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發展投融資服務系統

時間:2022-08-29 10:52:17

導語:新興產業發展投融資服務系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興產業發展投融資服務系統

一、合肥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93年設立,2000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工業總產值1029億元。在2009年《經濟觀察報》和中國區域經濟學會評選的“中國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中,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位居第五,榮登中西部各開發區榜首。2010年,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之一①。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非常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住宅產業化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步伐,搶占軟件、集成電路等產業的戰略制高點,努力打造等離子產業園、高亮度LED產業園等科技園區,擁有如聯想集團、仁寶電腦、航嘉、寶龍達、捷敏、芯碩半導體、泰瑞達等一批典型企業。它們分屬兩類產業,一是等離子產業。等離子產業主要以等離子產業成熟技術應用項目為主,兼顧發展與之相關的電子產業。主要項目包括關鍵技術的應用和設備制造:等離子體滅菌設備制造;等離子體無害化熱解處置危險廢物設備;熱等離子體技術;低溫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等離子體清洗技術;火力發電等離子體點火;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表面處理;等離子體環境技術;等離子體工程以及在材料工程方面的應用。二是高亮度LED產業。重點引進國內外LED產業上游的外延材料和高亮度LED芯片制造企業入園投資,計劃用2-3年的時間建成每月可生產高亮度GaNLED氮化鎵藍綠光外延片15000PCS(片)、高亮度AlGaInPLED四元外延片20000PCS(片);若全數投產成芯片,則每月可生產GaNLED芯片400KK(4億粒),AlGaInPLED芯片1000KK(10億粒)的工廠[3]。

(2)生物醫藥產業堅持自主創新和產業化方向,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鼓勵發展生物制造,積極培育生物環保產業;支持企業建立研發中心,鼓勵企業以承接跨國公司的研發外包(CRO)、制造外包(CMO)、營銷外包(CSO)等方式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建成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內一流、世界重要的現代生物產業制造基地和關鍵技術研發轉化基地;努力打造生命科技園、醫藥健康產業園,擁有如賽真、拜通、尼普洛醫療器械等一批代表企業。其中一類是生命科技產業。生命科技產業園區位于開發區東部,占地約180畝,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制造產業和生物醫藥產品創新與研發機構。目前園區正在建設基因重組人胰島素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億美元,主要合作方包括波蘭拜通公司、新加坡賽真公司。項目主要從事胰島素、乙肝疫苗的研究與生產,園區將陸續引入基因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和乙肝疫苗、賽真公司白介素-2、干擾素-2、人生長激素產品、拜通公司的長效胰島素、抗腫瘤藥等產品。另一類是醫藥健康產業。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完成用地77畝、建筑面積6萬平米,2008年7月份交付使用,主要用于中小企業倉儲和辦公。首批15家醫藥企業已正式入園,年銷售額達20億元。二期工程正在建設,預計今年6月交付使用,目前簽訂入園協議的企業已有20多家。開發區積極推動入園企業做大做強,力爭經過3-5年的建設,努力打造一個以藥品為主,醫療器械、保健品為輔的綜合性產業集散中心,形成華東地區最大的設施配套齊全、交易電子化、信息網絡化、管理一體化的百億元現代化醫藥物流產業園區。

(3)新材料產業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發展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納米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生態環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智能材料;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促進新材料產業集群向創新集群轉化;努力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擁有如杰事杰工程塑料、銅冠銅材、庫爾茲壓燙等一批典型企業。新材料產業園位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初步規劃面積約1500畝,建設項目包括輕質高強節能墻體材料、環保室內裝飾材料、化學建材和防水材料等新型建材;光通訊、半導體發光等信息功能材料;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電容器等與能源相關的新材料;納米材料應用等產品。

(4)新能源產業合肥新能源(節能科技)產業基地位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初步規劃面積約1500畝,建設項目包括光伏電池晶片生產、光伏電池制造、模組封裝、太陽能聚光跟蹤技術產業應用、太陽能照明設備、風力發電設備制造、生物質發電設備、熱泵等節能技術產品,將逐步形成光能、風能及節能技術應用為主的產業集聚。

(5)住宅產業化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按照“四節一環保”的原則,在區內規劃建設一個產業園區,打造全國住宅產業化基地;建立一批示范點,形成全國住宅產業化示范基地;建立一個研發中心,形成全國住宅產業化產品開發和理論研究中心;建立一個物流與信息平臺,打造全國住宅產業化物流與信息平臺之一。目前,已有康拜環保秸稈板項目、蒙達科技園、西偉德建材、仁創砂產業園、羅寶墻板等企業入區建設,總投資10億美元的中國陽光集團也已簽約,一大批住宅產業化及關聯企業正在積極商談。與此同時,中國建材研究總院合肥研發中心和合肥建材質量檢測中心已建成。以住宅產業化生產、研發、示范、物流基地建設為核心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將快速形成節能省地型住宅及相關產業集群,成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合肥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融資瓶頸及對策研究

