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與高職藝術教學實踐策略
時間:2022-09-08 09:26:38
導語:工匠精神與高職藝術教學實踐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確立工匠精神的地位,并且融入生產生活的相關環節,體現出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高職藝術教學過程中也需要融入工匠精神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實踐,以此提升學生職業道德和工匠素養。基于此,文章結合在高職藝術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重點分析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藝術教學創新和實踐策略,以推動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提升。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院校;藝術教學
在高職院校的藝術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融入工匠精神的相關內容,以此增強學生的職業精神、工匠素養,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使其成為專業型、技能型人才。特別是在新課標的改革背景下,在高職教育中不僅要體現出知識教育,同時更要確立工匠精神的重要地位,對藝術素質教育進行重新審視,確保學生能夠把藝術和技術實現深層次的融合,以此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在高職藝術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一)更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
在當前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想從根本上有效解決改革創新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矛盾,就需要通過創新的精神不斷完善和優化,融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這樣才能更大程度上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效能,為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例如,在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低端供給與高端需求等方面存在著十分嚴重的矛盾的情況下,就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體現出工匠精神的內涵,把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打造成高端產品,使其擁有更高的品位和審美趣味,這樣才能充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時代的客觀需要,這是必然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充分融入工匠精神,能夠更有效地滿足相關要求,與發展趨勢保持一致。因此在高職藝術專業教育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促進學生把技術和藝術進行更完美的融合,同步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專業素養,使其追求更高的產品質量和藝術修為,這樣能夠進一步體現出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進而更有效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二)有利于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
在高職藝術專業教學過程中把工匠精神作為核心內容進行貫徹落實,使其在藝術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得到充分的體現,能在更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和職業素養,使學生能夠朝著精益求精的目標去學習、發展和實踐,進而為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必要的條件。高職藝術專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藝術活動的有效支撐,確保各項教育教學內容有相對應的依托,進而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鍛煉掌握相對應的工匠精神和專業能力,進而體現出學生的綜合實力。如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是進行理論的宣教和灌輸,那么無法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更有效地進行工匠精神的融入,體現其作用和價值,進而進行更加專業系統的藝術素養教育和職業精神教育,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活力,使學生具備應有的審美水平,從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學生一定會更有效地體現出自身的獨特價值,進而為藝術行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自身獨特的貢獻。
(三)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明確自身的專業
很多高職藝術專業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對于自身的專業往往沒有明確的認知,對于自身的發展方向和努力目標往往也不夠確定。針對這種情況,在實際的藝術教學過程中,更有效地融入工匠精神,使其受到工匠精神的感召和要求,這樣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自身專業的內涵,從而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在職業素養、職業精神方面受到啟迪,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和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進一步增強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并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不斷的精益求精的探尋,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之中增強自身的藝術品位,形成深厚的藝術修養。因此,在針對藝術專業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工匠精神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其能夠讓學生養成優質的職業精神,在精神層面有更加遠大的追求。同時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和努力,在自身專業層面能成為高水平、高效率的專業技能人才,以此有效滿足職業教育中的技能性要求。例如,當前高職院校繪畫藝術專業的學生具備繪畫藝術素質和工匠精神,能使自身的作品影響范圍更廣、更容易被接受。學生通過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對自身的作品精益求精,打磨細節,深化內涵,從而進一步提高繪畫作品的底蘊和藝術價值,為自身和社會都創造出高質量的藝術精品。
二、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藝術教學創新與實踐策略
(一)進一步樹立基于工匠精神的專業素質教育理念
對高職藝術教學創新和實踐而言,要想體現出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創新成效,就需要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有效確立以工匠精神為代表的藝術專業教育理念,在理念方面實現轉變和創新,這樣才能為藝術專業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進而使學生具備更加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高職院校的領導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藝術教學過程中進行充分的融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精益求精的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養氛圍中積極努力地學習和訓練,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促使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藝術修養進一步增強。例如,學校相關方面可以舉辦多種類型的座談會或者交流會等,讓教師充分掌握高職院校藝術專業教育的特點,并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相關內容,把工匠精神和藝術專業的素質教育實現更有效的融合。另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融入更多的實踐環節,讓學生自身去探究和動手實踐。同時,要進行廣泛的調研,結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和教育的發展背景進行教育理念的調整和完善,通過實踐的檢驗進行不斷改進,以此使學生的發展能夠得到認可,滿足市場和社會的需求。
(二)在課程體系中進一步融入工匠精神
在高職藝術教學過程中實現創新和完善,就需要在課程體系中充分融入工匠精神,以此體現出工匠精神融入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在高職藝術專業素質教育過程中,所涉及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工匠精神有著很多相似點,為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這些相似點和契合之處,并且融合在課程體系的每一個環節,這樣才能體現出應有的教育效果,讓學生在這種無形的教育推進之下,充分掌握工匠精神的內涵,從而在專業技能和職業精神方面也進一步增強。除此之外,在教育模式方面也要進一步融合工匠精神的具體內容,創新藝術專業的教學形式和方法,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藝術專業是一種情感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結合,充分認識到藝術和技術的契合之處。同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相應的教學內容內化成為學生的自身修養,然后引導學生對于工匠精神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在情感和藝術方面形成統一。這樣可以為學生職業生涯走得更加長遠提供必要的條件,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中進一步秉承工匠精神,打造出更高品質的具備美感的產品。
(三)營造倡導工匠精神的教育氛圍
教育氛圍對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所以在高職藝術專業的教學中,要想有效創新和實踐,就要打造出具備工匠精神的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進一步提升藝術修養和專業水平。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向課堂外、校外進行延伸。可以通過藝術社團活動的舉辦,開展多種形式的融合工匠精神的專業活動和校園比賽,積極倡導工匠精神,通過比賽和競技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藝術品質和專業技能。綜上所述,在高職藝術教育教學過程中進一步融入工匠精神,是十分關鍵的內容。要想體現出藝術教學的創新性和實踐性,就需要在課程體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相關內容,打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圍和培養環境,使學生對于工匠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和認知,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內化成為自身的素養,從而為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潔.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專業素質與人文素質的培養[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7):187.
[2]郭惠娟.藝術素質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分析:針對高職院校非藝術專業學生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7(12):220.
[3]敖淳.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藝術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以湖南藝術職業學院社文系酒店管理專業聲樂課為例[J].科教導刊,2016(2):44-45.
[4]張文成.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藝術專業素質教育研究[J].科教文匯,2018(7):95-96.
[5]王紅衛.高職院校服裝專業素質教育研究:評《藝術工學特色服裝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課程論》[J].印染助劑,2018(6):71-72.
作者:呂雯雯
- 上一篇:新時代高校工會弘揚工匠精神研究
- 下一篇:工匠精神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的關系
精品范文
3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