。我們在審計實務操作中,可以將一些上市公司作為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試點,然后通過企業的成熟經驗,在結合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在我國最終實現完全本土化。(二)改善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構成,樹立風險意識我國目前結合企業的行業特點,應逐步改善內部審計隊伍的專業結構,在內部審計機構中增加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專業的人才。從源頭上選拔和吸收優秀人才加入內部審計領域,吸收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的經驗,培養一批具有注冊內部審計師資格的高級人才,企業也可以通過后續的職業培訓增加審計人員操作技能和其他能力。也可以讓內部審計人員熟悉企業各項具體業務流程,在企業內各個不同的職能部門輪崗實習,使企業成員全面了解整個企業的風險和控制,從而提高和促進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三)利用計算機審計評估風險隨著國際互聯網的出現和各行各業網絡系統的建立,目前手工審計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計算機能夠密切跟蹤企業資金和各種資產,從而有利于在評估風險的同時進行內部審計,計算機審計應經成為未來審計的必然選擇,它能比手工更迅速有效地企業的各種信息進行審閱、分析和比較。但目我國計算機審計尚處于起步階段,有關部門應該將計算機知識和審計知識融會貫通,內部審計機構應積極開發和引進計算機審計,加大對內部審計人員培訓力度,爭取早日實現審計工作的信息化。(四)建立健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法律規范法律法規能夠健全規范內部審計人員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內部審計人員也可以規避合理的風險來擺脫無關責任和不必要的麻煩。而我國內部審計制度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法律不健全和準則出臺較為緩慢。內部審計制度可以使得具體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明確規定內部審計的職權、責任和工作范圍。我國內部審計的準則只有依照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和國家出臺的法律法規,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和內部審計人員才能保證獨立性和權威性,才能獨立客觀的開展工作,才能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