(1)規模小

合肥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部分行業處于初創期,企業規模較小,如捷敏電子員工總數400人左右,2007年年銷售額500萬美元;又如羅寶建材,員工人數150人,銷售額最多的2008年年銷售額也只有4000萬元人民幣。由于企業規模較小,難以從大銀行那里得到貸款,而中小金融機構比較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們資金少,無力為大企業提供服務;更為重要的一方面是,中小金融機構在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方面擁有信息和成本上的優勢。中小金融機構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圍開展業務,對當地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業主能力比較了解,并且管理層面少,經營方式靈活,這也使得它們貸款的交易成本較低。建立一個以民營中小銀行為主體的中金融機構體系是從根源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同時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鼓勵民營企業建立社區信用組織是一個風險和成本均較低的選擇。當然對于中小金融機構所承擔的財務風險,開發區政府應該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

(2)風險大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創期,技術成熟度低,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多,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弱,融資主體希望通過出讓部分股權,以找到能與其共擔風險、共享未來收益的投資合伙人。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創業板上市等風險偏好型的股權融資模式則更為適合。我國總結國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大膽探索,積極推進,設立了創業板,使之成為培育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孵化器。同時還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成功經驗,鼓勵設立按市場化規范運行、主要投資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業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直接融資范圍;開發區政府對于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投資虧損也應該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

(3)信用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信用體系建設還比較落后,如何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信用管理、信用評級是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方式中風險投資的引入,也會對緩解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小企業融資的困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開發區應進一步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積極引進權威的第三方信用評估機構,以消除投融資雙方在信用信息方面的不對稱。

(4)高級金融管理專業人才缺乏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現代金融體系的支持,投融資體系的創新則需要大量高級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合肥經濟開發區應該積極引進大量高級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充盈到各投資機構、銀行、評估機構及相關政府機構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融資出謀劃策,制定出具有開發區特色、切實可行、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融資策略。

三、建立與合肥經濟開發區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現融資服務體系

合肥經濟開發區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部分行業還處于初創期,技術成熟度低,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多,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弱。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發展階段和產業鏈不同環節的特點,開發區應建立相應的現融資服務體系:

(1)健全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制訂稅收激勵政策。開發區地稅國稅應響應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結合稅制改革方向和稅種特征,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研究完善鼓勵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稅收支持政策。二是開發區應設立政府專項資金給予新興產業政策上的扶助,專項資金實行總量控制,預算管理。開發區已每年從創新資金中安排資金,作為有償資金滾動使用,用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是鼓勵開發區內金融企業向區內主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小企業貸款,如區內國元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為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小企業信用狀況、生產經營狀況、還款意愿及還款來源、可提供的擔保等相關因素,向中小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2)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首先,開發區設立了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通過制定相應的引導性政策,促進并引導一大批民營性的風險投資基金進入合肥經濟開發區,進而帶動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合肥經濟開發區,最終促進合肥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通過階段參股、跟進投資、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各類創業投資機構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次,積極引進風險投資公司和私募基金。為規避風險投資公司、私募基金的投資風險,對其因投資戰略新興產業執行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后仍有風險虧損的,給予風險虧損額一定比例的資助。

(3)政府鼓勵與支持下的金融創新第一,建立健全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信貸管理體系。支持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聯合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動產質押等新型質押貸款,上述質押貸款發生風險虧損的,政府給予風險虧損額一定比例的資助。如2006年,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戶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時,需要總投資4.3億元,企業卻只拿得出占投資總額1/3的資金。合肥經開區在充分評估杰事杰新材料前期巨大的技術研發投入以及落戶所必需的設備投入,由該區下屬的國資公司海恒集團直接出資入股合肥杰事杰,占8%的股份,待項目正式投產后擇機退出,條件是上海杰事杰把11項專利的知識產權質押給海恒集團,由海恒集團向銀行擔保貸款,并由海恒集團為其代建廠房。這種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模式的方式極大解決了企業資金缺口。第二,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部分行業處于初創期,企業規模不大,融資有困難。合肥經濟開發區鼓勵區內戰略性新興企業申報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對中小企業集合債券走單獨程序,不要求列具體項目,擴大了企業直接融資規模,有效緩解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創期融資難問題。

(4)加快發展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的資本市場平臺加快發展和完善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適應的資本市場平臺,幫助合肥經濟開發區符合條件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到深圳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為合肥經濟開發區符合條件的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并為一些風險投資基金的退出提供平臺。

(5)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信用評級體系開發區積極引進權威的第三方信用評估機構,如大華國信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以消除投融資雙方在信用信息方面的不對稱,降低金融機構、各類創業投資機構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風險和顧慮。

(6)培養和造就一支相適應的高級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加快構建與合肥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現融資服務體系,需要有相適應的高級金融管理專業人才。采取以吸引為主、培養為輔的做法。開發區制定出吸引中高級金融管理人才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安徽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和合肥經濟開發區金融機構的崗位條件,加快培養和造就一批高素質的現代金融人才,達到滿足合肥經濟開發區現融資服務體系建設、進而達到促進合肥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