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眾籌投資者權益保護分析

時間:2022-01-22 10:54:44

導語:股權眾籌投資者權益保護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股權眾籌投資者權益保護分析

[摘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一種新的融資方式慢慢走入人們的視野———股權眾籌。由于股權眾籌這一方式的獨特性,它迅速發展成小微企業的一種主要融資方式。但這種方式在給融資市場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風險,尤其在投資者權益保護這一問題上。投資者權益保護一直是股權眾籌過程中重點問題,我國也出臺了相應的法律制度進行監管,但由于制度不夠完善、法律規范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資金監管力度不夠等因素導致投資者權益仍得不到足夠的保護。文章針對我國股權眾籌中的投資者權益保護這一問題提出個人觀點。

[關鍵詞]股權眾籌;投資者;權益保護

1引言

所謂眾籌是指由發起人借助互聯網渠道籌備眾人及多方的大量資金援助企業或者某個項目活動的開展的一種融資方式?,F代主要的眾籌運營有募捐制、獎賞制、股權制三種模式。我國股權眾籌模式相比美國這種經濟大國起步相對較晚,但由于我國一些政策大力扶持及相比較傳統融資方式具有明顯優勢,這種融資方式迅速發展起來。然而由于發展較快,缺乏一定的法律規章制度的約束,暴露出很多現實問題,如:眾籌平臺不穩定、非法集資、違約欺詐等。投資者的權益嚴重受到侵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我國股權眾籌發展現狀我國股權眾籌

自2014年11月迅猛發展起來,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證券業協會也于當年12月頒發政策條例明確對股權眾籌管理設定了規則。2015年國務院也將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工作作為主要經濟工作。傳統證券法將股權眾籌劃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眾籌模式,著重突出小額融資。公募股權需要受到社會公眾及國家公權力的監控,而私募股權卻不需要,它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夠較強辨別和抵御風險的投資人群。然而,我國現行的法律有明文規定: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可以公開發行證券,這將直接導致一些剛起步的小微企業不能公開發行股票而達不到完全意義上的股權眾籌。[1]我國股權眾籌一般通過在平臺完成合格投資認定或會員注冊等方式來鎖定合適的投資者。在保護投資者方面,如何界分公募與私募帶給投資者權益影響巨大,公募中投資者的信息是公開的,我國在這一方面缺乏一定的規范和價值基礎,無法做到滿足各種類型企業的股票發行的不同需求,因此為股權眾籌投資者帶來嚴重的財產及信息安全問題。

3股權眾籌中投資者存在的風險

3.1投資活動存在風險。風險與機遇相伴相生,投資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風險,而股權眾籌也是眾多投資渠道的其中一種,當然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也不可規避風險。3.1.1公司虧損?,F在參與股權眾籌的公司多數是剛剛興起的小微企業,它們資金周轉得較慢、發展前景不清晰、無法保證持續盈利,所以參與股權眾籌的投資者就不一定能夠收到回報,所以在公司處于困難或者虧損的情況下,會有一部分的公司股東只愿意分紅而不愿意承擔虧損,雖然法律規定股東要求分配利潤需在公司盈利的情況下進行分配,但是法律卻無法保證投資者每一次投資一定會盈利,所以說公司盈利還是虧損對于投資者進行投資有著很關鍵的作用。[2]3.1.2大股東利益侵害小股東利益。投資者參與公司的股權眾籌活動就會出現大股東和小股東之分,而且有一部分的投資者投資經驗并不是很豐富,公司盈利也不意味著就一定分配利潤,利潤如何進行分配也是由公司股東召開股東會來決定的,這時所持股份多的股東在決策時就會占據很大的優勢甚至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股權眾籌中的投資者所持股份一般不是很高,一般將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交于公司創始人手中,所以當參與股權眾籌的小股東與大股東意見產生分歧的時候,參與股權眾籌的投資者的利益將得不到保障。[3]3.2眾籌融資存在風險。3.2.1無法確定公司估值。公司在創業初期選擇通過股權眾籌的方式引入投資者融資,這種情況下很難確定融資金額應當在公司股權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一些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都會通過專業資產評估機構先進行評估,然而,外來的投資者很難掌握該公司的經營、資產以及負債情況,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出新增股東應當持有的股份比例,造成參與股權眾籌的投資者所占股權比例很少,失去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3.2.2眾籌平臺存在風險。眾籌平臺是聯系發行人和投資者的重要媒介,可以間接為投資者提供保護,一般的眾籌平臺并不干預實際的融資,但是,很多眾籌平臺資質平平,不能明確提出為投資者提供任何擔保,也缺乏對眾籌公司以及投資者審核的責任和義務做出明文規定,甚至都沒有明文規定出如何管理眾籌所得的資金以及如何選擇資金管理者。3.2.3融資完成后監管不力。一般的上市公司受國家相關監管部門管控,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較多,而參與股權眾籌的公司往往是一些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并不受《證券法》中所規定的融資監管,另外眾籌平臺對公司監管要受到資質、成本等多方位的牽制很難對公司進行監管,這就容易造成投資者對公司內部資金是否合理運用、管理層是否盡心管理、大股東是否濫用職權、公司是盈利還是虧損這些信息不能及時掌握,若這些基本信息都掌握不了,投資收益更是紙上談兵。

4建構我國股權眾籌中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

4.1設定合格的投資者標準。一方面投資者容易受到發行人或證券商的欺詐,另一方面投資者也享有一定的金融權利,故我們必須對投資者設定一定的標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限制投資者的投資額度,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而影響自己的經濟狀況,也可以不影響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在設定額度這一方面必須考慮我國的國民經濟水平,根據我國居民的人均收入合理設置投資限額。4.2設定發行人及公司的標準。雖然我國為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活躍我國經濟市場大力支持小微企業通過股權眾籌進行融資,但為了保障投資者權益必須對企業“入市”提出嚴格的要求,參與股權眾籌的公司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公司組織形式,公司的資信能力達到值得信賴的等級,內部可以平穩的運營,并且應當具備一定的自我監管能力,其次公司應當請專業資產評估機構對本公司所要眾籌的項目作出合理的評估并以報告書的形式供投資者進行參考。在發行人的融資額度方面也應當設置一定的上限,例如一年內不可超過100萬元,明確規定發行人若對投資者有欺詐、虛假陳述等行為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4.3設定眾籌平臺的標準。我國必須為眾籌平臺設定一定的法律地位,眾籌平臺必須先獲得資格許可才可進行注冊成立,并硬性要求每一個眾籌平臺購買責任保險來保障投資者權益,另外,眾籌平臺還應涵蓋風險報告、公開信息以及投資者教育等內容。不應該對眾籌平臺采取一刀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類管理。我國眾籌平臺要對融資項目進行嚴格審核,規避欺詐行為,承擔起資金管理人的責任及義務。

5結論

我國在股權眾籌這一方面尚未成熟,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影響投資者權益。但是,我國資本市場逐漸成熟并高度重視這一問題,不斷推出相應政策維護投資者權益,相信我國股權眾籌在保護投資者權益方面會做得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胡靜.我國股權眾籌的風險及防范策略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5.

[2]陳秀梅.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J].宏觀經濟研究,2014(10):122-126.

[3]羅明雄.互聯網金融[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17):154-155.

作者:邢亞雄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