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投資公司定位理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7 10:04:00

導語:國有投資公司定位理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投資公司定位理論分析論文

一、我國國有投資公司的現狀及作用

據中國投資協會統計,截至2007年年底,國投委有國有投資公司會員78家,總資產規模已達14163.31億元,所有者權益5291.2億元,其中,總資產超過千億的有2家,超過500億的6家,超過400億的2家。國投委有36家會員單位共參股、控股上市公司70余家,總市值超過2300億元,其中相對控股的上市公司34家,持股比例超過50%的12家。目前,我國國有投資公司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火電、水電、煤炭等能源領域;港口、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領域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領域。并從最初的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到包括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的多個行業,經營范圍不斷擴展。近年來,國有投資公司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作用更加明顯。一是國有投資公司一直在國有企業重組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國有投資公司多數參與了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的重組改制。二是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從全國范圍看,國有投資公司一直在資源性產品方面承擔相當大的成本壓力,如電力、煤炭行業,以保證宏觀調控政策的順利貫徹。從地方看,近半數的國有投資公司已經成為地方國有資產重組的運作平臺。三是在地方經濟建設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截至2007年底,有超過50%的國有投資公司經濟實力在各自行政區域內進入前三名。同時,多數國有投資公司還被政府賦予了當地國有資產經營管理職能,大批國有投資公司被政府指定承擔或參與當地重點項目建設,國有投資公司已經真正成為地方經濟建設主力軍。四是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深化國有企業內部改革等方面,充分發揮了表率和示范作用。五是在保證社會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6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國資委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列為全國國有企業典型之首進行宣傳報道,由此可見,國家和社會對國有投資公司這一企業模式對國家經濟建設作用的肯定和認可。

二、我國國有投資公司現存問題及性質剖析

雖然我國國有投資公司在20年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近年來,隨著國有投資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在其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以下一些問題。

(一)職能定位不明確,“越位”與“缺位”交織并存

國有投資公司究竟是政府出資設立并授權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政府投資機構,還是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是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還是完全市場化的主體。對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將決定投資公司的發展方向,其職能定位的明確界定對公司的健康、快速發展至關重要。從目前有關國有投資公司的相關文件政策來看,既沒有對國有投資公司的經營目標和業務范圍進行確定,也沒有對其經營發展模式、融資渠道進行確定。所以,國有投資公司一直在不明確的定位中摸索前進。在實際運作中,國有投資公司或者越位經營成為控股集團公司,或者“經營”不到位完不成政策性投資和產業引導的國有投資公司的職能任務。國有投資公司自身也不明確其發展方向,導致戰略定位陷入混亂。

(二)治理結構不規范,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亟待理順

國有投資公司由于其產生的特殊歷史背景和所肩負的特殊使命,在經濟生活中占據了十分獨特的角色,造成了“中間型”公司的特征明顯。具體表現為做政府和企業的中間人,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身兼二職,既充當所投資公司的股東又是國有資本的經營者;在委托鏈條中既是與政府之間的“行政型的委托”關系的人,又是與其投資公司之間的市場契約型的委托關系的委托人。正是由于其上述中間型特征造成了其公司治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不規范,在追求市場化運作的同時卻處處受政府意圖的制約,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卻還要承擔政府的社會職能。很難建立起真正的政企分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公司治理結構涉及到法人治理結構和委托結構,一般來說,治理結構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控制權的配置和行使;二是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工作配置及其工作績效評價;三是激勵方案的設計和執行。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產生前,國有產權被嚴重分割不明確,甚至被描述為“五龍治水”,在2003年國資委成立后雖然結束了其多頭管理的狀況,彌補了國有投資公司所有者的混亂缺失問題,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雖然成立國資委,政府不恰當干預仍舊存在。在實際操作中,國有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和一些高級主管依然由政府組織部門任免,投資公司缺乏對資產的處理權、經營權和決策權以及項目的選擇權,造成了行政干預過多,董事會的獨立性不強,決策效率不高。二是政府部門過多干預企業經營活動缺乏有效的對人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由于監督機構沒有剩余價值索取權以及經理人由政府部門任命缺乏競爭性的市場配置,再加上目前的國有投資公司市場主體及政府投資主體的身份未明確,業績考核存在困難,造成約束性和激勵性都不強。

