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終身教育綜述
時間:2022-02-04 05:45:42
導語:終身教育論文:學校體育的終身教育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楊麗麗工作單位:鐵嶺衛生職業學院體育系
終身體育教育思想對高校體育教育的促進作用現階段高校體育的授課內容和形式都不夠新穎,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千篇一律的教學內容使大學生的個性受到壓制。此外,高校體育運動教育中將體育技術和技能的傳授放在了首位,而對趣味性教育則比較忽視,這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和創造精神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高校體育運動教育中必須注入新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引導我國的高校體育教育之路,使我國高校體育教育能夠朝著更加寬廣的方向邁進。終身體育思想的滲透可以吸引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可以將高校體育從競技技術為主的道路轉到全民健身的道路上來,為高校體育教育教育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因此,終身體育思想對高校體育教育授課形式和內容的改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一,高校體育課堂可以從理論上教導學生投身于終身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實例,使學生能夠在主觀意識上重視終身體育這個觀點,并將其銘記于心。第二,從課堂內容上看,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開發出每個學生喜歡的領域,使其產生興趣,從某個體育運動項目興趣的養成來培養終身體育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體育運動鍛煉給人們身體和心靈帶來的益處,使學生主動的感悟終身體育精神存在的必要性。第三,高校體育教育中,除了增強學生的體育競技水平之外,更要重視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這個重要目的。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才是高校體育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重要要素之一。
高校體育在終身體育中有著很重要并且十分深遠的特殊地位,高校體育改革的成功,對終身體育有著重大的影響。高校體育課程在課堂內容上的改革課堂內容上的改革標志著高校體育個性教育以及創新教育的開始,是學生自主學習體育技巧、鍛煉方法的開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專長的平臺,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有不同運動喜好和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特長和運動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內容,這就改變了小學和初中死板的應試教育模式,使體育教育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為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健康的提高而努力。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被分到不同的班級,在授課過程中也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也可以更好的保護運動水平相對較低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學生也更容易確立學習目標,無論能力高低都會取得不同程度上的進步,從而使自信心不斷增強,有利于學生從運動中得到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愉悅。在體育課程的考試過程中,除了對體育課程本身做考核以外,高校體育也應增加一些與終身體育知識有關的考核內容,這樣,終身體育的精神才能更加深入人心,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掌握終身體育對人一生的巨大影響,為今后進行終身體育鍛煉打好基礎。高校體育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上的改革在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自己的學習興趣,把有著共同愛好的學生組合成為一個全新的班級,在這個班級中有相同志趣的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這樣的課程安排,不但可以使體育運動鍛煉的影響力逐漸增強,而且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理論和實踐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身體素質也變得更強,這樣高校體育的最根本目的也就達到了,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體育課程,掌握體育知識,終身體育也就變得不那么令人難以接受了。
不知不覺中,終身體育這個原來看似不可能的難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相信無論是誰都不會拒絕終身可以給其帶來快樂,對其身體健康有益的事。高校體育在增強延續性上的改革以往的高校體育課程會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以及其他主要科目課業的繁重而變得越來越少,甚至被一些專業課所代替,失去了體育課程的延續性。學生在校期間,到了高年級就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體育課程,這對今后的終身體育是十分不利的。一旦停止鍛煉,好不容易形成的體育鍛煉習慣就會被破壞,體育運動技能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退化,學生對某種運動所產生的興趣也會逐漸的衰退,這對終身體育精神的傷害是致命性的。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無論學生的課業多么的繁重,也要抽出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身體健康如果不能保證,專業課知識的學習勢必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高年級的學生每周也要保證兩節以上的體育課程。使學生深切的體會到體育鍛煉給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的促進作用,學生嘗到了甜頭,這樣才能讓他們懂得今后即便是離開了學校也要找機會堅持體育鍛煉,將體育運動終身化,讓體育鍛煉伴隨其一生。高校體育課程在學校資源利用上的改革學生步入社會之后倘若再想接受到系統性正規的體育運動技能培訓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參加社會體育培訓課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以后,拓展出了很多當今社會上時髦的運動鍛煉項目,這樣,大大增加了學生參與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的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自己與自己興趣吻合,與自己身體狀況匹配的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可以利用的免費資源。課程選擇更具多樣性,課程的設置更加人性化,不再是走形式,真正滿足了學生日后參與到終身體育鍛煉中的需求。例如,瑜伽、健美操、有氧舞蹈、游泳、力量訓練、形體訓練、乒乓球、網球、羽毛球等課程,都是學生可以在畢業后持續使用的用來改善其身體健康狀況的可伴隨一生的體育鍛煉項目。能夠在校園中接受免費訓練,學生何樂而不為呢,這就使得終身體育思想真正的深入大學生的內心,終身體育在大學生內心變得不再枯燥、不再艱難、不再抵觸,學生自覺自發的努力將終身體育的思想融入生活。綜合以上,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的確立,應成為高校體育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點。讓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擁有正確的體育鍛煉思想,對其一生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 上一篇:公路技術論文:高速路改建的施工技術透析
- 下一篇:工信局目標思路