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電信轉型思考
時間:2022-10-11 09:56:00
導語:基層電信轉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
中國電信企業戰略轉型工作向基層電信企業的全面推廣,有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難以啟齒的眾多新難題。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力量、員工素質、觀念轉變、宣傳貫徹、管理制度等方面與上級公司存在的諸多差距,以及基層電信企業作為轉型的終端執行者,其自身管理與建設的不夠完善、執行的措施不夠有效等是造成目前基層電信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問題是整個中國電信思想政治工作難點的根本性原因。筆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和思索,得出了答案——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轉型,并且不是轉一點點,而是全面轉型。
文章目錄: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轉型從單一角色向復合型角色轉型
(一)既要會當導演,也要會當演員
(二)既要能當主角,也要能當配角
(三)要學會從復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在需要自己走上舞臺的時候專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思想政治工作核心轉型由關注凝聚力向關注企業執行力轉變
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轉型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
(一)管理模式要實現由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
(二)資源管理要實現由統籌管理向分類管理轉變
(三)建立動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制度
(四)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績效評估機制
淺論基層電信企業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應如何轉型
近兩年來,隨著中國電信企業戰略轉型工作向基層電信企業(這里泛指市、縣級分公司,以縣級分公司為主)的全面推廣,“轉型”成了基層電信企業員工最熱門的話題。在這種熱鬧的背后,卻有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難以啟齒的眾多新難題。
有些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不禁感嘆,為什么原來很好用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轉型期就遇到了那么大的阻力,就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為什么自己也在努力改變溝通的方式,為什么總是感覺效果不理想?
原因何在?可以說,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力量、員工素質、觀念轉變、宣傳貫徹、管理制度等方面與上級公司存在的諸多差距,以及基層電信企業作為轉型的終端執行者,其自身管理與建設的不夠完善、執行的措施不夠有效等是造成目前基層電信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問題是整個中國電信思想政治工作難點的根本性原因。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轉型,并且不是轉一點點,而是全面轉型。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轉型從單一角色向復合型角色轉型
轉型在變化,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在部門的定位、自身的定位、工作對象的定位以及自身對新環境、新業務技術、新管理理念等都在變化,原來單一的管理者角色已逐漸不適應新的轉型舞臺,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根據形勢不斷變化自己的角色,要出得多種場、唱得多出戲,才能適應新的舞臺。
(一)既要會當導演,也要會當演員
轉型給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舞臺,同樣也提供了精彩紛呈的各種劇本。很顯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學會當好導演。因為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這項工作的發起者和全過程監控者,是思想政治工作這個劇本的導演。尤其是在轉型期,新問題、新課題不斷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還需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者更需要導演好不同的劇本。所以,學會當好導演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轉型的重要工作,這樣才能為整個轉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定下一個良好的基調。
