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投資的風險與風險控制戰略
時間:2022-06-15 03:20:37
導語:礦業投資的風險與風險控制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業是一個國家的最基礎產業,如:金屬開采,煤炭開采,這些礦物產品的礦產資源都深埋在地下,由于礦產資源深埋在地下,地下地質環境未知,并具有復雜性和多樣化的特點,而其他工業則不需要考慮這些地質因素。這就給礦業投資帶來了風險,而在高風險的特性下又帶來了高回報的特性。對風險進行控制,合理的控制戰略能夠為企業帶來高回報的利潤。礦業的風險性主要為:礦物儲量會枯竭,礦床物理性質的變化,和礦床位置的確定。礦業項目投資需要一段較長的投產準備期及投資償還期,礦產投資也需要大量的資金,礦業開采活動對能夠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破壞等。在進行礦業項目投資初期,就應該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盡最大的可能去減少這些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去防范這些不良因素的發生,進而取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一、礦業的高風險因素
(一)地質風險因素
1、勘查風險
勘查風險是礦業項目中所固有的,勘查是在生產之前的活動,其中有著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期。勘查投資具有極高的風險性,但在高風險的下又具備高的回報率。一般礦產勘查的成功率較低就是投資中的高風險,由于未知的地質環境可以是復雜的,也可以是多樣的。就影響了勘查的準確度,導致了勘查期間投資的高風險性,同時礦產的埋藏位置多數都較為隱蔽,這也大大加大了礦產勘查期間的風險性。同時勘查風險又具有周期長和高投入的特點分別是指礦產勘查成功周期長與成本投入。
2、儲量風險
由于礦產資源貯存的隱蔽性和成分復雜多變,也給在礦業生產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在礦業領域最為突出。由于這種不確定性給礦產的尋找和探明,乃至開采的過程中帶來不同程度的風險。礦產投資主要針對礦產的儲量,質量和開采成本進行決策,而這種不確定性也就導致投資風險的加大。有時僅管已經做了大量的地勘工作和可行性評估報告,但是仍舊有著一些不可預見的地質變化因素影響對于礦產儲量的預測,這樣一些往往預測較好的礦區,依然會出現虧損的風險。
(二)市場風險因素
市場風險因素主要分為:周期經濟的影響、市場發達程度的制約。
1、周期經濟的影響
礦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礦業投資的收益深受市場經濟發展周期的影響,礦產品的市場價格是由經濟發展的周期性決定的。如,積年來煤炭行業的飛速發展,給煤炭投資帶來了相當大利益,然而在近年來的煤炭價格卻持續跌落,很多煤炭生產企業都在面臨著虧損的風險。
2、市場發達程度的制約
礦業開發具有地域性強的特點,一些市場沒能及時打開,隨著對于礦產資源的無序開采,綜合利用水平低,惡性競爭,以及浪費資源,不注重安全生產來加快生產進程這些都大大的抑制了礦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給正規礦業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風險。
(三)政策風險因素
政策風險因素主要為:產業政策風險、政府和投資者目標的協調、稅收制度的風險。
1、產業政策風險
國家往往會對礦業生產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今年來國家對煤層氣產業的各類優惠政策,加大了煤層氣的開發力度,但是,同時國家也能出臺一些影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大大的限制了一些礦產企業的經營生產。
2、政府和投資者目的協調
政府和投資者的目的就是實現利益最大化。投資者的目的就是追求快速收回本金,取得更多的資金回報,而政府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增加稅收,并為社會提供一些新的就業市場,礦產是固定存在的,在投資前可能會受到當地政府的某些條件,也加大了投資的風險。
3、稅收制度的風險
國家對稅收制度的調整,直接影響著礦業投資的風險性,如,在煤層氣產業中,國家幾乎免收增值稅,這樣減少了稅收的政策就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收益,然而國家可能加大對某項礦產的稅收力度這樣就制約了礦產的開發,加大了投資風險。
(四)環境風險因素
在礦業的開采過程中,往往會帶來對當地環境的生態土壤帶來破壞,如阜新海州露天礦,不但對山體和水體進行了破壞,直接產生了一個長約4公里,寬約2公里的人工礦坑,嚴重的破壞了當地環境。破壞環境在做到環境恢復就要付出很大的投入,且難度極大。使投入成本增加。
(五)維簡風險
礦山開采需要不斷對工作場地進行拓展,通過不斷的縱向和橫向的拓展來彌補儲量的不足,足夠的礦產資源才是礦產企業的基本。而隨著不斷的破壞土地,礦業企業就要將這些基本建設就必須以一定的比例貫穿礦業生產的整個過程,也就需要源源不斷資金流入,確保維持企業的簡單再生產,但,維簡投入的開拓工程,但是卻沒有很大的收益,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項目的收益。
(一)地質風險控制戰略
1、直接去的采礦權
已經形成的采礦區的礦產資源都是經過多種地勘手段的精細操作后已探明的礦區。可以通過向政府直接申請,有償取得;也可以向合作伙伴處購買或出資或借用。
2、申請探礦權并投資勘查
對于一些經過初步地質工作的前景較好,礦體突出等地區。向政府申請探礦權,投入一定資金,得到實際情況后再進行開采。這樣減少了購買采礦區的費用,僅僅作為勘查資金投入,有效的降低了風險,同時當風險出現時也能及時停止投入進而收回投資。
3、盡量多選取優質資源
通過獲取優質的資源,能夠減少資金的流入,降低市場風險,加大礦山的生產年限,獲得更多的利益。
(二)市場風險控制戰略
在礦業投資前,要充分做好礦產的市場調研,了解礦產的產品周期,不能以最低迷的時期價格來評估,也不能以最繁盛時期的價格進行決策,要考慮周全,同時理性投資,在控制優質資源的條件下,對未來礦產的價格做出預測,進而降低市場風險對礦業投資的影響。
(三)政策風險控制戰略
面對國家的稅收政策,對于礦業投資者來說,只能是被動接受的,但是投資者就要把握國家政策的最新動態。國家所追求的增加稅收也是在企業生產值增強的條件下,國家往往會出臺一些相對的優惠政策,這個時候作為相關礦產投資者就應該積極響應政策,以達到規避政策所帶來的風險,進而增加收益。
(四)環境風險因素控制對策
在礦業投資時,一定要注意環境的保護,采取有效手段使生產礦區達到環保要求。在投資之前要對環境保護方面的費用嚴格考慮進去,避免存在不保護環境,破壞生態不給予治理的態度。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增強環保意思,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以達到減少污染的戰略需求,進行綠色開采。從而達到快速復墾,減少環境的負擔。
(五)維簡風險控制戰略
礦業投資在預計效益的時候,要將維簡的費用和更新改造費用,這樣能夠更加接近礦業生產的實際情況,能夠降低風險。在礦山生產中,要加強維簡計劃管理,保證礦業生產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在保護好環境的基礎上進而獲得更多的利益。
三、結束語
在礦業投資中往往存在各類風險,但在高風險的同時又有高回報率,這時只有通過對礦業投資風險因素的探究,進而對風險因素進行控制,采取相應的戰略策略,盡可能的降低風險,提高投資活動的經濟效益,并保持礦業公司的持續性發展。
作者:李琴 單位:湖北鑫榮礦業有限公司
- 上一篇:公路運營管理單位預算編制現狀及對策
- 下一篇:現代企業運營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