(三)資金來源及結構不合理,融資問題非常突出

當前,國有投資公司是政府最重要的投融資主體之一。融資問題不僅關系到公司本身經營,也關系到國有資產經營。長期以來,國有投資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是政府的經營性資金和各種收費性基金,屬于財政主導型,缺乏常規性的融資渠道和機制。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和行政性收費制度的改革,政府收費性基金越來越少。目前,多數地方政府對國有投資公司的支持主要靠給予一定政策資源。缺乏了政府資金注入又未開啟新的融資渠道的國有投資公司,資金來源問題已經開始顯現出來。

國有投資公司的融資,尤其當前中央企業以外的地方國有投資公司,正由財政主導型向金融主導型轉變。但其特點仍是外源型間接融資為主,債務融資為主。即主要依靠金融中介以銀行信貸和銀行借貸、國債為主要形式的融資。從這種現狀看,明顯缺乏發行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方法,更沒有直接引進民間資本的思路、渠道和手段,導致了國有投資公司融資方式老化、渠道陳舊、效率低下等問題。

(四)退出機制不健全,資金回收蘊含風險

投資回收渠道缺乏、退出機制不健全也是國有投資公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對國有投資公司而言,投資回報和本金回收是資本運作中重要的一環,關系到國有投資公司的資本運作方式能否真正實現。尤其是在新的資金來源沒有解決之前,投資回報和本金回收狀況的好壞將成為影響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當前國有投資公司普遍存在投資決策效率不高,投資項目效益不理想,產權不明晰導致資產價值難以確定等問題,加上股權轉讓渠道又不通暢,市場化主體身份未完全確定等因素的制約,造成了投資公司的投資回收機制不健全,退出機制不完善。往往是先期投資難以回收,又沒有后續資金來源。沒有一個規范的退出原則指導國有投資公司的資金退出。

從以上的國有投資公司存在的幾個問題來看,根本原因在于沒有一個明確的總體戰略定位。缺乏一個總體系統的戰略定位來界定國有投資公司的市場主體和政府投資主體的身份以及明確國有投資公司與政府的關系。由此導致其國有投資公司自身在經營目標及功能定位上缺乏明確的方向,長期未能理順國有投資公司與政府的關系,進一步導致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政府干涉過多,未能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自身規范的管理體制。在資金來源上也存在著主要依靠政府政策資源,市場化的融資渠道及方式未能建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有投資公司更大的發揮作用。另外,由于其主體身份及目標的不明確,也使其在退出選擇及退出機制的建設上存在困難。從國有投資公司目前的主體身份不確定及其存在的各方面的問題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目前的國有投資公司定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國有投資公司由于其特殊性存在著定位困難,使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未能形成自身的定位理論體系;二是從其市場主體和政府投資主體的爭論可以看出國有投資公司缺乏一個根本的定位基點;三是從國有投資公司目前存在的多方面的問題可以看出其定位還不系統。

三、國有投資公司定位問題原因探析

產生國有投資公司上述定位三個問題的原因可以從對國有投資公司的傳統觀念、現存的定位理論及國家對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傳統的觀念束縛了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

我國國有投資公司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思想對我國的國有投資公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得政府一直置身于國有投資公司的“老板”和直接管理者的地位,國有投資公司也將自身僅僅看成是政府的“指令接受者”。由于其產生之初是由于政府的需要,由政府組建的公司,政府既是其投資者又是其管理者,國有投資公司一直在政府的管制之下被動的從事著各種活動,成為政府指令的接受者,一直未確定其自身的獨立市場主體地位,所以,國有投資公司在這樣的被動管理之下,未將自身作為一個真正的市場主體,沒有定位和分析自身的顧客,缺乏對自身發展的方向和運行模式的主動思考,未能從自身的角度進行定位。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政府將長期充當國有企業的直接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地位,政府與各市場主體的關系也一直未能理清,僅將國有投資公司作為自己的政策工具,干預國有投資公司的經營投資及人事管理,未將其作為一個市場主體,未能從國有投資公司作為一個市場主體需要角度來對其進行定位。