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當好導演必須注重“三個成為”:一要成為友好的“溝通者”而不是強制的“權力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導演身份與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影、電視劇導演身份不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溝通性很強的工作,溝通需要和諧的氛圍,也需要平和的心態。所以,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的是時刻注意保持冷靜的頭腦,而電影、電視劇導演更多的扮演了權力者的身份,甚至可以因演員執行的不到位而大發脾氣。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注重這個方式方法,在轉型知識宣貫時,一味地講大道理、新理論,總希望員工能立即接受,而沒是保持溝通耐心,結果往往讓員工產生逆反心理。二是要成為啟蒙式“導師”而不是走過場式“導游”。在基層電信企業,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進行轉型知識宣傳和觀念教育時,由于自身知識學習力度或理解程度不夠,想當然地把一些向員工解釋不清楚的東西敷衍帶過,草草瀏覽一遍,不注重啟發員工的自我學習,造成宣教流于形式。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則是對一些新理念,想當然地認為基層電信企業學了無用途,干脆不作宣傳,任由員工自己去了解。而在日常工作安排和經營任務安排普遍較緊湊的基層電信企業,員工對沒有上級要求而對自己切身利益又沒有很直接聯系的新理念幾乎不會予以理會,讓員工在轉型的改革浪潮里“自游”的后果可想而知。三是要成為身先士卒的“執行者”而不是僅僅口號喊得響的“歌唱者”。身教重于言教,在有些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行為、良好的帶頭作用會給工作對象以更好的教育和更動人的心靈震撼,這也是打開隔閡枷鎖的一把好“鑰匙”。
在當好導演的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還要學會當好演員。在協調性、交流性等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以演員身份參與進來,這也是基層電信企業一般管理人員常需要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者與工作對象共同探討、共同摸索、共同解決的問題較多,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總是以說教者、組織者的身份去做工作,可能會讓更多的主觀來影響、改變甚至主宰客觀事實,這就違背了客觀實際,違背了科學發展觀,也違背了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路。一些基層電信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注重這個問題,工作大費口舌而工作對象卻無動于衷的情況并不太少。所以,在轉型期,要求基層電信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有導演風范,也要有演員風格,為和諧溝通氛圍的營造搭好橋梁。
(二)既要能當主角,也要能當配角
轉型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與工作對象之間往往處于平等對話的位置,共同扮演著演員的角色,沒有主、配角之分。但是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許多新情況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與工作對象共同學習才能領會。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引領轉型新觀念的先驅者,要主動承擔主角的角色,主動去學習新業務技術、學習新的運營理念,為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這出戲的順利拍攝起好關鍵作用,當好主角。另一方面,許多思想政治工作者接觸轉型知識的機會并不比工作對象多,了解和理解的程度也不一定高。這時,要主動放下領導者、管理者的架子,學會當好配角,耐心的聆聽,這樣的溝通才能完全以轉型的需求、以工作的需要為軸心,才能起到應有的溝通效果。
(三)要學會從復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在需要自己走上舞臺的時候專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企業改革,觀念先行。思想政治工作是溝通思想的重要工作,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必須要學好轉型知識,這樣才能做好工作對象的觀念轉型工作。但是,在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均為兼職,其它工作量較大,所以,許多人常感嘆沒有什么精力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但是,在轉型期,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很好的跟上轉型的步伐,那會讓思想政治問題不斷累積,從而造成協調不暢、阻礙重重等影響轉型的困難,也會給問題的解決帶來較大困難。所以,要學會從復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制訂可行的轉型工作規劃,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固定的議事日程,隨時為問題的處理做好準備。
二、思想政治工作核心轉型由關注凝聚力向關注企業執行力轉變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分析中,凝聚力的保證與提升是提得最多的效果。但是,我們往往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凝聚力是一個系統的力,它是由許多種力共同形成,并不是一項或者某幾項工作就能將凝聚力進行提升。同時,凝聚力不等同于戰斗力,也不等同于企業核心競爭力,有些時候將許多種力凝聚在一起不一定比它們分解開來產生的力作用更好。但是企業執行力就不同,它包含分解力,也包含系統力,既能是單個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也能是系統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它的最好作用狀態表現為企業的整體凝聚力、戰斗力。也就是說,企業執行力是比凝聚力更系統、表現形式更清晰、更能體現企業發展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一種力。
