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創意文化產業分析

時間:2022-07-11 08:51:28

導語:貿易摩擦創意文化產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摩擦創意文化產業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貿易摩擦的背景,通過市場占有率的測度和我國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反思,分析出當前我國創意文化產業總量很大,但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未來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創新和知識產權的保護。

關鍵詞:創意文化產業;貿易摩擦;市場定位

2018年4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商品共1333種加征25%的關稅。緊接著,中國商務部公布,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進口商品對等采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經過數據的匹配分析,美國打擊中國進口貿易的范圍涵蓋化學品、鋼鋁制品、機電產品、車輛及零部件、航空船舶等等。但對中國創意文化產業的影響甚少。對此,作者將通過分析,透視中美貿易摩擦,力圖為創意文化產業的外貿發展提供一條思路。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3D打印、計算機等新興科技的出現并不斷進步壯大,創意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當今世界已經不再是資本單獨決定一切的時代,創意經濟開始在世界經濟體占據重要地位,個體的智慧、創新能力以及想象力是其核心要素,創意為生活提供了不一樣的可能。JohnHawkins在《創意經濟》上提到,今天全球文化創意經濟,每天都在給社會不斷創造220億元的有形價值,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1]。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的創意產業甚至以每年12%的增長速度迅猛發展,這些反映了創意產業的作用越發突出。英國政府大力支持創意行業的發展,不斷豐富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及內涵,并且不斷推動創意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在穩中求進,加快英國傳統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韓國執政黨則通過大力宣傳創意產業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的重要性來促進國民新的認識和新的想法;日本執政黨更是強調了創意對一個民族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在社會中大力宣揚此理念。21世紀初,我國開始關注和加大對創意產業的發展力度,國家“十一五”就開始強調創意產業的發展,2009年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報告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這標志著我國文化產業正在實現歷史性的轉變,將告別傳統文化產業,開始創意產業的新發展階段。

一、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分析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在本研究中,作者將根據UNCDAT數據庫,通過國際上主要文化產業輸出國的創意產業數據比較進行分析。在國際貿易中,發展文化創意產品的國家有很多,我們主要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中國、日本、韓國。國際市場占有率是一國的出口總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一般用一國出口總額/世界出口總額計算。總體來看,中國的文化創意產品總量在國際市場上占的比重最大,并且增長勢頭良好;而美國和英國在國際市場上的文化創意產品總量所占比例分別在5%至10%之間,呈現出下跌趨勢;對于日本和韓國來講,文化創意產品總額在國際市場上的所占比重不到5%,可以說是無足輕重。下面我們對五國文化創意產品的具體方面進行分析比較:一是在工藝品方面,中國占據了國際市場上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而美英兩國處于微弱的下降趨勢;日韓兩國一直穩定在較低水平上。二是在設計方面,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處于增長狀態;美英日韓等國國際市場占有率較低,保持在一定的穩定水平上。三是在視聽方面,美英兩國的市場占有率較高,在2006年之后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中國和日本的國際市場份額一直維持在很低的水平上;而韓國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在2005年之后下跌,直到和中日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四是在出版業方面,美國和英國的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在較高的層面上;而中國在這些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到2017年中國出版業幾乎已追趕上美英等發達國家;韓國和日本一直在較低水平。五是在視覺藝術方面,美國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明顯高于其他國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2009年開始下跌;英國的國際市場份額同樣處于下跌狀態;中國因為在面對金融危機的時候采取了正確的財政政策,從2008年之后,2009年開始處于迅猛增長的勢頭,并且在2011年反超英國,追趕美國,到2017年已接近美國;日韓國家一直處于國際較低水平。六是在新媒體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國際市場份額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浮動,直到2017年均呈現這一狀況;英國從2002年開始一直保持下跌趨勢;有意思的是,直到2008年之后,日本才在一個較低水平上保持穩定;而韓國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七是在表演藝術方面,美國和英國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一直較高,變動趨勢也較為一致;中日韓三國的國際市場份額很少。通過上述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創意文化產業總量很大,但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如,出版類創意產業出口較大,但電影類創意產業占比較低。基于這樣的現象,作者將以國際競爭力分析為基礎,重新分析貿易摩擦下我國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問題。

二、貿易摩擦中對創意文化產業的再認識

我們知道,所謂創意文化產業,就是指從個人的創造才能中獲取發展動力、創造財富的產業。此處先暫且不論述這一界定的寬泛性,先去分析一下他的成長機理。PaulRomer(1986)在《收益遞增與長期增長》一文中提到,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個體或集體的創意,而個體創意與產業、高新技術以及市場相結合,就可以創造出不同以往的市場,這將給世界發展創造無盡的可能。顯而易見,創意文化產業的核心是創意與文化。在1998年,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了《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s》(CIMD),強調創造性是創意產業的重要本質特征。通過進一步分析相關的研究,可以看到,創意產業是把知識資源與創意、創新相結合作為前期投入,是一個完整的產品設計、創作、生產和市場出售的過程。[2]基于這樣的認識,可以從藝術與媒體、經濟之間的合約動態關系角度出發,得出創意產業是給群體提供文娛價值的行業。從技術角度看,創意文化產業凝聚了科學技術,將創新與傳統的產業相互結合,并強調利用知識產權來保護產品創意。[3]這種理念對于創意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較為重要。在技術的基礎上,創意文化產業的重要策略在于,提高了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的產業價值,給社會增加了財富。[4]此外,在具體的實現方面,數字媒體藝術設計[5]、社交媒體[6]可以實現多媒體和藝術設計的深度結合。由此可見,認為創意產業是一個復雜的復合概念,通過知識資本的運作,將為社會創造多個領域全方位發展價值,為大眾提供精神、個性、文化和藝術的享受。這不僅來自于個體或群體的創造力,并被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內涵。針對文化屬性和知識產權兩大屬性,以及創新和創造兩大核心,在貿易摩擦中,要注重新技術對創意文化產業的推動作用,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護航。

三、貿易摩擦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提升國際市場占有率的對策建議

創新是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源泉,而技術創新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我國創意文化企業在不斷擴張和規模化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對信息技術進行革新。淘汰和更新以往落后的技術和設備,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觀點,保持與國外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溝通和交流。加大對科學技術的研發力度,合理地利用好高新技術資源,培養企業員工的創造能力,提升員工的科學文化素質,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此外,適當的降低固定資產增長率,可以有效地增加公司的投資效率。雖然,對于創意企業來說,固定資產占用的資金不多,企業對于固定資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故此創意企業可以減少或者降低一些不必要的專用設備、辦公設備、運輸設備、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的購置和使用,以此提高創意企業投資效率。

參考文獻

[1]唐謝芬:高等教育中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的瓶頸與對策分析[D].復旦大學,2009.

[2]埃德娜•多斯桑托斯:2008創意經濟報告[M].三辰影庫音像出版社,2008.

[3]熊凌: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及經驗[J].產業經濟,2004(3).

[4]厲無畏:創意改變中國[M].新華出版社,2009.[5]李正新: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在城市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應用[J].數碼世界,2018(1).

[6]TerryFlew、盧嘉杰:數字社交媒體與文化創意產業[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

作者:徐忠澤 單位:甘肅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