(二)目前的定位理論還未找到確切的定位基點,未能形成系統的定位

企業戰略理論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雖然有著較為完備的體系和內容,但是由于國有投資公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企業,不能直接運用其定位理論,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總結去建立自身的定位理論。從目前的相關文獻研究來看,目前對我國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有三種觀點:一是國有投資公司應該作為國家政策性投資機構,應該是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工具,不具備盈利性;二是部分學者認為,應該作為經營國有資產經營性資金的主體,應該履行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的任務,三是有部分學者認為,國有投資公司既是市場主體又是政府投資主體,所以應該兼顧國家經濟政策和盈利性。從這些爭論的觀點可以看出,目前的定位缺乏一個根本的依據,定位缺乏深刻的說服性。由于基點的不同也使得在定位的觀點上存在著矛盾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見。另外,目前存在的三種定位觀點都只是從單個維度對我國的國有投資公司進行了一定的界定,對其角色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確定,對每一種角色的定位缺乏深入的剖析,一個簡單的角色定位只是解決了國有投資公司做什么的問題,對于為什么做和怎么做沒有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和總結。

(三)政府對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不系統,缺乏現實指導意義

長期以來,政府一直管理著我國的國有投資公司,由其出臺各種政策和文件來規范對國有投資公司的管理。從國家出臺的對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相關文件政策來看,涉及到國有投資公司的文件規章主要有:(1)1999年財政部下發的財基字【1998】1028號《國有投資公司財務管理若干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2)國務院1994年8月16日國函[1994]84號《關于組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3)國家計劃委員會財政部文件計投資[1997]1294號《國家計劃委員會財政部關于規范管理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有關問題的函》(以下簡稱{函})。各自具體涉及國有投資公司定位內容如下:

《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國有投資公司是指經各級政府批準設立,作為國有資產出資人,以國家經濟政策為導向,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具有金融職能的國有獨資政策性投資機構。

《批復》規定,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是國務院直接聯系的國有獨資政策性投資機構,受國家開發銀行監管。公司為獨立法人,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任務是:運用國家開發銀行核撥的資本金及軟貸款,對少數不宜由國家控股公司和中央企業集團參股、控股的政策性項目進行投資,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投資效益。

《函》規定,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是國家計委負責監管的國有獨資政策性投資機構。承擔國家確定專項任務。公司為獨立法人,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公司的業務范圍是:(1)承擔不宜由國家控股公司和中央企業集團參股、控股的節能、節材、環保等政策性項目;(2)節能設備租賃經營業務;(3)經有權機關批準的其他業務。

從以上國家對國有投資公司的這些規定來看,《規定》中的定位已經被國有投資公司的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規定中政府要求國有投資公司做政策性投資機構又自負盈虧,近年來又逐步減少甚至停止對其資金的投入,使得國有投資公司由于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陷入了發展的困境。另外,《規定》中也未能明確政府與國有投資公司的關系和其資金來源等。從《函》和《批復》來看,主要是針對兩個具體的國有投資公司,對其業務范圍,組織形式,功能定位進行了確定,但這只是針對這兩個國有投資公司,缺乏普遍的指導意義。

四、結論及展望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國有投資公司存在的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明確總體戰略定位,目前的定位存在定位基點不確切,定位內容不系統,未能形成自身定位理論體系三個方面的不足。而產生這三個方面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傳統政府與國有投資公司的關系束縛了對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在理論研究中也由于國有投資公司的特殊性及國有投資公司現實管理過程中的政府與其關系的不明確,致使理論研究一直還未能找到其定位的基點和形成系統的定位內容。長期以來,政府對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也缺乏系統性和現實指導意義,使得我國國有投資公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存在上述的諸多問題。目前,隨著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和國資委的成立,政府與國有投資公司的關系逐漸規范和明確,國有投資公司有了更多的經營自主權,國有投資公司的市場主體地位逐漸得到體現,為我們對國有投資公司重新定位提供了依據和條件。

參考文獻:

[1]邢宏偉.我國國有投資公司立法定位和發展趨勢研究[D].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8-12.

[2]李亞東,張炎亮.國有投資公司治理結構研究[J].河南科技,2008,(9):6-7.

[3]魏杰.國有投資公司治理結構特點研究[J].管理世界,2001,(1):97-104.

[4]師力.國有投資公司的管理機制創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9):23-28.

[5]李祖連.新時期國有投資公司發展定位探析[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6,19(3):91-94.

[6]王偉光,唐曉華.現代戰略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38-86.

[7]中國投資協會網站:/

摘要:我國的國有投資公司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是隨著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推進而逐步建立發展起來的,對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其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根本問題是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問題,從國有投資公司存在的現實問題出發,找出國有投資公司存在的定位問題,并對產生定位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為解決國有投資公司的定位問題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國有投資公司;定位理論;定位基點;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