某朋友在投資一個房地產項目時,筆者曾問他為什么在修建高層建筑時需要將基腳從最低層開始層層修成梯階(俗稱收梯),而在修建低層建筑時反而要將基腳下成四方腳(俗稱滿腳)?他的回答是因為梯階腳與四方腳的承重面積一樣,所能承受的重量是一樣的。但是,當雙方承重都超過負荷時,四方腳是往兩邊擠,造成房屋變形。但是梯形腳由一個坡度的支撐,每一個梯階都會對上層梯階形成一個強大的支撐力,所以除非負荷超出程度造成每一個梯階都被損壞,最后造成最低層的梯階腳被損壞,才有可能造成房屋變形。也就是說梯形腳既利用了每一個梯階的支撐“執行力”,也利用了所有梯階的整體“執行力”。以上的力作用分析不難看出,“梯開腳”的承重效果要大于“四方腳”的承重效果,而成本卻遠小于四方腳的成本。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核心由關注凝聚力向關注企業執行力轉變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將力作用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讓力的產生成本優化的過程。同時,在基層電信企業,轉型工作更多的體現為執行,在執行了整體的策略的情況下結合實際來進行適當的創新。要想一下子讓員工在某項業務的推廣或某項服務舉措的實施中統一思想,形成凝聚力是很不現實的思想政治工作行為。因為在基層電信企業尤其是縣分公司,員工的素質更加參差不齊,有些員工甚至可能會對轉型產生逆反情緒。如果沒有將轉型推廣中的細節執行力抓好,抓整體凝聚力只能是一句空話。在一些基層電信企業實施商務領航業務和號碼百事通業務的推廣活動中,由于前、后端部門對轉型的理解程度參差不齊,尤其是后端部門對這些新業務的學習熱情一度非常低,個別員工在培訓考試中甚至連最簡單的概念也無法答出,造成推廣活動較被動,總感覺人手緊張。
具體原因在哪?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原因在于,我們的推廣硬性指標任務只下在幾個主要的前端部門。在長期以來的業務發展中,非主要營銷的后端部門和部分前端部門員工只看競賽硬性指標考核任務不重視軟指標考核任務和非考核任務的觀念,造成許多員工對上述業務漠不關心。這時,如果不解決好考核的執行力問題,做再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會被員工“過目便忘、聽過像風,來有影,去無蹤”。而有些縣分公司將上述二項轉型業務的推廣納入了KPI考核,主要推廣部門考核硬性指標,其它部門考核對業務的理解程度,對培訓考試納入KPI考核,尤其是在簽訂**年勞動合同時,將該項業務考試成績作為簽訂勞動合同的重要條件。這樣,員工對二項轉型業務的關注熱情很高,為下一步的全面推廣打下了很好的人力資源基礎。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視關注執行力帶來的整體凝聚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轉型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
據調查,在轉型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絕大多數基層電信企業采取的都是粗放型管理模式,如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明確具體的任務、沒有對思想政治工作者具體的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者對工作對象的掌握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思想政治工作者對資源的利用沒有科學的措施等。這些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工作激勵不夠、工作依賴于自覺性而未得到積極性的刺激、工作模糊程度高、被動性大等。這些弊端其實在轉型前已然顯現,只是在轉型期被放大得更加清晰而已。這種現狀如果得不到改變,勢必會影響到轉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轉型觀念的理解各執一詞、轉型推廣活動不能達到預期地目的。推行集約化管理模式是改變這一現狀的較好舉措。集約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將組織權力集中、將資源進行集中,從而既便于發揮合力效應,有效解決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無法從日常事務中“脫身”的問題,有利于集中解決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復雜多變的各種問題,又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的靈活性、及時率和準確率。要實現這個轉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管理模式要實現由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
轉型前基層電信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大多采用靜態管理模式,即在出現思想政治工作問題后解決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問題的誕生過程處于相對安靜的狀態,直到解決問題的雙方在一起時才將狀態激活,這樣就容易造成思想隱患的防范和抑制未能及時到位。雖然也提倡對思想政治工作萌芽問題的及時處理,但是未能形成一種管理模式或理念。而動態管理則是實時跟蹤問題,采取的是“思想問題,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能較好地將問題在萌芽狀態進行處理。轉型期,員工的思想變化比較快,也比較復雜,如果每一項思想政治工作總是等到問題出現后再處理,那么思想政治工作者無疑將疲于奔命,而且效果不理想。因為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重程度。某縣分公司在處理一起前、后二個部門關于雙休日業務變更處理與工單回籠的思想政治工作問題時,曾為沒有能夠進行動態管理而后悔。今年上半年,根據流程規定,雙休日的業務變更處理與回籠由該分公司一前端部門負責,但是該部門雙休日并沒有人上班,只能由后端某部門進行回籠。當時,曾為這件事開了一個協調會,明確了正常上班時間后端通知、前端回籠,雙休日后端回籠的流程。但是,中途上級下發了一個業務通知,明確上述工作由前端負責,于是,后端不再進行回籠。前端曾向相關部門提起自己無能為力的問題,并要求解決問題。但是,由于原已明確,相關部門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結果這個問題被隱瞞了數個星期,直至出現一個業務處理回籠不及時的服務質量問題才把這個問題給帶了出來。從表面上看,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似乎是兩個部門配合不好的問題,但從深層分析,是我們督導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進行動態的跟蹤,從而解決了初始問題而沒有解決好在初始問題中不斷萌芽出來的新問題。
隨著轉型新舉措的不斷涌現,像這類“問題中的問題”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所以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模式需要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及時、準確地掌握工作動態,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
(二)資源管理要實現由統籌管理向分類管理轉變
轉型的全面推廣,新舉措的推出大勝以往。筆者曾要求某縣分公司做了一個簡單而有趣的統計,那就是對2004-**年辦公自動化網上年度收文量以及該分公司的年度發文量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06年年度收文量(統計時間截止到8月31日,下同)較05年增長57份左右,05年日均收文量較04年增長接近30份。06在所收的文件中,關于轉型內容的文件量達到了近50份,比05年凈增近30份,比04年凈增40多份。06年該分公司的年度發文量與05年基本持平,如果以此進度推算年度發文量,比05年凈增近20份,05年該分公司的年度發文量比04年凈增數份。
以上這份看似“簡單”的統計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轉型舉措的推出逐年增加,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包括解釋依據、工作方法等等。但是,這些資源門類復雜,涉及專業眾多。如果仍像轉型前一樣進行統籌管理,勢必會造成資源利用及時率和準確率的下降,從而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執行力。進行分類管理是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是建立工作對象檔案,將員工信息按其工作性質進行分類處理,在需要做其思想政治工作時可隨時調出;二是建立工作案例檔案,將過往案例進行歸檔整理,碰到相似案例時,結合過往經驗與轉型新情況進行處理;三是建立工作成果檔案,將工作成果進行檔案化管理,方便隨時調用,并結合轉型情況對成果進行優化處理;四是建立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參考資料的電腦分類數據庫,將相關的資料按管控、前端和后端進行分類,再按黨群工作、行政管理、經營管理、生產技術管理等進行細分類,每個基層電信企業都具備建立這個簡單的電腦數據庫的技術力量,基本不需要什么成本投入。
(三)建立動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制度
不定期動態課題,集中組織研究,這是思想政治工作集約化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基層電信企業轉型期采用這個方式有二個主要途徑:一是利用網絡傳媒的作用,建立內部局域網,定期將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新課題通過局域網分別放入不同部門的文件夾,搜集反饋信息集中研究。二是政研會根據轉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情況,不定期的組織思想政治工作者對一些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交流探討。
(四)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績效評估機制
績效評估是檢測工作效果的根本途徑,沒有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評估機制,思想政治工作的轉型將無法看到效果,無法分辨出與轉型前有什么本質區別。而思想政治工作評估機制的不健全一直是基層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軟肋,造成工作考核不到位、日常管理不到位、效益評估不到位等情況。進一步完善很有必要,否則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將很可能是過程精彩,但結果卻總是無法“預料”或成為“無言的結局”。具體的操作,筆者認為有幾個途徑:一是可嘗試部分的量化指標考核,將案例成功率、間接效益評估值等納入考核指標;二是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對中層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的一項指標,核定一定的的考核指數或分值,等等。當然,由于基層電信企業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績效評估機制普遍不太完善,因而這是一個值得也需要大家共同關注與探討的話題,本節所論旨在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